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吉布提

增加 3,51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吉布提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Djibouti;阿拉伯语:جمهوريه {{Infobox person|剧名= جيبوتي‎;法语:La République de Djibouti;阿法尔语:Gabuutih),简称 吉布提 ,地处|圖片 = [[ 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扼红海进入File:Flag-of-djibouti.png|缩略图|center|350px|[[印度洋http://pic.sogou.com/d?query=%BC%AA%B2%BC%CC%E1%B9%FA%C6%EC&mode=1&did=2#did1 原图链接]]的要冲曼德海峡,东南同[[索马里http://flagshub.com/zh/flag-of-djibouti 图片来源于flagshub网]] 接壤,北与厄立特里亚为邻,西部、西南及南部与[[埃塞俄比亚]]毗连,国土面积2.32万平方公里。
|圖片尺寸 = | 圖像說明 = }}'''吉布提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Djibouti;阿拉伯语:جمهوريه جيبوتي‎;法语:La République de Djibouti;阿法尔语:Gabuutih),简称吉布提,地处[[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扼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冲曼德海峡,东南同[[索马里]]接壤,北与厄立特里亚为邻,西部、西南及南部与[[埃塞俄比亚]]毗连,国土面积2.32万平方公里。<ref>[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fz_677316/1206_677704/1206x0_677706/ 吉布提国家概况],外交部网,2019年7月</ref> [[File:129b47aec28g215.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C%AA%B2%BC%CC%E1%BE%B0%C9%AB&mode=1&did=3#did2 原圖鏈接][http://q.sohu.com/forum/16/topic/48845682 来自搜狐网]]]   吉布提共和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国内有[[美军]]在非洲最大的军事基地、法军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保障基地。 <ref>[2http://www.mod.gov.cn/shouye/2017-07/11/content_4785240.htm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成立] ,国防部网,2017-07-11 </ref>吉布提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其国内自然资源贫乏,工农业基础薄弱,且政局不稳。 <ref>[3http://dj.china-embassy.org/chn/zjjbt/t1199666.htm 吉布提共和国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吉布提共和国大使馆网,2014-10-12</ref>
=='''基本信息'''==
{| class="wikitable"
|政治体制 ||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总统:伊斯梅尔·奥马尔·盖莱
|-
|人口数量|| 94万(截至2019年1月) <ref>[4http://data.worldbank.org.cn/country/DJ 吉布提gdp、人口] ,世界银行网,2017-07-24</ref> ||人口密度|| 40.7人/平方公里(2016年)
|-
|主要民族|| 伊萨族、阿法尔族|| 主要宗教||伊斯兰教
|}
=='''历史沿革'''==
[[File:Cgqg2lUzMumA .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C%AA%B2%BC%CC%E1%BE%B0%C9%AB&mode=1&did=5#did4 原圖鏈接][http://www.chinaso.com/ 来自中国搜索网]]]  
相传在8世纪以后,[[阿拉伯人]]移住非洲之角北部亚丁湾沿岸,[[索马里人]]、伊萨人和阿法尔人定居吉布提一带,从事游牧。阿拉伯移民多在沿海经营商业,建立市镇,传播伊斯兰教,并与当地居民通婚,形成索马里文化与阿拉伯文化混合的社会。
殖民者入侵之前,吉布提由豪萨、塔朱拉和奥博克三个苏丹王统治。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File:Jibuti.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C%AA%B2%BC%CC%E1%B5%D8%CD%BC&mode=1&did=2#did2 原圖鏈接][http://maps.tjjjw.org/earth/jibuti.html 来自中国交通地图网]]]  
