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唐吉诃德

增加 4,00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唐吉訶德'''》('''''Don Quixote de la Mancha''''',或譯《'''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米格爾·德·塞凡提斯·薩韋德拉 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於[[1605年]]和[[1615年]]分兩部分岀版的骑士小说。故事背景是個 早没有 骑士 早已絕跡100多年 的年代,16世紀西班牙貴族[[阿隆索·基雅諾]](Alonso Quijano)的故事,他是一位高貴的人,他對閱讀充滿熱情 ,因為沉迷於騎士小說,時常幻想自己是個中世紀騎士 ,以至於他離開家去尋找自己的俠義冒險。他本人成了來自曼查的騎士:唐吉訶德 ,他自封為「唐·吉訶德·德·拉曼恰」(德·拉曼恰地區的守護者)
通過模仿他欽佩的文學英雄,他發現了自己的生活中的新含義:在他自己的頭腦中幻想,幫助遇險的少女,與巨人作戰和糾正錯誤,因而作出种种匪夷所思的行径,最终從夢幻中甦醒過来。 <ref name=“guide">{{cite web |url=https://theconversation.com/guide-to-the-classics-don-quixote-the-worlds-first-modern-novel-and-one-of-the-best-94097 | title= Guide to the classics: Don Quixote, the world’s first modern novel – and one of the best | language=en | date=2018-06-26 | publisher=the Convensation Media Group | author=Misha Ketchell | accessdate=2019-11-13}}</ref> <ref name=“獨醉">{{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culture/pee9q52.html | title= 眾人皆醒我獨醉,行遍天涯笑眾人《堂吉訶德》| language=zh | date=2017-11-16 |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uthor= | accessdate=2019-11-16}}</ref>
*《唐吉訶德》因為作品在文學藝術上的開創性,許多文人藝術家都喜歡這本小說,被尊稱為西班牙第一,作者塞萬提斯在西班牙的地位可以與英國[[莎士比亞]]相提並論。<ref name=“B Orange">{{cite web |url=https://buzzorange.com/2018/02/13/don-quixote-story/ | title= 用幾個比喻讓你看懂,為啥又廢又魯的《唐吉訶德》是世界文學經典| language=zh | date=2018-02-13 | publisher=Buzz Orange | author= | accessdate=2019-11-13}}</ref>
除了文學,《唐吉訶德》還啟發了許多創意作品。根據第二部分卡馬喬(Camacho)婚禮的情節,[[馬里烏斯·佩蒂帕]](Marius Petipa)於1896年編舞了一部芭蕾舞劇。也是為舞台而創作的1960年代百老匯音樂劇《曼曼之歌》是最受歡迎的重製作品之一。1972年由[[阿瑟·希勒]](Arthur Hiller)執導的《唐吉訶德》電影版本,由[[彼得·奧圖]],[[彼得·索菲亞·羅蘭]]和[[詹姆斯·可可]]主演。1992年,西班牙國家電視台也成功地改編了《唐吉訶德》的第一部。
《唐吉訶德》出版並取得了巨大成功,被許多著名作家廣泛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書 ,2002年5月,在諾貝爾文學院等機構舉辦的一次評選活動中,《唐吉訶德》被來自世界54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名作家推選為人類歷史上最優秀的虛構作品 。《唐吉訶德》傳達的最有價值的信息是,我們通過任何意識形態過濾現實的方式都會影響我們對世界的看法。<ref name=“guide"/><ref name=“楊絳">{{cite web |url=http://www.people.com.cn/BIG5/14738/14759/21864/2457731.html | title= 楊絳先生談《堂吉訶德》 | language=zh | date=2004-04-20 | publisher=人民網 | author=胡真才 | accessdate=2019-11-16}}</ref>  ==評論==何以《唐吉訶德》受到眾多文學巨匠們的青睞成為世界最佳作品呢?  《唐吉訶德》譯者,[[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董燕生]]教授認為《唐吉訶德》之所以成為世界之最,是因為提出了一個人生中永遠解決不了的難題: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 西班牙文翻譯家和評論家[[北京大學]]的[[趙德明]]教授:原因有三:*第一,人類從精神層面上總有一對矛盾:理想和現實。這是第一位的。《唐吉訶德》利用文學形式將這對矛盾揭示得深刻而生動,可說淋漓盡致,使得每代人都感受到果真如此,予以認同。*第二,從藝術角度講,塞萬提斯通過《唐吉訶德》的創作奠定了世界現代小說的基礎,就是說,現代小說的一些寫作手法,如真實與想象、嚴肅與幽默、准確與夸張、故事中套故事,甚至作者走進小說對小說指指點點,在《堂吉訶德》中都出現了。*第三,塞萬提斯早在17世紀就寫出了《唐吉訶德》,可說他是現代小說第一人,正因為他是第一人,所以他的《唐吉訶德》對西班牙文學、歐洲文學,乃至整個世界文學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唐吉訶德》譯者,[[南京大學]][[孫家孟]]教授:一部經典著作,永遠給人以不同的感受,給人以新的啟迪。不同時代的人,不同生活經歷的人,不同人生理想目標的人,都會有著不同的理解。所以,這樣的作品,不僅當時會被譯成多種文字,而且隨著時代的演進,不斷會有新的譯文出現,這就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而《唐吉訶德》正是這樣一部作品。 <ref name=“人民網">{{cite web |url=http://www.people.com.cn/BIG5/14738/14754/21862/2173795.html | title= 《堂吉訶德》何以成為世界最佳? | language=zh | date=2003-11-06 | publisher=人民網 | author=尹承東 | accessdate=2019-11-16}}</ref>  一些文學大師對《唐吉訶德》的評價也不盡相同:英國的[[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慨嘆唐吉訶德成了笑柄﹔法國的[[弗朗索瓦-勒內·德·夏多布里昂]](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看到的是唐吉訶德的傷感﹔德國的[[卡爾·威廉·施勒格爾]](Karl Wilhelm Friedrich Schlegel)把唐吉訶德精神稱為“悲劇性的荒謬”或“悲劇性的傻氣”﹔而德國詩人[[海因里希·海涅]](Christian Johann Heinrich Heine)則是對唐吉訶德精神“傷心落淚”和“震驚傾倒”。 [[楊絳]]在文化大革命前後翻譯出版了《唐吉訶德》中譯本,她認為,不論《唐吉訶德》的題材(理想與現實的沖突)多麼永恆,唐吉訶德的性格如何複雜,這部作品之所以成為世界最佳,其根本原因在於作者塑造了唐吉訶德和桑丘這樣兩個典型性的人物形象。這兩個人物既陪襯也對照,唐吉訶德的理想主義和桑丘的務實精神相映成趣。好的對照或陪襯關系,猶如兩面鏡子相對照,能夠映示出無窮無盡的景深。<ref name=“楊絳"/> 
==視頻==
人类史上最优秀的虚构作品《堂吉诃德》呱呱文學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