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胡兰成

移除 10 位元組, 4 年前
增加內部連結
1937年约年初,胡兰成写信给[[白崇禧]],被释放。二月,取道[[湖南]]、[[汉口]]、南京、上海,回到胡村。经过上海时,拜见广西一中的同事、在《中华日报》任职的古泳今。回家乡后,写了两篇文章,一篇论中国手工业、一篇分析该年关税数字,刊《中华日报》并被日本《大陆新报》译载。1937年3月受汪精卫之邀,胡兰成任上海《中华日报》主笔。 7月7日,「[[卢沟桥事变]]」。8月13日,「[[八·一三事变]]」。胡与妻儿避居[[法租界]]。冬,一子诞生仅二十日便因肺炎夭折。
1938年年初,胡兰成被调到香港《南华日报》任总主笔,用笔名流沙撰写社论,同时还在皇后大道华人行蔚蓝书店兼事,研究战时国际情势,与林柏生、梅思平、樊仲云等分担按月写一篇报告;住薄扶林道学士台,邻居有 [[ 杜衡 ]] [[ 穆时英 ]] [[ 戴望舒 ]] [[ 张光宇 ]] 、路易士等。十月,《最近英国外交的分析》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2月19日,汪精卫脱离重庆到河内,响应近卫声明,12月30日发表艳电。
1939 年二 年2 月, [[ 陈春圃 ]] 转交汪精卫亲笔信,数日后 [[ 陈璧君 ]] 到香港,将胡兰成的薪水增为三百六十元港币,另还有二千元机密费。4月底,汪精卫离河内,5月初抵上海。胡随即离开香港回上海。八月底,汪记“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随后成立新的中央党部,胡任《中华日报》总主笔。其子胡纪元出生。
1940 年- 年2 月,社论集《战难和亦不易》由中华日报社出版。3月30日,汪精卫伪政府在南京成立。胡任宣传部政务次长,仍兼《中华日报》总主笔。初住在 [[ 鼓楼 ]] 三条巷21号,后搬到丹凤街石婆婆巷。夏,辞去《中华日报》总主笔兼职,不再作汪精卫的代言人。11月29日,汪政府改组,汪精卫任主席。
1941 年二月廿八 年2月28 日,发表《国民新闻发刊辞》,完全脱离《中华日报》,转而经营《国民新闻》,任总主笔。年中(10月),胡兰成被免去宣传部次长职。太平洋战争爆发,稍后随南京代表团去日本访问。女先知出生。
1942 年二 年2 月,胡兰成被任命为行政院法制局长。九月,社论集《争取解放》由国民新闻社出版。12月19-26日,汪精卫访日。汪回国后召见胡兰成时,胡因不赞成对英美宣战,与汪精卫再生罅隙,二人最后一次单独见面。
1943 年二 年2 月,法制局撤销,胡兰成转任经济委员会特派委员 。十 。10 月,在苏青主编的《天地》月刊创刊号上读到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封锁》 。十一 。11 月,在《天地》第二期上发表《“言语不通”之故》。同月,认识池田笃纪 。十二月七 。12月7 日,被汪精卫下令逮捕。
1944 年一月二十四 年1月24 日(旧历除夕),胡兰成被释放 ,二月一 ,2月1 日回到上海,四日,初次见到张爱玲 。二 。2 月,在《新东方》杂志上发表《〈中国之命运〉的批判》 。三 。3 月,在《新东方》杂志上发表《皂隶.清客与来者》、《中共的存在及其性格》 。五 。5 月,在《天地》月刊第七八期合刊上发表《瓜子壳》。五、六月,在《杂志》月刊第十三卷第二、三期发表《评张爱玲》。 六月,在《天地》第九期上发表《读了红楼梦》。七月,在《天地》第十期上发表《随笔六则》。八月,在《天地》第十一期上发表《乱世文谈》。约此月,与张爱玲结婚。十一月,在南京创办月刊《苦竹》,共出版三期。同月,与沈启无、关永吉等人到汉口接收《大楚报》。11月10日,汪精卫病逝日本。
1945 年一 年1 月,胡兰成在汉阳天主堂发表演讲。春,与汉阳医院护士周训德恋爱。三月,回上海,途经南京时见陈公博等;在上海与张爱玲在一起月余,随后送侄女青芸回杭州结婚。五月回武汉。三至五月,政论集《中日问题与世界问题》(3月10日)、《文明的传统》(约3至5月间)、《中国人的声音》(5月25日)由大楚报社陆续出版。五月,在大楚报社编辑发行的《新评论》杂志上发表论文《中国革命与世界文艺复兴》。六月,在《天地》杂志第21期发表《张爱玲与左派》。8月15日,日本投降,怂恿二十九军军长邹平凡宣布武汉独立,十三天后失败。九月初,逃往南京,稍后离开南京到上海。下旬,至张爱玲处住一宿。三十日,到浙江诸暨,住斯颂德家。至1950年去香港前,一直在隐匿于杭州、金华、诸暨、温州等地。十二月六日,出发去 [[ 温州 ]] ,八日在浙江丽水与范秀美同居,到温州后化名张嘉仪。
1946年二月中旬,张爱玲到温州探望胡兰成,在温州约二十天。四月,离开温州回诸暨,躲在斯家楼上整整八个月,开始写《武汉记》。约年底,取道上海再往温州,经上海时在张爱玲处住一宿,将与范秀美的事据实告诉张爱玲,发生争执,是晚二人别寝。
1947年约年初,胡兰成写信给北大教授冯文炳,并结识刘景晨。与时在四川北碚勉仁书院的 [[ 梁漱溟 ]] 通信。开始写《山河岁月》,初名为《中国文明之前身与现身》。五月,写信给张爱玲,告诉她结识刘景晨、梁漱溟的事,但刘、梁名字都避去,叙事也用隐语。六月十日,收到张爱玲来信,与胡决绝。七月十日,经刘景晨介绍,吴天五、夏承焘首次到窦妇桥访胡兰成,以后直至胡出奔香港,三人多有交往。十三日,认识温州中学校长金嵘轩。八月廿五、廿六日,整理夏承焘《长恨歌》讲座笔记。九月,进温州中学教书,星期日还到杨雨农家当家庭教师,同事有徐步奎、徐玄长、马骅等。十月,范秀美来温州。
1948年二月中旬,胡兰成转到雁荡山淮南中学当教务主任。继续写《山河岁月》。暑假过后,辞教务主任。 十二月,致夏承焘函,嘱寻教席。
13,3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