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欧姆定律

增加 13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欧姆定律'''是指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 [[ 导体 ]] [[ 电流 ]] 跟这段导体两端的 [[ 电压 ]] 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 [[ 电阻 ]] 成反比。欧姆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之一,它表达了电路中I、U、R等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定律。<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9572491729326850&wfr=spider&for=pc 电路基本定律--什么是欧姆定律],百度网,2018-01-25</ref>
该定律是由 [[ 德国 ]] 物理学家 [[ 乔治·西蒙·欧 姆1826 姆]]1826 年4月发表的《 [[ 金属 ]] 导电定律的测定》论文提出的。随研究电路工作的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欧姆定律的重要性,欧姆本人的声誉也大大提高。为了纪念欧姆对电磁学的贡献,物理学界将电阻的单位命名为欧姆,以符号Ω表示。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欧姆定律
发现者 : [[ 乔治·西蒙·欧姆]]
学科; 物理学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对于不包括电源的部分电路, 通过 [[ 导体 ]] [[ 电流 ]] (I),与导体两端的 [[ 电压 ]] (U)成正比,与导体的 [[ 电阻 ]] (R)成反比 ,I,这一规律称为部分电路欧姆定律。表达式为:I=U/R
将上式变换得 U=IR、R=U/I<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1370677.html 什么是欧姆定律],百度网,2018-07-20</ref>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德国物理学家欧姆)
 
公式:I=U/R     变化公式:I = RRI   、U = IR
U——电压——伏特(V);R——电阻——欧姆(Ω);I——电流——安培(A)
使用欧姆定律时需注意:R=I不能被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 [[ 长度 ]] 、横截 [[ 面积 ]] [[ 温度 ]] ,其大小跟导体的电流和电压无关。人们只能是利用这一公式来测量计算导体的电阻而已。<ref>[https://www.liuxue86.com/k_%E6%AC%A7%E5%A7%86%E5%AE%9A%E5%BE%8B%E7%9F%A5%E8%AF%86%E7%82%B9%E6%80%BB%E7%BB%93/ 欧姆定律],出国留学网</ref>
===全电路欧姆定律===
[[ File:Pic 219758.jp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6%AC%A7%E5%A7%86%E5%AE%9A%E5%BE%8B&src=tab_www&correct=%E6%AC%A7%E5%A7%86%E5%AE%9A%E5%BE%8B&ancestor=list&cmsid=b3a4230c2d511c2646e84a3b4ee21d4b&cmran=0&cmras=6&cn=0&gn=0&kn=50&fsn=130&adstar=0&clw=246#id=789eb17eb344cb95179d17220f8f328e&currsn=0&ps=83&pc=83 原圖鏈接][http://old.pep.com.cn/czwl/jszx/tbjx/sj/jxsj8x/sj8x7/201008/t20100825_725824.htm 来自人民网]]]  
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中负载电阻及电源内阻之和成反比,这一规律称为全电路欧姆定律。表达式为:I =E/R+r
式中 I——电路中流过的 [[ 电流 ]] ,单位为 [[ 安培 ]] (A);  
E—— [[ 电源 ]][[ 电动势 ]] ,单位为 [[ 伏特 ]] (V);  
R——负载 [[ 电阻 ]] ,单位为 [[ 欧姆 ]] (Ω);  
r——电源的内阻,单位为欧姆(Ω)。
[[ File:132406 532140f6c4ec7.jp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6%AC%A7%E5%A7%86%E5%AE%9A%E5%BE%8B&src=tab_www&correct=%E6%AC%A7%E5%A7%86%E5%AE%9A%E5%BE%8B&ancestor=list&cmsid=b3a4230c2d511c2646e84a3b4ee21d4b&cmran=0&cmras=6&cn=0&gn=0&kn=50&fsn=130&adstar=0&clw=246#id=470ffb3a03eb38587d95fa52928d7d15&currsn=0&ps=83&pc=83 原圖鏈接][http://www.zhongkao.com/e/20140313/53214115af01a.shtml 来自中考网]]]  
[[ 欧姆 ]] 第一阶段的实验是探讨 [[ 电流 ]] 产生的电磁力的衰减与导线长度的关系,其结果于1825年5月在他的第一篇科学论文中发表。在这个实验中,他碰到了测量 [[ 电流强度 ]] 的困难。在 [[ 德国 ]] 科学家 [[ 施威格 ]] 发明的 [[ 检流计 ]] 启发下,他把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 [[ 库仑扭秤 ]] 方法结合起来,设计了一个电流扭力秤,用它测量电流强度。欧姆从初步的实验中发出,电流的电磁力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其关系式与今天的欧姆定律表示式之间看不出有什么直接联系。欧姆在当时也没有把电势差(或 [[ 电动势 ]] )、电流强度和电阻三个量联系起来。
1825年5月欧姆在他的第一篇科学论文中发表电流产生的 [[ 电磁力 ]] 的衰减与导线长度的关系,是有关伽伐尼电路的论文,但其中的公式是错误的。
1826年4月欧姆改正了这个错误,得出有名的欧姆定律。
[[ File:51d6b8f0030e8.pn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6%AC%A7%E5%A7%86%E5%AE%9A%E5%BE%8B&src=tab_www&correct=%E6%AC%A7%E5%A7%86%E5%AE%9A%E5%BE%8B&ancestor=list&cmsid=b3a4230c2d511c2646e84a3b4ee21d4b&cmran=0&cmras=6&cn=0&gn=0&kn=50&fsn=130&adstar=0&clw=246#id=268912c05e1d851592535ef35f7b4343&currsn=0&ps=83&pc=83 原圖鏈接][http://www.1010jiajiao.com/czwl/shiti_id_85be74d1c0c56c16edb73d0fa330cf82 来自精英家教网]]]  
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 [[ 电阻 ]] 电路, [[ 金属 ]] 导电和电解液导电,在气体导电和 [[ 半导体 ]] 元件等中欧姆定律将不适用。
在通常 [[ 温度 ]] 或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对于 [[ 电子 ]] 导电的 [[ 导体 ]] (如 [[ 金属 ]] ),欧姆定律是一个很准确的定律。当温度低到某一温度时,金属导体可能从正常态进入超导态。处于超导态的导体电阻消失了,不加电压也可以有电流。对于这种情况,欧姆定律当然不再适用了。 [1]
在通常温度或温度变化范围不太大时,像电解液(酸、碱、盐的水溶液)这样离子导电的导体,欧姆定律也适用。而对于气体电离条件下,所呈现的导电状态,和一些导电器件,如电子管、晶体管等,欧姆定律不成立。<ref>[http://old.pep.com.cn/czwl/xszx/tbxx/wlyd/yd8x/yd8x7/201008/t20100825_726117.htm 欧姆定律及其适用条件],人民教育出版社网</ref>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330 物理學總論]]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