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苦瓜

增加 1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苦瓜.jpg| thumb|230px|有框|右|照片來自華人健康網]]
'''苦瓜'''別名涼瓜、半生瓜,主要產季介於5至11月,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指出,苦瓜含水分超過90%,具抗氧化作用的 [[ 維生素 ]] C含量相當高,而鉀、鈣、鎂等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等蔬菜主要營養素,含量也很豐富;尤其是野生山苦瓜,營養素居各種苦瓜之冠,還含有能預防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苦瓜素,適合於夏天涼拌生食。
苦瓜中含有一種類胰島素因子的成分,營養師劉怡里說,這種成分能夠幫助血糖穩定,對於糖尿病患者十分有益;若是腸胃不佳者,可加些薑絲燉食苦瓜湯,搭配蛋白質類如排骨,或和鹹蛋一起煮,也以膳食纖維高的山苦瓜為優選。
性寒易傷脾 手腳冰冷者不宜
苦瓜性味苦寒,中醫師張家蓓表示,如苦瓜這類生冷食物容易傷脾,特別是平日怕冷、怕風,易手腳冰冷的人,並不適合食用。為避免傷身,食用苦瓜宜先煮過,並且和爆炒過的薑一起煮食,但仍無法完全去除苦瓜的苦寒。
不過,若是體質燥熱,眼睛易乾澀發紅,或是更年期婦女常口乾舌燥,或是腸胃火大、容易口臭,或正值青春期易長痤瘡、爛痘,特別是青春痘會紅腫且生出黃膿者,可以適量食用苦瓜,但宜「中病即止」,一旦症狀好轉就應停止食用。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吃出來的富貴病」,錯誤的飲食習慣,往往不利於血糖控制,甚至使得糖尿病症狀加劇!網路流傳:「吃苦瓜或生吃青苦瓜,可以 [[ 降血糖 ]] 」,於是許多糖尿病友一窩蜂拼命吃苦瓜,燙苦瓜、炒苦瓜、燉苦瓜…,來者不拒。中醫師提醒,有2種階段的糖尿病,不宜吃苦瓜,否則會愈吃愈傷身!
常說苦瓜不僅可改善高脂飲食誘發的高胰島素血症(未來是糖尿病的高危險群),而且能減重、降血脂等。中醫師賴睿昕表示,其實,臨床上沒有這麼單純,中醫認為,苦瓜全株皆性寒,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可治中暑及痢疾、疔瘡,生吃對於腸胃運化並不理想,因為苦寒傷胃。
至於,苦瓜的抑制血糖效果,只對初期糖尿病或肥胖型的糖尿病有些微效果,若糖尿病罹患時間已久,吃太多苦瓜恐怕會愈吃愈傷身。中醫認為,糖尿病是「消渴症」,並分為上消、中消及下消等證型,初期糖尿病屬「上消」(飲水多、小便多、口乾渴、舌燥等),治療以生津瀉火為主,此時期吃山苦瓜降糖治標或許可以改善。但如果是「中消」(多吃易餓、消瘦、口苦、口臭、便祕等),或「下消」(小便多而渾濁、腰膝痠軟等),單吃清熱的苦瓜會愈吃愈虛,使病情更糟,若已發生腎衰竭,苦瓜的高鉀離子更可能致命。
可見飲食錯誤對於糖尿病患影響頗大,中醫師 [[ 賴睿昕 ]] 表示,很多糖尿病患者就算是非常嚴格的飲食控制,血糖仍然居高不下。因為血糖高而不敢吃東西,造成營養不良,導致身體的免疫力變差,身體的代謝越來越不穩定,血糖也更容易忽高忽低。
所以,中醫治療糖尿病著重在於解決血糖於身體再吸收利用的功能,並調理脾胃,使消化系統機能恢復正常,過多存在於血液裡面的葡萄糖,才得以被人體再吸收以及利用,達到降血糖的目的。對於還未服用西醫降糖藥時,中醫可以扮演著調節與穩定血糖的角色,同時加上針炙,還可以刺激神經系統,一是作用於周圍神經系統,通過興奮迷走神經,抑制交感神經,而調整自主神經功能,糾正內分泌紊亂,恢復胰島素的正常功能;二是作用於中樞神經,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在中樞系統產生平衡內分泌的功能,以全面調整中樞功能,抑制糖尿病的惡性刺激,從而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98,57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