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增加 9,939 位元組, 4 年前
增加参考资料、增加图片等、增加内容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File:中华苏维埃共和国.png|缩略图|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https://p1.ssl.qhimg.com/t0117809a1c0b2d5cea.png 原图链接]]]
==简介==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主席毛泽东,定都于瑞金(中央苏区-瑞金县),以中国工农红军作为国家的武装力量。<ref>[https://www.360kuai.com/pc/902a6112e8e2eced7?cota=4&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1931年毛泽东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始末]快资讯网 非常历史2019-02-15 00:35</ref>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被迫放弃中央苏区,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同月,组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统一领导中央苏区留守军民的斗争。
1937年9月6日,中华苏维埃民主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更名"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22日,正式结束苏维埃国家政权形式,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中国工农红军部队相继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新四军),参加对日作战。
[[File: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徽.jpg|缩略图|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徽[https://p1.ssl.qhimg.com/t01d3a361956cc144cc.jpg 原图链接]]]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国家介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俄文译名:Кита́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人独立领导创建的第一个国家政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预演。
[[File:临时中央政府.jpg|缩略图|临时中央政府[https://p0.ssl.qhimgs4.com/t01ae3f7a6feeffaf49.jpg 原图链接]]]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主席[[毛泽东]],定都于瑞京(中央苏区瑞金县),以[[中国工农红军]]作为国家的武装力量。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作为当时全国苏维埃革命的中枢,对统一领导与加强全国苏区和红军部队的斗争及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的成立,是中共中央根据当时革命斗争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性作出的重大决策。具体来说:
一是统一领导全国各根据地和红军斗争的迫切需要。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开始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到1931年秋短短的4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了10多块"工农武装割据"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掀起了土地革命的高潮。然而,由于中华民国政府的严密封锁、积极围剿,加上交通阻隔,各根据地和红军的斗争活动基本上是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政权来加强领导、统一步调。<ref>[http://junshi.xilu.com/2009/0917/news_1375_346199.htm 毛主席的称谓从何时开始?]西陆网 出处:西陆尖锐前线 作者:紫禁之巅_春 时间:2009-09-17 14:52:31</ref>
二是争取政治主动,实现人民利益的迫切需要。在当时的中国政坛上,实际上已经存在着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政权,一种是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一种是国民党执政的国家政权。然而,这两种政权是不对等的,前者是区域性的、零散的、没有外交话语权的,后者是国家形态的、系统的、具有外交话语权的。随着各地苏维埃区域的建立和迅速发展,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建立苏维埃国家政权,以便赢得政治斗争的主动权,更好地表达和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也只有尽快建立苏维埃国家政权,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实现苏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ref>[http://junshi.xilu.com/2009/0917/news_1375_346199.htm 毛主席的称谓从何时开始?]西陆网 出处:西陆尖锐前线 作者:紫禁之巅_春 时间:2009-09-17 14:52:31</ref>
三是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的形成为开基建国创造了有利条件。1930年12月到1931年9月,毛泽东、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赣南、闽西两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拥有21座县城、5万平方公里面积、250万人口的全国最大的根据地--中央根据地,这就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瑞金因其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稳定的周边环境,成为红色国都的不二选地。<ref>[http://junshi.xilu.com/2009/0917/news_1375_346199.htm 毛主席的称谓从何时开始?]西陆网 出处:西陆尖锐前线 作者:紫禁之巅_春 时间:2009-09-17 14:52:31</ref>
===精心筹备===
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筹备工作。1930年2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召集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的通告,首次提出建立全国苏维埃中央政权以统一领导全国各地苏维埃区域斗争的构想。自此,中共中央将建立全国性苏维埃政权的任务摆上了议事日程,并开始了长达1年零9个月的筹备工作。<ref>[http://junshi.xilu.com/2009/0917/news_1375_346199.htm 毛主席的称谓从何时开始?]西陆网 出处:西陆尖锐前线 作者:紫禁之巅_春 时间:2009-09-17 14:52:31</ref>
