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日本传统音乐

增加 6,99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日本传统音乐1.jpg|缩略图|[http://roll.sohu.com/20120314/n337777125.shtml 原图链接]日本传统音乐:[[日语]]称作'''邦乐''',图为和太鼓演出]]
'''[[日本]]'''的'''[[传统音乐]]''',[[日语]]称作'''邦乐'''({{jpn|j=邦楽|hg=ほうがく|rm=hougaku|f=y}}),相对于西洋音乐的七音[[音阶]],近世邦乐是五音音阶,邦乐的节奏多半为两拍、四拍的偶数拍子,几乎没单数的拍子,且歌曲繁多,纯乐器乐曲鲜少。<ref>[https://www.baidu.com/link?url=uprxOmA7YAX_WW5xKNL65CPb2za2DMDt3MSGFVDh4y8rxHix1z_xJlRY7kZ3jJ907hRN4wvdZ6ru-DgOIIgiOa&wd=&eqid=d45c3f4f0003cbe6000000025dd92618 日本传统音乐有那些?_百度知道] 5个回答 - 回答时间: 2019年9月5日 - 101人觉得有用 最佳答案: 新罗乐、百济乐、高句丽乐等。 日本与国外的音乐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与亚欧大陆文化的交流主要通过朝鲜和中国进行。公元前已输入青铜器,并出现铜铎。5世纪...</ref>
乐器一般是当作声乐的伴奏乐器为使用,但是邦乐的进行,有著微妙不一致的複杂差异。
此外,因为[[三味线]]、[[日本筝]]与[[尺八]]等之乐器本身的构造,具有的杂音性要素,也成为邦乐複杂的音色之一而受到广大的喜爱。
自从[[明治时代]]开始,{{link-ja|西洋音乐|西洋音楽}}(简称「洋乐」)传入日本以后,受洋乐影响极大的[[日本流行音乐]](包括[[演歌]]、[[日本歌谣曲|歌谣曲]]、 J-POP等)即成为了日本音乐的主流,邦乐而因此受到压抑。可是近年来,邦乐重新受到肯定,爱好邦乐者不断地增加。外国人士的爱好者也有增加趋势。<ref>[https://www.xiami.com/collect/196155512?go=table 《日本传统歌曲》歌单 - Yen-様 - 虾米音乐] 2019年2月8日 - Yen-様创建的歌单《日本传统歌曲》,包含热门经典歌曲:《祇園小唄》,《祇園小唄》,《祇園精舎の鐘の音》,《母を慕いて(祇園人形)》,《越後囃子の唄》,...</ref>
[[File:和太鼓1.jpg|缩略图|左|[http://roll.sohu.com/20120314/n337777125.shtml 原图链接]日本和太鼓演出]]
另外「邦乐」一词在广义上,也同时做为对包括流行音乐在内所有日本音乐流派之称呼,而为了与流行音乐区别,又常以'''纯邦乐'''来称呼日本传统音乐。<ref>[http://www.9ku.com/geshou/7504.htm 日本传统音乐歌曲大全_日本传统音乐最新歌曲_九酷音乐] 日本传统音乐最好听的歌 01. Take No Uta 词加入列表 02. Ataka No Matsu 词加入列表 03. Sagi-Musume 词加入列表 04. Godanginuta 词加入列表...</ref>
==乐器总类==
此次活动是“2012日中国民交流友好年”活动的一部分。
 
==它是让白居易留下千古名篇的大唐国民乐器,辗转日本成为国宝,在中国失传千年后再次拨动我们的心弦==
 
《[[琵琶行]]》(节选)
 
唐·[[白居易]]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File:琵琶行1.jpg|缩略图|[http://m.news.cctv.com/2018/04/01/ARTIZluJbR8fp9akGCIYEbhl180401.shtml 原图链接]CCTV经典咏流传]]
 
此番与白居易《琵琶行》一同出现在《经典咏流传》舞台上的,还有一把仿自日本国宝级藏品的[[五弦琵琶]]。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而五弦琵琶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汉魏之交,西域乐人经由“丝绸之路”将其传入中原,此后便在北朝期间盛行。
 
