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尹升山

增加 33 位元組, 4 年前
人物生平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故事片《桥》的音乐开始,共录制有400余部影片音乐,其中《中华儿女》、《赵一曼》、《钢铁战士》、《白毛女》、《人民战士》获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奖;《五朵金花》获第二届亚非电影节优秀影片奖;《刘三姐》获全国第二届百花奖音乐奖;《董存瑞》获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火焰山》获文化部最佳戏曲片奖;《冰山上的来客》、《小字辈》获长影小百花奖最佳音乐奖等。尹升山的指挥动作准确,风格细腻,感情真挚、饱满,乐感敏捷。在他指挥的四百多部电影音乐作品中,题材广泛,体裁各异,风格色彩多种多样。由他指挥演奏的许多电影歌曲如《冰山上的来客》、《刘三姐》、《五朵金花》等,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今仍广为传唱,历久不衰。
在他半个世纪的指挥生涯中,还指挥排练并演出了 [[ 舒伯特 ]] [[ 柴可夫斯基 ]] [[ 格林卡 ]] [[ 贝多芬 ]] [[ 德沃夏克 ]] [[ 肖斯塔柯维奇 ]] 等世界著名作曲家的交响乐、序曲等。
尹升山在电影音乐的指挥工作上,兢兢业业。在指挥台上,他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时而刚劲雄浑,时而轻柔细腻。在指挥台下,他和乐队队员说说笑笑,十分随和。在录音中,他总是努力挖掘作品内容,调动和发挥演奏、演唱人员的潜力,把鲜明的音乐形象和个性融汇到影片人物性格和环境刻画中去。每到实录时,他都等到导演、作曲和乐队队员都比较满意时才通过。他的指挥风格是:严谨、朴素、浑厚、深沉,从不搞华而不实和追求形式上的东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尹升山不顾高龄仍随团演出,到过20几个省会城市和80多个地市级城市,三个品牌节目《花儿为什么那样红》中外电影音乐精品视听音乐会、《中华春常在》综合音乐会、《世纪回眸》中外电影音乐精品音乐会上,都有尹升山指挥的身影。[1]
1940年1月,尹升山被选入宫内府音乐学校。
所谓宫内府音乐学校,其实就是伪满洲国 [[ 溥仪 ]] 的"皇宫乐团(队)"。一共只招了三批学员大约70人。
学校音乐方面的老师几乎都由日本人担任。在许多老师中,给尹升山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担任学校顾问的 [[ 大冢醇 ]]
大冢醇曾留学 [[ 德国 ]] ,学习小提琴、钢琴和指挥。尹升山告诉记者,大冢醇每星期五才到校授课,他尊重学生,待人很客气。但授课时很严肃。尹升山十分欣赏这名老师"神经性"的耳朵。他说,老师的耳朵能分辨出乐团内任何一名演员演奏的哪怕是一点儿不和谐的音符。
尹升山在宫内府音乐学校学习期间,除了吹、拉、弹、唱外什么都学,还学习中文、英文和日文。他说,在乐团几年里,他心里一直默默地记着:"我是中国人!""我不做二鬼子,我恨二鬼子!"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