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宋武帝

移除 207 位元組, 4 年前
人物评价
===总评===
刘裕“奋起寒微”,以寒门庶族身份,依靠军功和手中握有的北府兵权,登上历史舞台,他和他周围的人们组成的寒人武士集团,开创寒人掌权的局面。在刘裕入朝执政到称帝的二十年中,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力矫晋时弊政,加强集权,铲除分裂割据势力,努力发展经济 [45]
刘裕先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桓楚、谯纵、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西蜀、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即位后,更派兵南征林邑国。正是刘裕的征伐,使黄河以南的大半个中国尽归一统。
刘裕北伐取得的成就不容磨灭,后来关中虽复失,但河南、山东、淮北已划入南朝版图。将南朝的防线推进到了潼关、黄河一线,保障了江淮流域。后来的宋魏间战争,多在这些土地上进行,使长江流域得到较为长期的安静,为“元嘉之治”的出现提供了北部疆域屏障。
同时,刘裕对东晋以来的一系列弊政进行了全面的改革,集权中央,整顿吏治,体恤民情,轻徭薄赋,废除苛法,赈济穷人,减轻人民负担,亲自听讼,兴学校,策试诸州郡秀才。又实施“义熙土断”,打击豪强,抑制兼并。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刘裕是汉以后,唐以前的历史中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 [46] 。李贽则直接以“定乱代兴之君”赞誉刘裕,近代文学家鲁迅说他是南朝唯一值得肯定君主。田余庆则将刘裕视为门阀政治的掘墓人,认为门阀政治终结于刘裕之手。刘裕代晋之后,门阀士族虽然仍然存在,但已无法成为决定性的政治力量。 [47]
===历代评价===
王谧:卿当为一代英雄。 [10]
姚兴:刘裕拔起细微,能讨诛桓玄,兴复晋室,内厘庶政,外修封疆,吾何惜数郡,不以成其美乎!<ref>[http://www.guoxue.com/shibu/zztj/content/zztj_114.htm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四·晋纪三十六》:刘裕遣使求和于泰,且求南乡等诸郡,秦王兴许之。群臣咸以为不可,兴曰:“天下之善一也。刘裕拔起细微,能讨诛桓玄,兴复晋室,内釐庶政,外修封疆,吾何惜数郡,不以成其美乎!”遂割南乡、顺阳、新野、舞阴等十二郡归于晋。],国学网</ref>
司马休之:太尉臣裕威武明断,首建义旗,除荡元凶,皇居反正。布衣匹夫,匡复社稷,南剿卢循,北定广固,千载以来,功无与等。由是四海归美,朝野推崇。 [50] 司马德文:桓玄之时,晋氏已无天下,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今日之事,本所甘心。 [51]
崔浩:①刘裕奋起寒微,不阶尺土,讨灭桓玄,兴复晋室,北禽慕容超,南枭卢循,所向无前,非其才之过人,安能如是乎! [52] ②刘裕者,司马德文之曹操也。 [53] 刘子业:渠大英雄,生擒数天子。 [54]