吉布提共和国地处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扼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冲曼德海峡,东南同索马里接壤,北与厄立特里亚为邻,西部、西南及南部与埃塞俄比亚毗连。陆地边界线长520公里,海岸线长372公里,国土面积2.32万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行政区划'''==
===区划===
[[File:673f8103 .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C%AA%B2%BC%CC%E1%BE%B0%C9%AB&mode=1&did=6#did5 原圖鏈接][http://m.ctrip.com/you/photos/djibouti100203/r100203.html 来自携程网]]]  
吉布提共和国全国共分1个市和5个地区:吉布提市 (Djibouti-ville)、塔朱拉地区(Région de Tadjourah)、奥博克地区(Région d’Obock)、阿里萨比赫地区(Région d’Ali-Sabieh)、迪基勒地区(Région de Dikhil)和阿尔塔地区(Région d’Arta)。
[[吉布提市]](Djibouti-Ville),首都,全国最大的城市,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非洲东北部的亚丁湾西岸,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扼红海进入印度洋的咽喉。
=='''国家象征'''==
===国旗===
吉布提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9∶5。 <ref>[5http://www.scio.gov.cn/ztk/dtzt/07/06/Document/482652/482652.htm 吉布提]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2009-12-02</ref> 靠旗杆一侧为一个白色等边三角形,边长与旗宽相等;右侧为两个相等的直角梯形,上方为天蓝色,下方为绿色。白色三角形正中有一颗红色五角星。天蓝色代表海洋和天空,绿色象征土地和希望,白色象征和平,红五角星代表人民的希望和斗争的方向。整个国旗图案的中心思想是“团结、平等、和平”。
===国徽===
[[File:F5248e9040b6c761437a4af2330dded6.pn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C%AA%B2%BC%CC%E1%B9%FA%BB%D5&mode=1&did=1#did0 原圖鏈接][http://country.huanqiu.com/emblem/index/bid/110/tid/10/type/1 来自环球网]]]  
吉布提国徽中心图案由五角星、矛、刀、盾等构成。一双黑人的巨手各握一把利刀,两把刀之间是一个圆形的盾,盾后有一支长矛,矛上端是一颗象征独立自由的红色五角星。图案以绿色橄榄枝环饰。整个图案象征吉布提人民时刻准备着捍卫祖国的独立和自由,也表达了该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
===国歌===
=='''军事'''==
===概况===
[[File:11918856.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C%AA%B2%BC%CC%E1%BE%B0%C9%AB&mode=1&did=14#did15 原圖鏈接][https://sports.qq.com/?fromdefault 来自腾讯网]]]  
1977年6月6日建军,实行[[志愿兵役制]]。总统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实际由三军总参谋长负责,国防参谋长为其副手。军队主要职责是国家防务、和平时期参与社会发展和救灾活动。总兵力约5500人,其中空军和海军各约200人,文职人员100人。陆军有一个炮兵营、一个装甲团和3个步兵团。空军有数架米格-8、米格-17直升机。[[海军]]拥有几艘巡逻艇和快艇。现任总参谋长为扎卡利亚·谢赫·易卜拉欣(Zakaria Cheikh Ibrahim)少将。
国家安全部队与警察部队于1995年合并后称国家警察部队,内战后复员减编,目前约有2000人,主要负责治安、边检、司法、消防等工作。国际刑警组织吉布提分部成立于1979年2月5日。
国家宪兵队1998年从军队分离,约1200人,主要任务是执行吉国内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安全,保证社会稳定。
===驻军===
吉布提是法国在[[印度洋]]-[[红海]]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驻有法军3800~4500人,这是吉布提政府与法国政府于1977年6月27日签订的一项临时军事议定书所规定的。法国驻吉陆军有2个战斗团和伞兵团的一个别动连;海军有一支增援印度洋舰队的海军部队,一支突击队和一个通讯监听站;空军有一个歼击机队和一个直升机运输大队。法国向吉布提军队提供后勤援助,并派遣军事合作人员,帮助吉布提维护国家安全和培训军事人员。 <ref>[7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77364 习近平同吉布提总统盖莱举行会谈:一致同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澎湃网,2017-11-23</ref>
另外中国也在此地建设有后勤保障基地。
==交通运输==
===概况===
