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不丹

增加 21,065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剧名= 不丹 |圖片 = File:7-1403200ZJ45a.png|缩略图|center|33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9%FE%C8%F8%BF%CB%CB%B9%CC%B9%B9%FA%C6%EC&…”
{{Infobox person
|剧名= 不丹
|圖片 = [[File:7-1403200ZJ45a.png|缩略图|center|33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9%FE%C8%F8%BF%CB%CB%B9%CC%B9%B9%FA%C6%EC&mode=1&did=3#did2 原图链接][http://big5.sj33.cn/sc/logo/ggsy/flag/yazhou/201403/37801.html 图片来源于设计之家网]]]

|圖片尺寸 =
|圖像說明 =
}}
'''不丹王国'''(藏语拼音:Zhugyü),简称“不丹”,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属青藏高原南底)。面积3.84万平方千米,人口783689(2016年12月)。 <ref>[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6380/1206x0_676382/ 不丹国家概况 ],外交部网,2019年3月</ref>

不丹自8世纪即为[[吐蕃]]一个部落,9世纪,不丹为独立部落。1772年,[[英国]]侵犯不丹。1865年英国通过《辛楚拉条约》强迫不丹割让包括噶伦堡在内的第斯泰河以东约2000平方公里的领土。1907年建立不丹王国,[[乌颜·旺楚克]]成为世袭国王。1949年8月,印度和不丹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接受印度的“指导”。1971年成为联合国成员国。

不丹族是不丹的主体民族,西部不丹语“宗卡”和英语为官方用语。不丹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开放电视与网络的国家。
[[File:A2245 .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9%FE%C8%F8%BF%CB%CB%B9%CC%B9%BE%B0%C9%AB&mode=1&did=3#did2 原圖鏈接][http://fashion.ifeng.com/travel/news/world/detail_2013_09/05/29342102_2.shtml 来自凤凰网]]]  

虽然不丹是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但却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在2006年发布的“全球快乐国度排行榜”中,不丹名列第八位,位列[[亚洲]]第一位。
=='''基本信息'''==
{| class="wikitable"
|-
|中文名称|| 不丹王国 || 英文名称|| Kingdom of Bhutan
|-
|简   称 || 不丹 || 所属洲|| 亚洲
|-
|首   都|| 廷布 || 主要城市|| 巴罗、普那卡
|-
|国庆日|| 1907年12月17日 || 国   歌|| 《神龙王国》
|-
|国家代码|| BTN|| 官方语言|| 宗卡语
|-
|货   币|| 努尔特鲁姆|| 时   区|| UTC+6(东6区)
|-
|政治体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国家领袖|| 国王:吉格梅·凯萨尔·纳姆耶尔·旺楚克、首相:吉格梅·廷里 人口数量 807,610(2017年) [2] <ref>[http://data.worldbank.org.cn/country/BT 不丹GDP、人口],世界银行网,2017-07-06</ref>  
|-
|人口密度|| 21.2人/平方公里(2017年) || 主要民族|| 不丹人、尼泊尔人
|-
|主要宗|| 教藏传佛教(噶举派)、印度教 || 国土面积 || 38394平方公里
|-
|水域率 || 1.1%|| GDP总计|| 25.35亿美元(2018年,国际汇率)
|-
|人均GDP || 3360美元(2018年,国际汇率) || 国际电话区号 || +975
|-
|国际域名缩写|| .bt|| 道路通行|| 靠左驾驶
|-
|国   花|| 蓝花绿绒蒿|| 国家象征|| 龙
|-
|人类发展指数|| 0.538(中,2013年)|| 国家格言 || 一个国家,一种民族
|-
|最大城市|| 廷布|| 与中国关系|| 未建交
|-
|文化圈 || 汉藏文化|| 海   拔 || 240-7541米
|-
|主要学府 || 不丹皇家大学|| ||
|}
=='''历史沿革'''==
===古代===
[[File:71004 .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C%ED%C6%D2%D5%AF%BE%B0%C9%AB&mode=1&did=27#did26 原圖鏈接][https://www.tuniu.com/g3908/tipnews-45404/ 来自途牛网]]]  