1930年5月中旬,中共中央在上海秘密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议和全国红军代表会议。这两次会议的召开,对于沟通全国苏维埃区域和红军的联系,动员苏区军民投入建立苏维埃全国政权的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9月中旬,在上海正式成立了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简称"中准会"),并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讨论决定了第一次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条例,以及准备提交大会的宪法大纲、劳动法、土地法、经济政策和关于红军问题决议案等草案,决定把"一苏大"的会址放在红一方面军活动的江西苏区。<ref>[http://junshi.xilu.com/2009/0917/news_1375_346199.htm 毛主席的称谓从何时开始?]西陆网 出处:西陆尖锐前线 作者:紫禁之巅_春 时间:2009-09-17 14:52:31</ref>
1931年1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在江西宁都小布成立,后迁瑞金叶坪。受中共中央的委托,苏区中央局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承担了选举与会代表、酝酿确定苏维埃中央政府组成人员名单、起草文件、制定法规、确定具体会址和会期等筹备工作。2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候选人,并报告共产国际,得到批准。毛泽东、任弼时等对筹备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组织领导作用。6月,苏区中央局决定11月7日召开"一苏大"大会,10月得到中央批准。至此,"一苏大"筹备就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呼之欲出。<ref>[http://junshi.xilu.com/2009/0917/news_1375_346199.htm 毛主席的称谓从何时开始?]西陆网 出处:西陆尖锐前线 作者:紫禁之巅_春 时间:2009-09-17 14:52:31</ref>
===建立政权===
===建国伊始===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File:第一次苏代会.jpg|缩略图|第一次苏代会[https://p1.ssl.qhimg.com/t01378a88a7d55cbb0f.jpg 原图链接]]]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隆重开幕。出席大会的有来自中央苏区、闽西、赣东北、湘赣、湘鄂赣、琼崖等苏区的代表,以及红军、全国总工会、全国海员工会等代表,共610人。越南、朝鲜的来宾也应邀出席大会。
毛泽东代表苏区中央局向大会作《政治问题报告》。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于经济政策的决定》等法律文件。大会选举产生了 [[ 毛泽东 ]] [[ 项英 ]] [[ 张国焘 ]] [[ 周恩来 ]] [[ 朱德 ]] [[ 张鼎丞 ]] [[ 古大存]]<ref>[1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51935/227176/227179/index.html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领导人名录] 人民网 中央苏区资料库</ref> 等63人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作为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政权机关; 设立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任副主席; 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从此,一个崭新的红色国家政权在世界的东方诞生了!为庆祝"一苏大"的召开,毛泽东提笔挥毫,欣然写下" ''' 苏维埃为工农劳苦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机关,是革命战争的组织者与领导者'''"的题词。
1931年11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未到职)任副主席。"毛主席"之称始于此时。同时,会议产生了中央政府的各部部长(时称人民委员)。决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江西瑞金(改名"瑞京")。于是,瑞金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都,成为全国苏维埃运动的心脏和枢纽。<ref>[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51935/227176/227179/index.html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领导人名录]人民网 中央苏区资料库</ref>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File: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布告.png|缩略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布告[https://p1.ssl.qhimg.com/t01a8b969695a6bf6e7.png 原图链接]]]
12月1日,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第一号《布告》,庄严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中华苏维埃政权体制是由全国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人民委员会、最高法院、审计委员会等部分组成。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政权机关。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执行委员会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政权机关。中央执行委员会闭会期间,选举主席团为最高权力机关。人民委员会则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行政机关,最高法院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司法机关。
====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File:第二次苏代会.jpg|缩略图| 第二次苏代会[https://p1.ssl.qhimg.com/t01d74a671215097035.jpg 原图链接]]]
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沙洲坝召开。到会代表693名,候补代表83名。