[[File:12-16120H13Qa31.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C%AA%B2%BC%CC%E1%BE%B0%C9%AB&mode=1&did=22#did21 原圖鏈接][http://www.qianzhengdaiban.com/jibutiqianzheng/5357.html 来自中国签证咨询网]]]  
[[港口]]和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水运:吉布提港是东非重要港口之一,现有四个港区,分别为吉布提老港、多哈雷集装箱码头、多哈雷油码头、多哈雷多功能新港。2014年老港散货吞吐量为427.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7.1万标箱。多哈雷集装箱码头于2008年底投入运营,年吞吐能力为160万标箱。多哈雷油码头分为码头和油罐区两部分,2005年建成,2013年油料吞吐量为360万吨。多哈雷多功能新港于2017年5月举行开港仪式,设计年吞吐散杂货708万吨、集装箱20万标箱。新港建成后,老港业务将全部搬至新港。
===铁路===
独立初期沿袭法国的教育制度和[[教科书]],2000年教改后教育体系分为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制为小学5年、初中4年,高中3年,对6岁~15岁的青少年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除国立学校外,国家允许设立民办中、小学,二者数量之比约为4:1。2012 年小学入学率为70%。2012年全国共有小学156所,共有63612名学生,1822名教师;2012年全国有30所公立初中,819名教师,32549名学生;全国共有9所公立高中,550名教师,14715名学生。此外,吉还设有私立初、高中共41所。共有两所大学:吉布提大学和吉布提医学院。2006年1月,吉布提大学在原吉布提高教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下设理学院,文学院,[[经济]]、[[法律]]和管理学院及工程学院,拥有按照国际标准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资格。吉布提医学院2007年11月成立,是第一所国家医科大学,具有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的资格,主要合作伙伴为突尼斯、摩洛哥和法国。吉高中毕业生参加法国统一考试,优良者可赴国外接受高等教育。2014年,人口文盲率30%。
===媒体===
[[File:12-1611021SJ2Q1.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C%AA%B2%BC%CC%E1%BE%B0%C9%AB&mode=1&did=20#did19 原圖鏈接][http://www.qianzhengdaiban.com/jibutiqianzheng/5268.html 来自中国签证咨询网]]]  
官方报纸《民族报》以法文每周一、二、三、四、日出版,每期发行1300份;《号角报》以阿拉伯文每周一、四出版,每期发行500份;其它报刊包括:“争取进步人民联盟”党刊《进步报》,每半月出版一期。
吉布提广播电视台,用[[法语]]、[[索马里语]]、[[阿法尔语]]和阿拉伯语广播。电视台每晚播出综合节目。1980年建成的地面卫星通讯站可转播法国和邻国电视节目。德国于1983年帮助吉建立无线电发射中心,现有中波、短波和调频广播。1990年日本援建一电视制作中心。在意大利援助下,开始逐步实现广播节目制作和播出的数字化。2002年,[[美国]]在吉设立“美国之音”转播站。2012年,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电台法语频道在吉落地。
吉布提人遇见外国客人显得非常热情,男性通常以握手的方式表示问候,女性则多行屈膝躬身礼致意。如果外国客人是吉布提人的亲朋好友或者是身份显赫者,往往要行贴面颊礼,左右各贴一次以表示欢迎和敬意。
吉布提人热情豪爽,十分好客,待人真诚。当地居民遇见外来客人,接触一两次,便会称兄道弟,视为知己,盛情地邀请到家中做客,并且邀请客人的妻子、儿女及朋友一道赴会,届时主人也会邀请一些自己的亲朋好友作陪,摆上丰盛的宴席款待。
吉布提人请客吃饭,有一些俗定习成的规律。接待公务团组访问,进行商贸业务洽谈,宴请活动一般安排在宾馆或饭店进行。纯属私人朋友之间的交往,才会盛情地邀请到自己家中,而且多用当地的传统饭菜款待。吉布提人招待客人的传统主食有烤玉米、用高粱糊和玉米糊加上牛奶烙成的家常饼(面饼)、用高粱米加豆类和瓜类煮成的浓粥以及各类甜食等;菜肴主要有鸡、鸭、鱼、牛肉、羊肉、蔬菜等,招待贵宾少不了要摆上烤全羊这道名菜。 [7]
===人民生活===
据《2016年世界人类发展报告》统计,吉人类发展指数在全世界188个国家和地区中列第172位。人均预期寿命62.3岁,目前吉手机用户12.8万户,固定电话用户1.68万户,网络用户9000户。  
===外交政策===
奉行中立、[[不结盟]]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注重保持同法国的传统关系,积极配合美国在非洲之角反恐,与日本关系逐渐升温,法、美、日、意等国在吉建有军事基地。重视发展同阿拉伯国家和邻国关系,积极参与地区合作,致力于调解索马里内部冲突,支持国际社会共同打击索马里海盗。与厄立特里亚有边界纠纷,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是非盟、阿盟、伊斯兰会议组织、(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伊加特)、东南非共同市场、萨赫勒-撒哈拉共同体等地区组织成员国。为伊加特总部所在地。