不丹自8世纪即为吐蕃一个部落,元朝统一[[西藏]]后,受宣政院管辖,直到[[清朝]]时才独立出去,深受藏族文化的影响。清代汉文史籍中称布鲁克巴。 <ref>[http://www.gobudan.com/about-bhutan/bhutan-history.htm 不丹历史 ],不丹旅游网,2015-09-09</ref>
1322年,[[帕木竹]]巴家族的绛曲坚赞担任乌斯藏地方13万户中的帕竹万户长,1353年打败萨迦地方政权(1265-1353年)并受元朝册封为大司徒,正式建立起了帕木竹巴政权(简称帕竹,1353-1618年)。
1372年,帕竹政权二世第悉(王)释迦坚赞受中国明朝册封灌顶国师并次年遣使入朝内附。1406年,明朝册封五世第悉札巴坚赞为阐化王,自此成为定制。“竺巴”是竹巴音译,“竺”这个音在藏语里是龙的意思。
1491年起,帕竹政权先后落入家臣仁蚌巴、辛厦巴家族掌控,另一方面获得蒙古贵族支持的格鲁派(黄教)兴起,帕竹(竺巴)派(噶举派的一支)招两面夹击。当时的帕竹(竺巴)派领袖是阿旺·纳姆伽尔,他在危机时刻审时度势,毅然带领帕竹(竺巴)派信徒远走不丹。由于阿旺·纳姆伽尔修得一身好佛,
又有神符四脚神龙做护驾,因而所到不丹之处,无不归顺于其旗下。
1616年,[[阿旺·纳姆伽尔]]在征服了今不丹后建立了政权。由于不丹的雷电多,四脚神龙又被看做雷神。阿旺·纳姆伽尔奠定了现代不丹的领土、民族和宗教的基础。<ref>[http://www.sinoca.com/bbs/thread-105132-1-1.html 不丹于华夏的血脉关系],加拿大华人网,2015-09-13</ref>
1669年,不丹与当时西藏地方的甘丹颇章政权(格鲁派)爆发了长达62年战争。
1651年不丹政教领袖夏仲·阿旺南杰(1594~1651年)圆寂后,不丹内部陷入混乱,僧侣集团和世俗集团矛盾尖锐。1729年不丹发生内乱,1730-1731年清政府派西藏地方官员颇罗鼐调停不丹内乱,1736年不丹第十任第巴(国王)米旁旺布接受中国清朝政府册封“额尔德尼第巴”名号。
1772年,不丹遭[[英国]]入侵。1865年强迫不丹签订《辛楚拉条约》,不丹被迫割让2000平方千米土地。
===近现代===
1907年,[[乌颜·旺楚克]](1907—1926)废除德布王,自任国王,建立不丹王国,集政教大权于一身,并规定国王世袭。
1910年1月,英国同不丹签订《普那卡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受英国“指导”。
1926—1952[[吉格梅·旺楚克]]在位。
1949年8月,[[印度]]独立,与不丹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受印度“指导”。
1952年,不丹第三代国王吉格梅·多尔吉·旺楚克即位,他发展经济,对内政外交进行改革。
1971年,不丹加入联合国。
1972年,第四代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自英国留学回来,17岁继承王位,继续先王的内外政策。
1973年,不丹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
1985年,成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成员。
===21世纪===
2001年9月,国王发布命令,要求政府筹备起草[[宪法]]。
2005年3月,辛格国王建议在不丹建立两党制度,由在大选中得票最多的政党组阁,另外一个政党则成为反对党。根据宪法草案,不丹将组建两院制议会,由75人组成的国民议会和由25人组成的全国委员会。根据不丹新宪法,国王是不丹的国家元首,而议会在三分之二多数的支持下可以弹劾国王,部长会议为行政机关,部长会议主席是政府首脑。
2006年年底,[[吉格梅]]国王宣布退位。
2007年4月,吉格梅国王将王位正式让给27岁的儿子吉格梅·基沙尔·旺楚克王储,2008年,其正式即位。
2008年3月24日,不丹迎来其历史上的首次民主选举,直接选举国民议会议员,并在此基础上产生首个民选政府。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File:2013080606515480.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C%ED%C6%D2%D5%AF%B5%D8%CD%BC&mode=1&did=2#did1 原圖鏈接][http://www.onegreen.net/maps/HTML/46160.html 来自地图窝网]]]  