毛泽东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两年来工作报告,朱德作红军建设报告,林伯渠作经济建设报告,吴亮平作苏维埃建设报告。大会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文件,选举 [[ 毛泽东 ]] [[ 朱德 ]] [[ 周恩来 ]] [[ 刘少奇 ]] [[ 叶剑英 ]] [[ 张鼎丞 ]] [[ 古大存]]<ref>[1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51935/227176/227179/index.html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领导人名录] 人民网 中央苏区资料库</ref> 等175人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 罗荣桓 ]] [[ 邓子恢 ]] [[ 张爱萍 ]] [[ 李克农 ]] [[ 康克清 ]] 等36人为候补执行委员; ;[[ 董必武 ]] 等35人为中央工农检查委员会委员。1934年2月3日,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等17人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并以毛泽东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即国家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选举张闻天为人民委员会主席(相当于总理),下设11个人民委员部。又选举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周恩来、王稼祥为副主席。毛泽东作了《我们的经济政策》和《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报告。<ref>[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51935/227176/227179/index.html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领导人名录]人民网 中央苏区资料库</ref>
根据1934年2月17日公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闭幕期间的最高政权机关。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名额不超过585人,其全体会议每6个月召开一次。
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从鄂豫皖苏区的罗山何家冲出发,向平汉铁路以西转移
1935年3月28日,红四方面军由川陕苏区的苍溪启程1935年11月19日,红二军团以及红六军团(1936年7月初正式称红二方面军)从湘鄂川黔苏区的桑植刘家坪出发 其中:红二方面军(由贺龙、任弼时、肖克、关向应等率领)长征行程为 20,000 余里; 红四方面军(由徐向前、张国焘、陈昌浩等率领)长征行程 8,000 多里; 只有红一方面军(由 [[ 毛泽东 ]] [[ 朱德 ]] [[ 周恩来 ]] [[ 叶剑英]]<ref>[2http://www.people.com.cn/GB/14576/15017/2635979.html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 人民网 2004年07月13日14:41</ref> 等率领)行程才是 25,000 里。红军北上抗日代表了将士们的革命信念。
===光荣终结===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首府 下辖地区
====江西省====
首府 宁都县七里坪 ,下辖地区 万安、泰和、永丰、新干、吉水、宁都、兴国、赣县、信丰、南康、广昌、石城、南丰、乐安、宜黄、崇仁、洛口(宁都北部、广昌西部)、长胜(宁都南部、瑞金北部)、彭湃(宁都东南,一度属福建)、胜利(于都、兴国、宁都、瑞金四县间)、赤水(广昌、宁都、石城间)、广赤(广昌、赤水合并)、乐宜崇(乐安、宜黄、崇仁合并)、龙冈(永丰、兴国间)、杨殷(兴国、万安、泰和间)、万泰(万安、泰和两县赣江东岸部分)、公略(吉安、吉水两县南部)、太雷(石城、瑞金、宁化间)、南广(南丰、广昌合并)等县,1934年10月还一度建立过石太、永龙、兴胜、瑞西县。<ref>[https://wenku.baidu.com/view/cc3a158203d8ce2f01662336.html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行政区划]作者坚毅 2015年5月9日</ref>
====闽赣省====
首府 黎川县湖坊 下辖地区 黎川、金溪、资溪、铅山、崇安、蒲城、沙县、建宁、泰宁、将乐、光泽、东方(黎川、光泽、邵武三县间)、金南(金溪、资溪、南城三县间)、建东(黎川、南城间)、康都(黎川、广昌、南丰三县间)、贵南(贵溪南部)等县 ==== 粤赣省 ==== 首府 会昌县文武坝 下辖地区 会昌、于都、安远、寻乌、西江(于都、会昌、瑞金间)、筠门岭(会昌、寻乌间)、信康(信丰北部、南康南部)、赤南(于都、会昌、赣县间,1934年改称登贤)、蕉寻平(蕉岭、寻乌、平远间,一度属福建)等县
====福建省====
首府 汀州城内 下辖地区 长汀、兆征(汀州为中心)、汀东、武平、上杭、代英(上杭、永定间)、新泉、连城、宁化、清流、泉上(宁化、清流、归化间),归化、澎湃(1932年,与宁都合并划入江西省)、龙岩等县
====湘赣省====
首府 永新县禾川镇 下辖地区 永新、莲花、萍乡、分宜、宁冈、遂川、上犹、万安(赣江西岸部分)、泰和(赣江西岸部分)、吉安、遂万太(遂川、万安、泰和三县间)、新峡(峡江、新余、吉水三县间)、安福、新余、峡江、茶陵、酃县、攸县等县
====湘鄂赣省====
首府 万载县仙源 ,下辖地区 万载、铜鼓、修水、武宁、瑞昌、德安、奉新、靖安、宜丰、上高、高安、宜春、清江、平江、浏阳、醴陵、湘阴、长沙、岳阳、临湘、崇阳、通山、通城、蒲圻、咸宁、嘉鱼、鄂城、阳新、大冶、宜萍(宜春、萍乡间)、万宜上(万载、宜春、上高三县间)、万铜丰(万载、铜鼓、宜奉三县间)、修铜(修水西南、铜鼓西北)、修铜宜奉(修水、铜鼓、宜丰、奉新四县间)、平修铜(平江、修水、铜鼓三县间)、龙湖瑞(阳新、武宁、瑞昌三县间)、高奉(上高、奉新间)、修武通(修水、武宁、通山三县间)等县
====闽浙赣省====
首府 横峰县葛源 下辖地区 横峰、弋阳、贵溪、上饶、乐平、广丰、玉山、德兴、乐平、浮梁、婺源、鄱阳、湖口、都昌、余干、余江、万年、东乡、常山、开化、江山、东流、秋浦、贵池、上铅(铅山东部)、上广(上饶南部、广丰西南)、怀玉(上饶北部、玉山西北)、化婺德(开化、婺源、德兴三县间)、浮乐务(浮梁、乐平、婺源三县间)、河东(浮梁昌江东岸)、河西(浮梁昌江西岸)、贵余万(贵溪、余江、万年三县间)等县 ==== 赣南省 ==== 首府 于都县城 1934 , 下辖地区1934 年夏,从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划出了杨殷、赣县,从粤赣省苏维埃政府划出了于都、登贤,建立了赣南省
====鄂豫皖省====
首府 河南信阳 首府位于信阳新县新集镇杷棚村
====湘鄂西省====
首府 湖北监利县 首府位于监利县洪湖畔的翟家湾村
====川陕省====
首府 四川巴中 ==== 陕甘宁根据地 ==== 首府 耀县照金
====左右江根据地====
首府 广西百色
====琼崖根据地====
首府 海南岛琼崖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革命根据地(苏区)===
革命根据地 创建时间 开辟者或领导人 辖区(鼎盛时期)
====广东东江(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1927创建时间1927.5 开辟者或领导人: 彭湃(革命委员会委员长),陈奎亚(苏维埃政府主席),古大存(东江红军创始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军长<ref>[4] http://ren.bytravel.cn/history/6/gudacun.html 古大存(公元1897年-1966年)五华县当代人物专题</ref> ) 辖区(鼎盛时期) 海丰县、陆丰县、惠阳县、紫金县,还包括普宁、潮阳、惠来、五华等县的一小部分地区
====湘赣革命根据地====
1927创建时间1927.11 开辟者或领导人 袁文才(特区工农兵政府主席),袁德生(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 辖区(鼎盛时期) 包括湖南的茶陵、攸县、酃县、醴陵、耒阳、资兴、郴县、桂阳、宜章九个县及长湘区委,江西的永新、宁冈、莲花、安福、遂川、吉安、萍乡、新余、宜春、峡江、分宜、上犹、崇文、万安、信丰、大余等16县
====赣南、闽西(中央)革命根据地====