[[File:2010062922523876635.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C%AA%B2%BC%CC%E1%BE%B0%C9%AB&mode=1&did=32#did31 原圖鏈接][http://www.sohu.com/a/194856642_100023905 来自搜狐网]]]  
===同中国的关系===
中吉1979年1月8日建交以来,两国各领域合作顺利发展。
中方对吉的重要访问有:国务院副总理[[姬鹏飞]](1980年9月)、城乡建设部长芮杏文(1985年3月)、外交部副部长杨福昌(1990年8月)、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1993年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1994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1996年1月)、外经贸部部长助理杨文生(1998年)、外交部副部长吉佩定(1999年2月)、北京军区政委杜铁环上将(200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2002年6月)、外交部部领导成员乔宗淮(2002年12月)、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卫建林(2003年7月)、外交部长李肇星(2004年1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杨福昌(2006年)、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2008年1月)、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2009年3月)、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2010年1月)、王毅外长(2014年1月)、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2014年2月)、习近平主席特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2016年5月)、国家副主席李源潮(2016年11月)、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2016年11月)等。
吉方访华的主要有:总统古莱德(1979年12 月、1991年3月、1994年7月、1998年8月以总统身份、1999年5月以私人身份来华治病)、议长阿斯卡尔(1981年9月)、外交与合作部长穆明(1985年3月)、工业、能源和矿业部长法拉赫(1996年10月)、卫生部长达乌德(1997年5月)、外交与国际合作部长谢海姆(1997年10月)、青体和文化部长阿卜迪拉赫(1998年4月)、争取进步人民联盟副主席盖莱率党代表团(1998年5月)、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法蒂(1998年9 月)、总理哈马杜(1999年5月)、议长巴杜尔(2000年3月)、盖莱总统(2001年访华,2006年11月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12年7月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访华,2017年11月来华进行国事访问,2018年9月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吉争取进步联盟全国书记瓦贝利(2002年3月)、经济计划部长亚辛(2002年8月)、卫生部长卡米尔 (2002年10月)、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长法拉赫(2003年8月)、教育部长奥布谢赫(2003年10月)、国民议会议长阿里(2004年7月)、总理迪莱塔(2005年9月访华,2008年8月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新闻、文化和邮电部长法拉赫(2006年)、经济和财政部长阿索韦(2006年)、外长优素福(2009年12月正式访华、2013年5月来华出席首届中吉经贸联委会会议、2016年7月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2018年7月来华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外交部负责国际合作事务的部长级代表西雷(2010年5月来华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人盟总书记、议长伊德里斯(2010年6月)、人盟总书记、财政部长伊利亚斯(2012年12月、2015年9月)、国防部长胡法奈(2013年12月),吉总理卡米勒(2014年8月来华出席南京青奥会闭幕式)等。
=='''相关视频'''==
 
1、吉布提2017年6月27日阅兵
 
{{#ev:youku|XMjg1NTcwNzA5Ng|540|inline|吉布提2017年6月27日阅兵|frame}}<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2、吉布提基地投入使用 海军远洋步伐越来越稳
 
{{#ev:youku|XMjk0MjExMjcyNA|540|inline|索马里风景美丽迷人,外交人难得享受时光|frame}}</div>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710-799 史地類:世界史地]][[Category:760 非洲史地總論]]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