不丹位于亚洲南部,是[[喜马拉雅山]]东段南坡的内陆国家,西北部、北部与中国[[西藏]]接壤,西部、南部和东部分别与[[印度]]锡金邦、西孟加拉邦、中国山南交界,总面积3839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不丹的地势高低悬殊,北高南低,从北至南,逐渐下降,分为北部高山区、中部河谷区和南部丘陵平原区,全国除南部小范围的[[杜瓦尔平原]]外,山地占总面积的95%以上。另外不丹各地的海拔高度悬殊很大。一个是全国海拔最低的位于东南地区的马纳斯河,它的海拔高度只有97米。另外则是北部喜马拉雅山脉,那里的高峰海拔高度都在6000到7000米以上。库拉康日山海拔高度达到了7554米,是不丹海拔的最高点。不丹冰川主要位于不丹北部的高山地区,占不丹总面积的10%。这些冰川是不丹河流重要的可再生水资源的源头,每年都可以给不丹的人民带去大量的清新的水资源。 不丹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在其境内除了喜马拉雅山主脉外,还有不少支脉。这些支脉,大多呈南北走向,地势北高南低。山脉北端大多海拔5000~7000多米,并常年在雪线以上。主要山脉有: <ref>[http://www.gobudan.com/about-bhutan/bhutan-geography.htm 不丹地理],不丹旅游网,2017-07-06</ref>  
[[喜马拉雅]](Himalaya)山脉主脉(4800~7300米)、顿嘎山脉(300~4500米)、汝东山脉(600~4500米)、尤多山脉(1200~4500米)、黑山山脉(1500~4500米)、朵炯山脉(600~4500米)、孔桑炯洞山脉(1000~4500米)等。除了以上海拔较高的山脉之外,不丹境内还有一些比较著名的海拔比较低的山脉,例如色里拉(3658米)、乞里拉(4087米)、则里拉(3552米)、多尔楚拉(3174米)、佐东什(4918米)、佩里拉(3370米)、尤托拉(3354米)、当拉拉(3811米)、润滚拉山等。以上是一些不丹主要的山脉,然后再说下不丹的山峰。不丹山峰多,海拔高。其中,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大多位于中不边境喜马拉雅山脉地区,且长年被冰雪所覆盖。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山峰,其中有些位于中不边境地区,有些位于不丹境内腹地,海拔2000~6000米不等。
===气候特征===
不丹北高南低;南部山区属[[亚热带气候]],湿润多雨,年降水5000~6000毫米;中部河谷区,气候温和,年降水760~2000毫米;海拔180~7550米。
===水系分布===
不丹境内河流均由北向南,主要有阿穆曲河、旺曲河及莫曲河等。
=='''自然资源'''==
[[File:5050795 132713734000 2.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C%ED%C6%D2%D5%AF%BE%B0%C9%AB&mode=1&did=16#did15 原圖鏈接][http://www.nipic.com/show/11872913.html 来自昵图网]]]  
===矿产资源===
不丹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白云石、石灰石、大理石、石墨、石膏、煤、铅、铜、锌等矿藏。 <ref>[http://www.nxing.cn/baike/29884.html 不丹 ],宁夏在线网,2015-09-09</ref>
===水电资源===
不丹水电资源蕴藏量约为2万兆瓦(MW),仅约2%得到开发利用。
===森林资源===

[[森林]]覆盖率约占国土面积的72%。1995年,不丹国民议会规定,不丹森林覆盖率至少应保留到60%。
===生物资源===
兰花、野[[罂粟]]和罕见的雪豹就在这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生长,南亚虎通常出没于低海拔的森林地带,但在不丹,它的踪迹却可能出海拔三四千米的雪线之上。
=='''行政区划'''==
===区划===
2003年,不丹分为4个地区,20个宗(县),202个格窝,5000多个自然村。
===首都===
[[廷布市]](Thimphu City),不丹的首都,也是全国的最大城市,位于旺河河谷,海拔2500米,1955年定为不丹首都。
=='''国家象征'''==
===国名===
不丹王国(The Kingdom of the Bhutan)在梵语中意为“西藏的边陲”。别称:神龙之国(不丹人自称“竺域”,意为“龙”)、森林之国、花卉之国、云中国度。
===国旗===
不丹国旗是一种[[龙]]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金黄色和桔红色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组成,中间一条白色的飞龙,四个爪子各抓一颗白而亮的宝珠。金黄色象征国王的权力和作用;桔红色是僧侣长袍的颜色,象征佛教的精神力量;龙象征国家权力,又指这个国家的名字,因为不丹可译为“神龙之国”。龙爪上握有白珠,象征威力和圣洁。
===国徽===
[[File:T01b694d773e539def6.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C%ED%C6%D2%D5%AF%B9%FA%BB%D5&mode=1&did=2#did1 原圖鏈接][https://baike.so.com/doc/2803212-2958744.html 来自360网]]]  