1927创建时间1927.12 开辟者或领导人 曾山(赣西南特区及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肖道德(赣南特区苏维埃政府代主席) 辖区(鼎盛时期) 瑞金、会昌、寻乌、安远、信丰、于都、兴国、宁都、广昌、石城、黎川、建宁、泰宁、宁化、清流、归化、龙岩、长汀、上杭、连城、永定等21县,辖江西、福建、闽赣、粤赣4省,闽西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
1928创建时间1928.8 开辟者或领导人 邓子恢(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闽西特区军事部长,曾任苏维埃政府主席)
====湘鄂赣根据地====
1928创建时间1928.7 开辟者或领导人 李立三(苏维埃政府主席),王首道(苏维埃政府主席兼军委主席),杨幼麟(苏维埃主副席),彭德怀(苏维埃政府主席) 辖江西修水、铜鼓、万载、武宁、宜丰、宜春、奉新、高安、萍乡、瑞昌、上高、靖安、安义、永修、平江、浏阳、阳新、通山、大冶等20余县苏区或游击区
====闽浙赣(赣东北)革命根据地====
1928创建时间1928.5 开辟者或领导人 方志敏(信江特区、赣东北特区、省主席),邵式平(信江特区军委主席、赣东北军事部长) 辖区(鼎盛时期) 包括江西省的弋阳、横峰、上饶等20余县;福建的崇安、建阳等12县以及浙江的江山、开化等12县,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1927创建时间1927.11 开辟者或领导人 徐向前(特区委员会主席、革委会军事委员会主席),郑位三(特区苏维埃政府内务部部长),李先念(高桥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辖区(鼎盛时期) 包括湖北的黄安、麻城、黄陂、孝感、罗田、应山等;河南的商城、光山、固始、潢川等;安徽的六安、霍山、英山、霍邱、寿县、颍上、合肥等县,是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的诞生地
====川陕革命根据地====
1932创建时间1932.12 开辟者或领导人 张国焘(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陈昌浩、徐向前、王维舟 辖仪陇、巴中、阆中、宣汉、达县、梁山、营山、渠县、开县、开江、通江、南江、沔县等县,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1928创建时间1928.3 开辟者或领导人 周逸群(特区委员会代理书记),贺龙(湘鄂西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委员) 辖区(鼎盛时期) 包括仙桃、洪湖、江陵、荆州、公安、华容、南县、安乡、潜江、天门、京山、汉川、汉阳、应城、云梦、孝感、鹤峰、桑植、石门、慈利、五峰、长阳、恩施、宣恩、建始、巴东、大庸、龙山、房县、均县、竹山、谷城、保康、荆门、当阳、远安、宜昌、南漳、常德、汉寿、岳阳、湘阴、益阳、沅江、襄阳、枣阳、宜城、钟祥等全部或大部分区域,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1934创建时间1934.11 开辟者或领导人 贺龙(主席),任弼时 策应红军长征而创建, 辖区(鼎盛时期) 控制有永顺、大庸、桑植、龙山、保靖、桃源、慈利、常德的大部或部分
====琼崖革命根据地====
1927创建时间1927.11 开辟者或领导人 王文明(主席),符明经、王业熹 辖区(鼎盛时期) 琼山、文昌、定安、乐会、万宁、陵水、澄迈等县
====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1929创建时间1929.12 开辟者或领导人 邓小平、张逸云、韦拔群、韦玉梅 辖区(鼎盛时期) 巴马、百色等县
====闽东革命根据地====
1934创建时间1934.8 开辟者或领导人 寻淮洲、粟裕 辖区(鼎盛时期) 包括福安、连江、福鼎、蕉城、寿宁、罗源、宁德、霞浦、周宁、屏南、古田、柘荣等县
====西北(陕北、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1935创建时间1935.2 ,开辟者或领导人 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马明方 辖区(鼎盛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唯一仅存的比较完整的一块根据地,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东临黄河之滨,西迄六盘山下,北到长城,南至桥山,辖神木、府谷、佳芦、榆林、佳北、绥德、清涧、延川、延水、延长、红宜、红泉、淳耀、赤水、永红、新正、新宁、靖边、新城、横山、安定、子长、安塞、志丹、延安、甘洛、肤施、富县、定边、安边、赤安、华池、合水、赤庆、环县、曲子、固北、定环、盐池、豫旺、豫海等40个县
====鄂豫陕(陕南)革命根据地====
1934创建时间1934.12 开辟者或领导人 郑位三、陈先瑞、曾焜 辖区(鼎盛时期) 包括陕西南部的洛南、蓝田、商县、商南、山阳、柞水、旬阳、宁陕、佛坪、洋县;湖北的郧西、郧县和河南的卢氏、淅川等县
==标志==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 "20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旗.jpg|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国旗=== [https://p1.ssl.qhimg.com/t01dd2fa386f3392cb3.jpg 原图链接]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徽.jpg|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国徽===[https://p1.ssl.qhimg.com/t01d3a361956cc144cc.jpg 原图链接]    === 中国工农红军军旗.jpg|中国工农红军 军旗===[https://p1.ssl.qhimg.com/t01bc35ec7d3fe2f2a6.jpg 原图链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国歌:《 .jpg|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https://p1.ssl.qhimg.com/t01e840d0bc3705a9bd.jpg 原图链接]</gallery>
===首都===
瑞金
==政治==
===宪法===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ref>[http://www.mzdbl.cn/maoxuan/wenxian/xianfadagang.html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一九三四年一月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ref>(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七日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宪法大纲》代表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中国所要实现的基本任务,这些基本任务主要有:保证苏维埃区域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和达到他在全中国的胜利; 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 所有工人农民红色战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 工农、红色战士及一切劳苦民众和他们的家属等为苏维埃共和国的公民; 制定劳动法,宣布八小时工作制,规定最低限度的工资标准,创立社会保险制度与国家的失业津贴; 实现土地国有; 推翻与外国帝国主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极力发展和保障工农革命在中国胜利,参加革命战争的权利只属于工农劳苦民众; 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 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真正的信教自由,实行绝对政教分离原则; 保证彻底的实行妇女解放,承认婚姻自由,实行各种保护妇女的办法; 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 承认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民族自决权; 对因革命行动受反动统治迫害的中国民族以及世界的革命战士给予托庇权; 苏联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巩固的联盟者。<ref>[http://www.jlfxhw.com/fzwh/4055.jhtml 法史精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时间:2019-01-22 14:32:48   来源:《法治吉林建设研究》 编辑:编辑部</ref>