沈约:至于宋祖受命,义越前模……高祖地非桓、文,众无一旅,曾不浃旬,夷凶翦暴,祀晋配天,不失旧物,诛内清外,功格区宇。至于钟石变声,柴天改物,民已去晋,异于延康之初,功实静乱,又殊咸熙之末。所以恭皇高逊,殆均释负。若夫乐推所归,讴歌所集,魏、晋采其名,高祖收其实矣。盛哉! <ref>[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ongsu/sons_003.htm  南朝梁·沈约《宋书·本纪三·武帝下》:至于宋祖受命,义越前模。晋自社庙南迁,禄去王室,朝权国命,递归台辅。君道虽存,主威久谢。桓温雄才盖世,勋高一时,移鼎之业已成,天人之望将改。自斯以后,晋道弥昏,道子开其祸端,元显成其末衅,桓玄藉运乘时,加以先父之业,因基革命,人无异心。高祖地非桓、文,众无一旅,曾不浃旬,夷凶翦暴,祀晋配天,不失旧物,诛内清外,功格区宇。至于钟石变声,柴天改物,民已去晋,异于延康之初,功实静乱,又殊咸熙之末。所以恭皇高逊,殆均释负。若夫乐推所归,讴歌所集,魏、晋采其名,高祖收其实矣。盛哉!],国学网</ref>
李延寿:宋武地非齐、晋,众无一旅,曾不浃旬,夷凶剪暴,诛内清外,功格上下。若夫乐推所归,讴歌所集,校之魏、晋,可谓收其实矣。 [56]
裴子野:宋高祖武皇帝以盖代雄才,起匹夫而并六合,克国得隽,寄迹多於魏武,功施天下,盛德厚於晋宣,怀荒伐叛之劳,而夷边荡险之力。 [53] [57]
虞世南:宋祖以匹夫挺剑,首创大业,旬月之间,重安晋鼎,居半州之地,驱一郡之卒,斩谯纵於庸蜀,擒姚泓於崤函,克慕容超於青州,枭卢循於岭外,戎旗所指,无往不捷。观其豁达宏远,则汉高之风;制胜胸襟,则光武之匹。惜其祚短,志未可量也。 [58]
朱敬则:刘裕天锡神勇,雄略命世,不待借思汉之讴,未暇假从周之会。同盟二十七,愿从一百人。雷动朱方,风发竹里。龙骧虎步,独决神襟。长剑一呼,义声四合。荡亡楚已成之业,复遗晋久绝之基。祀夏配天,不失旧物,虽古人用兵,不足加也。至乃网罗俊异,待物知人,动必应时,役无再举,西尽庸蜀,北划大河。自汉末三分,东晋拓境,未能至也。 [59]
司马光:①裕既委镇恶以关中,而复与田子有后言,是斗之使为乱也。惜乎!百年之寇,千里之士,得之艰难,失之造次,使丰、鄗之都复输寇手。 [52] ②帝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被服居处,俭于布素,游宴甚稀,嫔御至少……财帛皆在外府,内无私藏……内外奉禁,莫敢为侈靡。 [51] ③高祖首唱大义,纠合同志,起于草莱之间,奋臂一呼,凶党瓦解。遂枭灵宝之首,奉迎乗舆,再造晋室,厥功已不细矣。既而治兵誓众,经营四方,扬旗东征,广固横溃,卷甲南趋,卢循殄灭,偏师西上,谯纵授首,锐卒北驱,姚泓面缚,遂汛扫伊、洛,修奉园陵,震惊旃裘之心,发舒华夏之气。南国之盛,未有过于斯时者也。 [60]
苏辙:宋武既诛桓氏,收遗晋而封植之,又克谯纵,执慕容超,逐卢循,擒姚泓,立四大功,天下莫能抗。 [61]
何去非:宋武帝以英特之姿,攘袂而起,平灵宝于旧楚,定刘毅于荆豫,灭南燕于二齐,克谯纵于庸蜀,殄卢循于交广,西执姚泓而灭后秦,盖举无遗策而天下惮服矣。北方之寇,独关东之拓跋,陇北之赫连耳。方其入关,魏人虽强,不敢南指西顾以议其后……嗟夫!集大事者……宋武兼之矣。 [62]
辛弃疾: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63]
叶适:魏晋以后,惟刘裕之取位或无愧,盖晋于桓玄篡后已亡,而裕非其叛臣也,但力尚不足自得,故必假晋为名尔取天下。刘裕习见百年经略中原旧事,勇智兼人,宇量宏绝。若使息图僭夺,专意经纶,其于恢复混一之功不难成矣。裕非无此资,故前取燕,后取秦,皆欲顿驾立足为远大之基。 [64]
陶宗仪:帝英杰有大度。 [65]