不丹的圆形国徽以两条风格独特的金龙为主体。两条相向的巨龙前爪托着一束光明之火,巨龙周围雷电霹雳。巨龙环抱由红色霹雳组成的十字图案。位于喜马拉雅山谷地的不丹多雷电,崇拜神龙的不丹人认为雷电霹雳是神龙的啸声,来自苍穹,令人敬畏。国徽上的雷电霹雳图案同时还显示喇嘛教僧侣的权威。国徽外围是一条白色环带,顶部用[[藏文]]写着箴言“光荣的不丹是不可战胜的”。

===国歌===
《雷龙王国》(宗喀语:འབྲུག་ཙན་དན་,THL:Druk tsendhen)是不丹的国歌,在1953年采用,[[Aku Tongmi]]作曲,Dasho Gyaldun Thinleyg填词。Tongmi在印度受教,并且最近被任命为军事铜管乐队的领导人,在一次国事访问的场合时从印度的尼赫鲁总理那里得知需要一首颂歌。他的最初的乐谱启示于印度和英国颂歌,以及不丹民歌Thri nyampa med pa pemai thri(不变的莲座)。这歌曲已经两次经历替换Tongmi先生的乐队领导。原先的抒情诗是12行,但是被一位秘书在1964年缩短到目前的6行版本给国王。书里引用两个版本的第一节。因为颂歌启示于一首民歌,也有它的编舞,最初由Tongmi先生指导。
===国兽===
塔金([[羚牛]])。不丹当地人管羚牛叫Gyem Tsey,因为它的稀有和历史宗教传说被选为国兽。这是一个笨拙的大动物,类似麝香牛,它生活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地方,吃竹子和其他植物,重量往往高达250公斤,是一种安静的动物。
===国鸟===
乌鸦。不丹的保护神——玛哈嘎拉以乌鸦的形式现身。保护神乌鸦被不丹历代统治者尊崇,并被装饰在国王的王冠上。
===国树===
[[赛普拉斯]](Cupressess Corneyana)。赛普拉斯树终年不落叶,其他树木相比,它的树叶下垂,叶片窄厚像皮革,形似宝塔,看上去很优美。赛普拉斯寿命很长,它自然生长在不丹2500—3000米的山上,现在也在低海拔地区种植。它是良好的建设庙宇所用的木材,是寺院和Dzongs(宗)建筑用材的首选。这种木材还有其他的用处,据说赛普拉斯燃烧时会散发出香味。关于雄伟壮观的赛普拉斯树还有一个传说,不丹人相信赛普拉斯树是莲花生大师的拐杖的化身,赛普拉斯树被所有的不丹人所崇敬,他们往往在Dzongs、寺庙和其他宗教场所外种植赛普拉斯树。
===国花===
[[File:12,.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C%ED%C6%D2%D5%AF%BE%B0%C9%AB&mode=1&did=23#did22 原圖鏈接][http://www.nipic.com/show/1/73/9818164.html 来自昵图网]]]  

[[蓝罂粟]](Grandsis)。蓝罂粟生长在高海拔地区。不丹人称这种花叫Euitpel Metog Hoem,是一种蓝紫色的花卉,在绽放的季节往往会让不丹人整日徜徉在花海中不愿离去。
=='''人口民族'''==
截至2012年,不丹总人口为736453人,人口增长率约为1.8%。2017年,人口约77.97万,人口增长率约为1.3%。不丹族约占总人口的50%,尼泊尔族约占35%。
不丹的民族可分为三大类:
●[[沙尔乔普人]],居住在不丹东部的土著人;
●[[噶隆人]],大部分都居住在不丹西部,是9世纪藏族移民的后裔;
●[[洛沙姆帕人]],或译尼泊尔洛昌人,19世纪末期移居不丹,洛沙姆帕(意为南不丹人)是说尼泊尔语的民族。 <ref>[http://www.gobudan.com/about-bhutan/bhutan-ethnic-group-and-language.htm 不丹民族及语言 ],不丹旅游网,2015-09-09</ref>
=='''外交'''==
===对外政策===
不丹对外政策两大主要目标是,加强和维护不丹主权和独立、实现经济自主。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奉行不结盟政策,在和平共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谊与合作,特别是同邻国友好相处。截至2006年,已同[[印度]]等21个国家及欧盟建立了外交关系,在纽约和日内瓦设有常驻代表处,在印度、[[孟加拉国]]、[[科威特]]和泰国设有使馆,在14个国家设有15位名誉领事。印度和孟加拉国在不丹设有使馆。不丹于1971年加入联合国,是多个国际组织的成员。