===中央执行委员会===
====中央执行委员会====
第一届 第二届 主席 毛泽东 毛泽东 副主席 项英 张国焘 项英 张国焘委员 毛泽东 项英 张国焘 周恩来 卢福坦 朱德 瞿秋白 张鼎丞 邓发 王稼祥 徐锡根 范乐春 陈绍禹 彭德怀 关向应 孔荷宠 方志敏 任弼时 贺龙 沈泽民 谭震林 黄平 曾山 林彪 陈郁 罗登贤 夏曦 邓子恢 刘少奇 刘大朝 陈正人 袁德生 崔棋 屈登高 段德昌 葛耀山 彭轨 陈福元 古大存 韦拔群 张华先 何叔衡 黄苏 胡海 滕代远 萧恒大 罗炳辉 陈毅 张云逸 周以栗 卢德光 胡均鹤 徐特立 邵式平 洪紫清 刘光万 余汉朝 吴致民 刘建中 李宗白 刘生元 王永盛 阮啸仙 博古 王明 凯丰 刘少奇 毛泽东 项英 吴亮平 瞿秋白 周月林 金维映 黄发桂 谢玉钦 李富春 谢明仁 萧世榜 林国宋 黄长娇 蔡畅 钟葆妃 娄梦侠 张绩之 徐达志 曾山 钟昌桃 刘启耀 钟循仁 李卓然 刘广臣 谢光 朱德 周恩来 王稼祥 刘伯承 贺昌 何长工 滕代远 彭德怀 杨尚昆 林彪 聂荣臻 董振堂 刘伯承 黄苏 蔡树藩 聂洪钧 王如痴万永诚 陈光 寻淮洲 罗瑞卿 张纯清 周建屏 周昆 乐少华 陈阿金 袁国平 叶剑英 陈毅 毕士悌 陈洪时 萧克 孔荷宠 朱瑞 刘畴西 徐彦刚 陈昌浩 徐向前 张国焘 张秋琴 贺龙 关向应 夏曦宋盘民 王维舟 罗炳辉 洪水 张然和 余宏文 王世泰 潘士忠 姜阿三 张冠一 古大存 郑振芬 朱琪 高俊亭 詹以锦 郑位三 王凤鸣 成仿吾 郭述申 张德三 祝维恒 顾作霖 邵式平 黄道 朱兆祥 孔书安 刘晓 钟世斌 傅才秀 周义开 刘明辉 熊仙壁 刘国珠 钟桂新 李维汉陈祥生 林伯渠 刘群先 胡海 范乐春 曾洪易 巫子元 张太和 黄宜章 张鼎丞 李见珍 吴兰甫 吴必先 邱先英 张闻天 陈云 王胜荣 邓发 陈潭秋 潘汉年 黄加高 张云仙 张金楼 周少文 何振吾 陈寿昌 黄光保 谭余保 刘士杰 王震 旷彪 彭仁昌 任弼时 吴德峰 王秀章 熊国炳 余烘远 李维海 何畏 李先念 曾广澜 周光坤 李成甲 陈子谦 方志敏 余汉朝 黄万生 汪金祥 关英 涂振农 关春香 吴玉章 朱地元 杨其鑫 邓振询何叔衡 高自立 梁柏台 徐特立 阮啸仙邓颖超 董必武 赵云 王贤选 罗梓铭 杨世珠 赖美玉候补
第二届主席:毛泽东,副主席: 项英、 张国焘。 ===== 委员=====第一届:毛泽东、 项英、 张国焘、 周恩来、 卢福坦、 朱德、 瞿秋白、 张鼎丞、 邓发、 王稼祥、 徐锡根、 范乐春、 陈绍禹、 彭德怀、 关向应、 孔荷宠、 方志敏、 任弼时、 贺龙、 沈泽民、 谭震林、 黄平、 曾山、 林彪、 陈郁、 罗登贤、 夏曦、 邓子恢、 刘少奇、 刘大朝、 陈正人、 袁德生、 崔棋、 屈登高、 段德昌、 葛耀山、 彭轨、 陈福元、 古大存、 韦拔群、 张华先、 何叔衡、 黄苏、 胡海、 滕代远、 萧恒大、 罗炳辉、 陈毅、 张云逸、 周以栗、 卢德光、 胡均鹤、 徐特立、 邵式平、 洪紫清、 刘光万、 余汉朝、 吴致民、 刘建中、 李宗白、 刘生元、 王永盛、 阮啸仙。
第二届:博古、 王明、 凯丰、 刘少奇、 毛泽东、 项英、 吴亮平、 瞿秋白、 周月林、 金维映、 黄发桂、 谢玉钦、 李富春、 谢明仁、 萧世榜、 林国宋、 黄长娇、 蔡畅、 钟葆妃、 娄梦侠、 张绩之、 徐达志、 曾山、 钟昌桃、 刘启耀、 钟循仁、 李卓然、 刘广臣、 谢光、 朱德、 周恩来、 王稼祥、 刘伯承、 贺昌、 何长工、 滕代远、 彭德怀、 杨尚昆、 林彪、 聂荣臻、 董振堂、 刘伯承、 黄苏、 蔡树藩、 聂洪钧、 王如痴、万永诚、 陈光、 寻淮洲、 罗瑞卿、 张纯清、 周建屏、 周昆、 乐少华、 陈阿金、 袁国平、 叶剑英、 陈毅、 毕士悌、 陈洪时、 萧克、 孔荷宠、 朱瑞、 刘畴西、 徐彦刚、 陈昌浩、 徐向前、 张国焘、 张秋琴、 贺龙、 关向应、 夏曦、宋盘民、 王维舟、 罗炳辉、 洪水、 张然和、 余宏文、 王世泰、 潘士忠、 姜阿三、 张冠一、 古大存、 郑振芬、 朱琪、 高俊亭、 詹以锦、 郑位三、 王凤鸣、 成仿吾、 郭述申、 张德三、 祝维恒、 顾作霖、 邵式平、 黄道 、朱兆祥、 孔书安、 刘晓、 钟世斌、 傅才秀、 周义开、 刘明辉、 熊仙壁、 刘国珠、 钟桂新、 李维汉、陈祥生、 林伯渠、 刘群先、 胡海、 范乐春、 曾洪易、 巫子元、 张太和、 黄宜章、 张鼎丞、 李见珍、 吴兰甫、 吴必先、 邱先英、 张闻天、 陈云、 王胜荣、 邓发、 陈潭秋、 潘汉年、 黄加高、 张云仙、 张金楼、 周少文、 何振吾、 陈寿昌、 黄光保、 谭余保、 刘士杰、 王震、 旷彪、 彭仁昌、 任弼时、 吴德峰、 王秀章、 熊国炳、 余烘远、 李维海、 何畏、 李先念、 曾广澜、 周光坤、 李成甲、 陈子谦、 方志敏、 余汉朝、 黄万生、 汪金祥、 关英、 涂振农、 关春香、 吴玉章、 朱地元、 杨其鑫、 邓振询、何叔衡、 高自立、 梁柏台、 徐特立、 阮啸仙、邓颖超、 董必武、 赵云、 王贤选、 罗梓铭、 杨世珠、 赖美玉。=====候补委员=====第二届: 杨炳龙 谢振富 邱时凤 邓尧盛 董长胜 刘毅 李美群 邹中才 徐顺恒 徐明富 叶德贵 邓子恢 朱荣生 贾元 冯雷峰 李一氓 李克农 张爱萍 罗荣桓 李赐凡 颜立记 尹仁桂 刘燕玉 方敬和 谢炳煌 钟义谨 黄富武 方振华 邹敦厚 廖汉华 龙春山 华新湘 邹桂香 旷朱权 邓萍 康克清。<ref>[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51935/227176/227179/index.html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领导人名录]人民网 中央苏区资料库</ref>
===中央人民委员会===
====中央人民委员会====
第一届 第二届主席 毛泽东 张闻天外交人民委员会 王稼祥 王稼祥军事人民委员会 朱德 朱德劳动人民委员会 项英 邓振询土地人民委员会 张鼎丞 高自立财政人民委员会 林伯渠 林伯渠粮食人民委员会 陈潭秋司法人民委员会 张国焘(未到任)梁柏台担任 梁柏台内务人民委员会 周以栗 曾山教育人民委员会 瞿秋白(未到任)徐特立担任 瞿秋白工农监察人民委员会 何叔衡 项英政治保卫局 邓发 邓发其他 谢觉哉(中央政府秘书长)、董必武(最高法庭主席)、阮啸仙(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瞿秋白(中华苏维埃大学校长)、毛泽民(国家银行行长)、钱之光(对外贸易局局长)
===工农检察委员会===农钿 朱克盛 李生保 滕代远 罗荣桓 蔡畅 黄长娇 罗元杰 谢学连 刘列珠 范乐春 黎莲秀 赖荣光 王孚善 曾昭明 胡美水 冷仪 张炳如 邹芳禧 董必武 王秀 康保贵 吕广运 邓先钊 刘传家 王汉章 殷松瑞 叶胜芳 主席: 毛泽东、 标 刘进文 庐同好 张振芳 项英 吴秀英 丘荣光闻天
===中央红军长征后===1934年10月10日,临时中央政府撤离瑞金,在原中央苏区成立中央政府办事处,以陈毅为主任。外交人民委员会:王稼祥、 王稼祥
1935年10月,中央抵达陕北后,临时中央政府迁至陕西保安,1937年1月迁至延安。军事人民委员会:朱德、 朱德
1935年11月,成立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以博古为主席, 劳动 人民委员会 不再出现。:项英、 邓振询
1937年8月22日,中央革命军事 土地人民 委员会 改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张鼎丞、 高自立
===苏区主要领导人=== 瑞金是红色故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也是共和国元勋成长的摇篮。新中国第一、二代大多数领导人,开国元帅中的9位,开国大将中的8位,以及1966年以前授衔的中国 财政 人民 解放军将帅中的35位上将、114位中将和440位少将,当年也都在瑞金战斗、工作 委员会:林伯渠 生活过。 林伯渠
