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吴稚晖

增加 56 位元組, 4 年前
人物生平
== 人物生平 ==
吴稚晖,江苏武进人,清同治四年二月廿八(即公元1865年3月25日)丑时生。1890年入江阴南菁书院,1894年入 [[ 苏州 ]] 紫阳书院,曾为清朝举人。1898年6月,吴稚晖到上海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任教,1901年留学 [[ 日本 ]]
1902年10月,吴稚晖、 [[ 蔡元培 ]] 等人发起成立爱国学社,吴稚晖任学监兼国文教员。1903年起,爱国学社在 [[ 张园 ]] 发起演说会。吴稚晖等纷纷登台演说,《苏报》将张园演说词刊登出来。1903年夏,《苏报》聘章士钊为主笔, [[ 章太炎 ]] 、蔡元培为撰稿人,报道各地学生的爱国运动,推荐、发表了邹容的《革命军》和章太炎的《客帝篇》、《驳康有为政见书》、《革命军序》等文,革命旗帜鲜明,一时欢迎如狂。清政府十分恐惧,并派人勾结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捉拿 [[ 邹容 ]] 、章太炎、蔡元培、吴稚晖等人,吴稚晖被迫转道 [[ 香港 ]] ,留学 [[ 英国 ]]
1905年春,经过 [[ 孙鸿哲 ]] 先生的介绍在 [[ 伦敦 ]] [[ 孙中山 ]] 先生会面,逐步接受了三民主义的主张,并在孙鸿哲的劝说下,于是年冬加入同盟会。1906年在 [[ 法国 ]] [[ 张静江 ]] [[ 李石曾 ]] 等创建世界社,发刊《新世纪》周刊。
1911年后,吴稚晖多从事新文化运动,提倡国语注音与国语运动。不过他积极投入的国语注音,说来一开始是为了自己不识字的妻子袁荣庆而发明便于书信交流的“豆芽菜”文字,今称“注音符号”,仍于台湾及海外老华侨间通行。除了新文化运动外,他也为蒋介石的亲信之一,更为蒋介石之子蒋经国视为老师,所推行政策部分出自其手。1915年参与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1916年在上海任《中华新报》主笔。1918年11月,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发表《补救中国文字之方法》一文。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