据记载,在北魏、西魏、北周、十六国至隋、唐各个时期的敦煌壁画中画有五弦琵琶的洞窟就有20余处,盛唐时期也流行于我国广大中原地区,诗人们更是对五弦琵琶的妙响青眼有加。[[韦应物]]用“美人为我弹五弦,尘埃忽静心悄然”来表达五弦琵琶所带来的触动,[[张祜]]用“五条弦出万端情,捻拨间关漫态生”形容由五弦琵琶触动的感发,而[[白居易]]则形容其“五弦并奏君试听,凄凄切切复铮铮”
 
五弦琵琶丰富的音色和由此生发的艺术价值,令它成了当时的国民乐器,备受热捧。当时,五弦琵琶不仅在国内流行,还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五弦琵琶在唐朝时东传日本,被唐朝宫廷赠送给日本[[圣武天皇]]。这张五弦琵琶通体用紫檀木制成,制作工艺精细,通身施有螺钿花纹,腹面杆拨处还贴以玳瑁薄片,其上用螺钿嵌出一骑驼人抚弹琵琶的美丽画面,因声型俱美备受圣武天皇喜爱,成为日本皇家收藏的珍贵宝物,保存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中,是现今日本收藏的十大中国文物之一,也是目前现存的最早的五弦琵琶传世杰作,被认为是世界上现存能表现大唐盛世繁华的代表性文物。
 
==视频==
{{#ev:youku|XNTkxMTEwMjU2|640|inline|日本传统乐器演出 |frame}}
 
然而五弦琵琶的流行却止步于唐朝,宋朝的教坊不再使用五弦琵琶,而被如今常用的四弦琵琶所替代,一代名乐器就此失传,目前仅见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五弦琵琶两张,其一来自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捐献,另一张正是仿日本正仓院所藏。
 
唐制螺钿五弦琵琶原为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之藏品,此次登上《经典咏流传》舞台,著名琵琶演奏家[[方锦龙]]老师所弹奏的,也复刻自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中的五弦琵琶,跨越时空的琴声令现场观众沉醉。
 
如果说白居易用“如急雨”、“如私语”、“珠落玉盘”的文字描绘了一个琵琶演奏现场,令人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方锦龙老师则在轻拢慢捻间将“嘈嘈切切”化为现实,跨越近千年与白居易隔空和鸣,还原当年打动白居易的绝美琴声。方锦龙老师是个典型的乐器达人,会的乐器多达300多种,人送外号“多琴先生”,他尤其钟爱琵琶。
 
1985年,方锦龙老师赴日本参加由四国举办的丝绸之路演唱会,第一次看到了被称为“传世神品”的五弦琵琶,感慨之余,方锦龙老师萌生了复原五弦琵琶的想法,于是他付心动于行动,开始了五弦琵琶的研究。
 
翻阅各种资料,寻找大量日本正仓院和[[敦煌壁画]]的相关资料,反复进行琵琶的声音的调试,也找到许多乐器制作的大师们一起合作,反复琢磨了五六年,最终还原出五弦琵琶,《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方锦龙老师就为大家全方面地展现了五弦琵琶的魅力,在他的手上,琵琶施展了“七十二般变化”,单弦的京韵大鼓、古波斯的三弦、印度的西塔尔、西班牙响板、欧洲的古典吉他、民谣吉他,甚至是电吉他等等一系列乐器的声音,都从这把五弦琵琶中弹奏了出来,令人叹为观止!
 
耗尽半生,只为寻回失落的中华文化瑰宝,动情之处,[[撒贝宁]]也十分感慨:“您也放心,您身边站的这个帅气的小伙子,和他的同龄人都已经开始在做这样的事情。”任嘉伦在《琵琶行》的演绎中加入了舞蹈以及说唱,用当下年轻人的全新方式传承经典,而方锦龙老师则让五弦琵琶优美的琴声,跨越千年再次震撼了我们。白居易的这首《琵琶行》言浅而情深,令人回味无穷。
 
文化的魅力和音乐的表现力经久不衰,文化的力量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也许有人从中看到了悲伤,也许有人感受到了力量,转轴拨弦三两声,已是两千年历史,低眉信手弦柱间,传承五千年文明,经典让文化余韵悠长。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一篇叙事长诗,作于其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第二年,诗人在[[浔阳]]江头送客,偶遇一年老后遭人抛弃的琵琶女,通过对琵琶女高超琵琶技巧和她不幸的人生经历的描述,诗人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情感共鸣,并借此表现出了社会动荡,世态的炎凉的现象,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人才埋没等乱象,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参考文献==
128,79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