中华苏维埃政府的建立,是我们党建立 粮食 人民 政权的探索和尝试,扩大了党的影响,也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建设,以及后来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培养了大批领导骨干和组织、管理人才。委员会:陈潭秋
司法人民委员会:张国焘(未到任)梁柏台担任、 梁柏台
毛泽东内务人民委员会:周以栗、 曾山
教育人民委员会:瞿秋白(未到任)徐特立担任、 瞿秋白
工农监察人民委员会:何叔衡、 项英
朱德政治保卫局: 邓发、 邓发
其他: 谢觉哉(中央政府秘书长)、董必武(最高法庭主席)、阮啸仙(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瞿秋白(中华苏维埃大学校长)、毛泽民(国家银行行长)、钱之光(对外贸易局局长)。<ref>[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51935/227176/227179/index.html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领导人名录]人民网 中央苏区资料库</ref>
===工农检察委员会===
农钿、 朱克盛、 李生保、 滕代远、 罗荣桓、 蔡畅、 黄长娇、 罗元杰、 谢学连、 刘列珠、 范乐春、 黎莲秀、 赖荣光、 王孚善、 曾昭明、 胡美水、 冷仪、 张炳如、 邹芳禧、 董必武、 王秀、 康保贵、 吕广运、 邓先钊、 刘传家、 王汉章、 殷松瑞、 叶胜芳、 张标、 刘进文、 庐同好、 张振芳、 项英、 吴秀英、 丘荣光。<ref>[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51935/227176/227179/index.html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领导人名录]人民网 中央苏区资料库</ref>
周恩来===中央红军长征后===1934年10月10日,临时中央政府撤离瑞金,在原中央苏区成立中央政府办事处,以陈毅为主任。
1935年10月,中央抵达陕北后,临时中央政府迁至陕西保安,1937年1月迁至延安。
1935年11月,成立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以博古为主席,人民委员会不再出现。
邓小平1937年8月22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改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苏区主要领导人===
瑞金是红色故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也是共和国元勋成长的摇篮。新中国第一、二代大多数领导人,开国元帅中的9位,开国大将中的8位,以及1966年以前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中的35位上将、114位中将和440位少将,当年也都在瑞金战斗、工作、生活过。<ref>[http://www.hsxgw.gov.cn/n1338/n1356/index.html 从瑞金走出的共和国元勋]红色寻根网</ref>
中华苏维埃政府的建立,是我们党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扩大了党的影响,也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建设,以及后来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培养了大批领导骨干和组织、管理人才。<ref>[http://www.hsxgw.gov.cn/n1338/n1356/index.html 从瑞金走出的共和国元勋]红色寻根网</ref>[[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 项英]]、[[张国焘]]、[[王稼祥]]、[[邓发]]、[[何叔衡]]、[[林伯渠]]、[[曾山]]、[[任弼时]]、[[林彪]]、[[彭德怀]]、[[刘少奇]]、[[陈云]]、[[瞿秋白]]、[[张闻天]]([[洛甫]])、[[毛泽民]]、[[陈潭秋]]、[[张鼎丞]]、[[谢觉哉]]、[[董必武]]、[[陈毅]]、[[刘伯承]]、[[王震]]、[[杨尚昆]]、[[方志敏]]、[[贺龙]]、[[阮啸仙]]、[[罗瑞卿]]、[[梁柏台]]、[[邓子恢]]、[[博古]]([[秦邦宪]])、[[李德]]([[奥托·布劳恩]])、[[王明]]。<ref>[http://www.hsxgw.gov.cn/n1338/n1356/index.html 从瑞金走出的共和国元勋]红色寻根网</ref>
==军事==
===革命军事委员会===
主 席:朱 德(1931.11.25-1936.12.7)、毛泽东(1936.12.7-1937.8.22)
副主席:王稼祥 彭德怀(第一届),周恩来 王稼祥 (第二届)<ref>[http://history.people.com.cn/GB/205396/14921292.html 毛泽东在苏区的第三落:“全苏二大”后被彻底架空]余伯流 陈钢 2011年06月16日14:54 来源:人民网-文史频道</ref>
===中国工农红军===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先后建立了军级番号的红军部队有35个(若算上先后授予同一个番号的军级部队,这个数字更大),分布在全国各地,但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直到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部队才全部集中于中 北方的陕甘宁边区,此时,南方八省仍有为数上万人的红军游击队在活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迎来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1937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红一方面军改编为第115师,红二方面军为第120师,红四方面军为第129师。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守南方的红军部队和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中国工农红军]]番号从此撤销。但仍有几支红军游击队改编较晚,甚至有拒绝改编的。
===中国工农红军战斗序列===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总司令:朱德,政治委员:周恩来,总参谋长:朱云卿、叶剑英(1931.5)、刘伯承(1932.10)、叶剑英(1933.11)、刘伯承(1934.12),总政治部主任:毛泽东(兼,1931.3)、[[周以栗]](代理,1931.5)、杨尚昆(1932.6)、[[袁国平]](1933.6)、 王稼祥
红一军团:下辖红三军、红四军、红十二军、红二十军、红二十二军, 军团长林彪, 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徐彦刚]]/[[左权]]。
红三军团:下辖红五军、红八军、红十六军,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滕代远]]/[[杨尚昆]],参谋长[[邓萍]]。
邓发红五军团:下辖红十三军、红十四军、红十五军, 军团长[[董振堂]],政委[[朱瑞]], 参谋长[[陈伯钧]]/[[曹里怀]]。
红七军团:下辖红十九师、红二十师、红二十一师, 军团长[[寻淮洲]],政委[[肖劲光]]/[[乐少华]],参谋长[[粟裕]]。
红八军团:下辖红二十一、二十三师, 军团长[[周昆]], 政委[[黄苏]],参谋长[[黄睿]]。
何叔衡红九军团:下辖红三师、红三十四师, 军团长[[罗炳辉]], 政委[[蔡树藩]], 参谋长[[郭天民]]。
红六军团:下辖红十六师、红十七师、红十八师 未设军团指挥机构,由十七师首长指挥
少共国际师: 军团长[[陈光]], 政委[[肖华]]。
林伯渠红三军: 军团长[[贺龙]], 政委[[关向应]]。
闽浙赣新十军: 军团长[[匡海龙]], 政委[[聂龙军]]。
红二十五军 军团长[[吴焕先]], 政委[[王平章]]。
曾山红二十六军 军团长[[王泰吉]], 政委[[高岗]]。