===与印度关系===
[[File:5050795 131341171000 2.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C%ED%C6%D2%D5%AF%BE%B0%C9%AB&mode=1&did=2#did1 原圖鏈接][http://www.nipic.com/show/11872950.html 来自昵图网]]]  

1949年两国签订名义上的《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内容主要是不丹内政和外交要接受印度的指导,[[印度]]开始干预不丹。
2003年,不丹政府对其境内的“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等印东北部反政府武装展开军事行动,摧毁其在境内的基地。
2006年1月,不丹外交大臣[[坎杜·旺楚克]]访问印度;不丹-印度发展合作对话在新德里举行。7月,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国王对印度进行工作访问。10月,印度外秘梅农和水资源部部长索兹分别访不。12月,印度外长慕克吉访问不丹;不印结束长达40多年的划界、勘界和重新树立界碑工作。
1979年起,不丹一直要求修改《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2007年2月,不丹国王凯萨尔·旺楚克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双方签署经过修订的《友好条约》。3月,条约生效。
两国实行开放边界,自由通商。印度是不丹最大的贸易伙伴、援助国和债权国。2006年7月,两国续签《贸易、商务与转运协定》,有效期10年。
===与中国关系===
中国大陆与不丹未建交,中国[[台湾]]地区也未与不丹建立官方交往,但关系一直友好(在所有邻国中,不丹是唯一一个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不丹自8世纪即为吐蕃(西藏)领土,[[元朝]]统一西藏后,成为中国的领土,到清朝时才分裂出去,但作为清朝的藩属国,深受藏族文化的影响。因为不丹印度在1949年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内容主要是不丹内政和外交要接受印度的指导,印度开始干预不丹,却导致了中国与这个曾经是中国领土和藩属国的国家一直无法建交。边境地区总体保持和平与安宁。中不边界长约600千米,从未正式划定。1984年起,中不两国轮流在北京和不丹首都廷布举行中不边界会谈。1998年,两国在第12轮边界会谈期间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不丹王国政府关于在中不边境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这是两国第一个政府间协定,对维护两国边境地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寻求边界问题的解决创造良好条件。2005年7月,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罗照辉率团赴不丹举行中不边界问题专家小组第二次会议。2010年1月11日至13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赴不丹举行中不第十九轮边界会谈。
2012年6月21日,正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出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不丹首相吉格梅·廷莱,温家宝表示: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不丹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早日划定两国边界。
2012年8月10日,外交部副部长傅莹率团,在不丹首都廷布与不丹代表团进行第二十轮边界会谈并会见不丹第四世国王。傅莹表示,中不边界谈判举行28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两国边境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 [11] <ref>[http://travel.163.com/15/0520/09/AQ24PDEJ00063KE8.html 不丹:不以GDP,而是以幸福指数闻名的国家 ],网易网,2015-09-17</ref>
截至2015年底,不丹来华投资项目数3个,无实际投入。中国在不丹暂无直接投资。同期,中国在不丹签订工程承包合同额1106万美元,完成营业额102万美元。
2016年2月,双方共举行了23轮边界会谈以及7次边界问题专家组会议,双方共同致力于边界问题的早日解决。
=='''相关视频'''==

1、经典人文地理 2014:南亚的故事之不丹

{{#ev:youku|XNzIyMjg5ODA0|540|inline|经典人文地理 2014:南亚的故事之不丹|frame}}<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2、神秘的不丹

{{#ev:youku|XMzAxMjc2MTg2NA|540|inline|神秘的不丹|frame}}</div>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710-799 史地類:世界史地]][[Category:730 亞洲史地總論]]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