孙承恩:徒歩仗剑,荡残除凶。沉毅才略,一时之雄。震主功高,终膺宝历。清俭严正,可谓君德。 [66]
李贽:①自是定乱代兴之君。②刘裕以谶故弑昌明,立恭帝。又遣傅亮讽帝禅位……夫裕之功德,巍巍四海,皈心久矣。晋氏衰弱已极,即以琅邪一区处之,如汉献故事,亦自无患,何必更使兵人逾垣而入弑之也……连弑二无罪之君,以自种毒,故裕子义符即位,未几复为傅亮所弑,子孙继立,自相屠夷,无遗孑者。 [67]
王夫之:①宋武兴,东灭慕容超,西灭姚泓,拓跋嗣、赫连勃勃敛迹而穴处。自刘渊称乱以来,祖逖、庾翼、桓温、谢安经营百年而无能及此。后乎此者,二萧、陈氏无尺土之展,而浸以削亡。然则永嘉以降,仅延中国生人之气者,唯刘氏耳。举晋人坐失之中原,责宋以不荡平,没其挞伐之功而黜之,亦大不平矣。②裕之为功于天下,烈于曹操。③汉之后,唐之前,唯宋氏犹可以为中国主也。
爱新觉罗·弘历:①千里袭人,机事不密,敌人早为之备。缄书别函,至期开视,可谓有卓识。 [68] ②国势之振,莫过于刘裕之时。裕不忠诚,为国而思簒盗,君子所为三叹也。 [69]
夏曾佑:二十四史中,人主得国之正,功业之高,汉高而外,当推宋武,不得以混壹之异,而有所轩轾也。
梁启超:自商、周以来四千余年,北方贱种世世为中国患,而我与彼遇,劣败者九而优胜者不及一。稍足为历史之光者,一曰赵武灵,二曰秦始,三曰汉武,四曰宋武,如斯而已!如斯而已!
蔡东藩:①裕为莽懿流亚,有玄以促成之,玄何其愚,裕何其智耶!至于安帝返驾,封赏功臣,裕为功首,而再三退让,成功不居。 [70] ②裕固一世之雄也,曹阿瞒后,舍裕其谁乎? [71] ③非刘裕不能破卢、徐,非刘裕不能平谯纵……锦函之授,远睹千里,裕诚一枭杰矣哉!至若杀刘毅,杀诸葛长民,一挥手而两首悬竿,何其敏且速也! [72] ④至若胁晋禅位……由渐而进,始则佯为逊让以欺人,继则实行篡弑以盗国,其心术之狡鸷,比操懿为尤甚,魏晋已导于前,裕乃起而踵于后,青出于蓝,冰寒于水,固非偶然也。 [73]
吕思勉:①宋武用兵,又极为严整。 [74] ②宋武帝起自细微,内戡桓玄,平卢循,定谯纵;外则收复青、齐,清除关、洛,其才不可谓不雄。然猜忌亦特甚。 [74] ③案宋武帝之兴,实能攘斥夷狄;即以君臣之义论,“布衣匹夫,匡复社稷”,其功亦为前古所未有。 [74]
范文澜:刘裕所创的宋朝,皇帝独掌大权,主要辅佐,多选用寒门,原来的高门大族,只能做名大权小的官员,难得皇帝的信任。削弱士族的政治势力,实行皇帝专制的中央集权,宋朝国内的统一程度远非强藩割据的东晋朝所能比拟,政权大大增强了。当时鲜卑拓跋部落统一黄河流域,出现强大的魏国,如果没有统一的汉族政权,鲜卑人几次大举南侵,很有可能并吞长江流域,摧残发展中的经济和文化。所以,刘裕消灭纪纲不立、豪强横行的东晋朝,建立起比较有力的宋朝,对汉族历史是一个大的贡献。 [75]
唐长孺:刘裕代晋前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刘裕本人是寒门出身,他采取的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为元嘉之治打下了基础。 [76]
白寿彝:刘裕不仅以武功显赫于当时,而且在一些政治措施上,他也很有建树。宋武帝刘裕是南朝众多帝王中在治理国家方面卓有成效的一个。刘裕时期,是刘宋的兴盛时期,也可以说是南朝的兴盛时期。 [77]
阎步克:北府兵将领刘裕,以其赫赫功业代晋建宋,历史由此进入南朝。刘裕代晋的意义,不止是改朝换代而已,也标志着门阀与皇帝“共天下”的局面结束。 [78]
==轶事典故==
714,6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