红二十八军 军团长[[廖荣坤]], 政委[[王平章]]。
红二十九军 军团长[[陈浅伦]], 政委[[王艮]]。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 总指挥贺龙、政委周逸群、参谋长孙德清、政治部主 弼时柳克明
红二军团: 下辖红四军、红六军, 军团长[[贺龙]], 政委[[任弼时]], 参谋长[[李达]]。
红六军团: 下辖红八军、红十六军、红十八军, 军团长[[萧克]], 政委[[王震]], 参谋长[[谭家述]]。
林彪   彭德怀   刘少奇   陈云   瞿秋白红三十二军 1935年7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九军团改编为红三十二军,随红二方面军活动。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参谋长[[李特]]、政治部主任[[刘士奇]]
张闻天(洛甫)红四军: 下辖红一军红十五军合编, 军团长[[旷继勋]], 政委[[余笃三]], 参谋长[[徐向前]]。
红九军: 下辖红二十五师、红二十七师, 军团长[[何畏]], 政委[[陈海松]], 参谋长[[陈伯钧]]。
红三十军: 下辖红八十八师、红八十九师、红九十师, 军团长[[余天云]], 政委[[李先念]]。
毛泽民红三十一军: 下辖红九十一师、红九十二师、红九十三师, 军团长[[孙玉清]], 政委[[詹才芳]], 参谋长[[龚炳章]]。
红三十三军: 下辖红九十七师、红九十八师、红九十九师, 军团长[[王维舟]], 政委[[张广才]]。
红二十五军: 军团长[[程子华]], 政委[[吴焕先]], 参谋长[[戴季英]]。
陈潭秋   张鼎丞   谢觉哉   董必武   陈毅   刘伯承   王震   杨尚昆   方志敏  贺龙   阮啸仙   罗瑞卿   梁柏台  邓子恢   博古(秦邦宪)   李德(奥托·布劳恩)   王明 ==军事=====革命军事委员会===主 席:朱 德(1931.11.25-1936.12.7)毛泽东(1936.12.7-1937.8.22) 副主席:王稼祥 彭德怀(第一届) 周恩来 王稼祥[8] (第二届) ===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先后建立了军级番号的红军部队有35个(若算上先后授予同一个番号的军级部队,这个数字更大),分布在全国各地,但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直到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部队才全部集中于中国北方的陕甘宁边区,此时,南方八省仍有为数上万人的红军游击队在活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迎来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1937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红一方面军改编为第115师,红二方面军为第120师,红四方面军为第129师。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守南方的红军部队和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中国工农红军番号从此撤销。但仍有几支红军游击队改编较晚,甚至有拒绝改编的。 ===中国工农红军战斗序列===方面军 军团 下辖军 军团长 政委 参谋长 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总司令:朱德,政治委员:周恩来,总参谋长:朱云卿、叶剑英(1931.5)、刘伯承(1932.10)、叶剑英(1933.11)、刘伯承(1934.12) ,总政治部主任:毛泽东(兼,1931.3)、周以栗(代理,1931.5)、杨尚昆(1932.6)、袁国平(1933.6)、王稼祥 红一军团 红三军、红四军、红十二军、红二十军、 红二 十二军 林彪 聂荣臻 徐彦刚/左权 红三军团 红五军、红八军、红 十六军 彭德怀 滕代远/杨尚昆 邓萍 红五军团 红十三军、红十 军、红十五军 董振堂 朱瑞 陈伯钧/曹里怀 红七军团 红十九师、红二 师、红 十一 寻淮洲 肖劲光/乐少华 粟裕 红八 军团 红二十一、二十三师 周昆 黄苏 黄睿 红九军团 红三师、红三十四师 罗炳辉 蔡树藩 郭天民 红六军团 红十六师、红十七师、红十八师 未设军团指挥机构 长[[刘志丹]] 由十七师首长指挥 少共国际师 陈光 肖华 红三军 贺龙 关向应 闽浙赣新十军 匡海龙 聂龙军 红二十五军 吴焕先 王平章 红二十六军 王泰吉 高岗 红二十八军 廖荣坤 王平章 红二十九军 陈浅伦 王艮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  总指挥贺龙、 政委 周逸群、参谋长孙德清、政治部主任柳克明 红二军团 红四军、红六军 贺龙 任弼时 李达 红六军团 红八军、红十六军、红十八军 萧克 王震 谭家述 红三十二军 1935年7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九军团改编为红三十二军,随红二方面军活动 [[杨森]]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参谋长李特、政治部主任刘士奇
红四军 红一军红十五军合编 旷继勋 余笃三 徐向前 红九军 红二十五师、 红二十七 师 何畏 陈海松 陈伯钧 红三十 红八十八师、红八十九师、红九十师 余天云 李先念 红三十一军 红九十一师、红九十二师、红九十三师 孙玉清 詹才芳 龚炳章 红三十三军 红九十七师、红九十 师、红九十九师 王维舟 张广才 红二十五军 程子华 吴焕先 戴季英 红二 六军第 十二 刘志丹 杨森 红二十七 第八十四师 团长[[ 杨琪 ]], 政委[[ 张达荣 ]], 参谋长[[ 朱子修 ]]。
==经济==
1933年9月, 中央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了中央审计委员会。1934年2月,被中央执行委员会纳入直接领导,成为与中央人民委员会和最高法院平行的政权机构。
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了审计条例:"一是审核国家的岁入岁出﹔二是监督国家预算的执行。中央审计委员会先后审核了中央政府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各事业单位和团体的财务收支情况,国营企业的财务收支情况等,每次审计结果都在《红色中华》等报刊上公开披露,对苏区的反贪倡廉作出了重要贡献。<ref>[http://www.people.com.cn/GB/14576/15017/3227662.html 访红色故都瑞金 忆中华苏维埃政权]刘政 人民网 2005年03月08日13:54</ref>
==地位==
===优良作风===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伟大实践还培育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丰富并充实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是培育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前后,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写下《反对本本主义》这篇光辉著作,旗帜鲜明地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各级苏维埃政府把调查研究作为领导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决定政策的基础,红军也把进行社会调查规定为工作制度,由此形成了我们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并成功开创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的道路。二是培育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党和政府就牢固地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宗旨,并努力付诸实践。毛泽东1934年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赢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拥护。三是培育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当年中央苏区的干部没有薪饷,只发伙食费,干部下乡和开会,必须自带干粮。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崇高理想而无私奉献以及对革命工作极端负责精神的集中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弘扬和光大。<ref>[http://junshi.xilu.com/2009/0917/news_1375_346199.htm 毛主席的称谓从何时开始?]西陆网 出处:西陆尖锐前线 作者:紫禁之巅_春 时间:2009-09-17 14:52:31</ref>
===苏区精神===
坚定信念 求真务实 一心为民 清正廉洁 艰苦奋斗 争创一流 无私奉献
2011年1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ref>[http://www.rmzxb.com.cn/c/2017-09-07/1777712.shtml?n2m=1 苏区精神的内涵和表现]2017年09月07日 15:33 | 作者:李红喜 | 来源:人民政协网</ref>
坚定信念,是苏区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求真务实,是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也是苏区精神的精髓所在;一心为民,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根本宗旨;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苏区执政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风貌;开拓创新,努力创造"第一等的工作",是苏区干部的崭新风貌;无私奉献,是苏区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军民的崇高精神品格。
==纪念==
胡锦涛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七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ref>[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11024/589723.html 胡锦涛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七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网 2001年10月24日23:49 </ref>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七十周年,回顾我们党艰苦创业的光辉历史,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不朽业绩,重温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很有意义。<ref>[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11024/589723.html 胡锦涛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七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网 2001年10月24日23:49 </ref>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进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这条前人没有走过的独创道路,是我们党总结血的教训,进行不懈探索,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开辟出来的。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我们党著名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中国革命的历史进入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领导了湘赣边界地区的秋收起义,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朱德同志领导的起义部队不久也到井冈山会师。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等率红四军主力向赣南出击,随后同红五军主力会合,并向闽西发展,相继建立了赣南和闽西苏维埃政府,在红一、红三军团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赣南、闽西根据地建设中,土地革命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党的建设、军队建设取得重大进步。所有这些,对各地红军、根据地的发展和建设,起了重要的鼓舞和示范作用。从1930年10月到1931年9月,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平叛",使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习近平指出,在党创建的各个革命根据地中,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最大最重要的一个,最具有代表性。在我们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瑞金召开,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是我们党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为我们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建设以及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培养了一大批领导骨干和组织、管理人才。
习近平强调,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到现在,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正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回顾走过的历程,波澜壮阔、非同寻常;展望未来的征途,前景光明、任重道远。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新的实际认真学习和运用当年革命根据地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始终教育共产党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信仰,满怀信心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始终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推动创先争优,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ref>[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11024/589723.html 胡锦涛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七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网 2001年10月24日23:49 </ref>
==评价==
10,6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