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科羅拉多河

增加 6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div>
'''科羅拉多河''' <ref>[http://www.epochtimes.com/b5/17/9/27/n9675343.htm 解決水短缺 美墨將簽署科羅拉多河協議],大紀元,2017-09-27</ref> ({{lang-en|Colorado River}})是一条位于[[美国]]西南部、[[墨西哥]]西北部的河流。長度大約有2333公里(1450英里),其流域涵盖[[美国]]七个州及[[墨西哥]]两个州。
整個科羅拉多河河系大部份位于美国境内,主要发源于[[美洲大陆]]的[[分水岭]]——[[洛磯山脈]]西部,[[幹流|干流]]源于[[科罗拉多州]][[洛磯山国家公园]],部份[[支流]]源于[[怀俄明州]]、[[内华达州]]及[[新墨西哥州]],少部份源于墨西哥[[索诺拉州]]。干流从[[科罗拉多州]]流经[[犹他州]]、[[亚利桑那州]],然后成为[[亚利桑那州]]—[[内华达州]]及[[亚利桑那州]]—[[加州]]的[[界河]]。流到美、墨边境,成为[[亚利桑那州]]与[[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的界河,往南流向墨西哥境内后则成为下[[加利福尼亚州]]与[[索诺拉州]]的界河,最后汇入[[加利福尼亞灣]]。
美國攔截科羅拉多河河水的90%,下游墨西哥只分到10%,為何不抗議
2019-06-26 由 橋川野鴿 發表于環球
科羅拉多河發源於 [[ 美國 ]] 的落基山脈,全長2330公里,其中大部分位於美國境內(美國段長2185公里,墨西哥段長145公里)。因為河流流經的美國七個州大部分都是比較乾旱的,所以美國國內的這七個州開始爭先恐後的開發科羅拉多河的河水。但是隨著20世紀初期的「西部大開發」,下游的三個州(經濟比較發達, [[ 加州 ]] 就是位於下游的三個州之一)完全不顧上游的四個州的意見,開始大幅度的增加河水的使用。這時候上游的州就有意見了(上游貢獻了河水流量的90%)。為了解決爭端,1922年七個州簽署了《科羅拉多河契約》,對水資源進行了分配(胡佛大壩等水利設施都是在協議簽署之後建成的,這也可以看做是河水分配方案的一部分)。但是協議忽視了對下游國家- [[ 墨西哥 ]] 水量的保障,科羅拉多河三角洲地區是墨西哥重要的農業區,千萬畝農田靠著科羅拉多河的河水生長。可是隨著美國七個州的經濟不斷發展,大部分的河水都被截流在了美國境內,流到墨西哥的水越來越少。從最新的航拍圖里可以看到,科羅拉多河墨西哥段的河床里幾乎沒有河水的存在,本來綠油油的河口三角洲地帶居然和西部荒漠一樣的荒涼,星星點點的綠色農田在這一片土黃色中特別的顯眼。但是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墨西哥已經沒有反悔的機會了,雖然2014年美墨邊境的 [[ 莫雷洛斯大壩 ]] 曾經向墨西哥一側的科羅拉多三角洲地區放水八個星期,用來改善河流下游的生態環境,但是美國科羅拉多沿岸已經發展了數個大型城市,河水就是他們的生命線,不可能會經常大規模往下游放水。所以墨西哥需要同美國制定新的河水協議,合理開發科羅拉多河的水資源。
墨西哥開始抗議(在這之前也有過爭議,但是當時下游水量還是充足的),通過談判美國和墨西哥兩個國家在1944年達成了水資源分配協議,協議中寫道保障墨西哥每年18.5億立方米的水量,但是協議中還寫道墨西哥不得已任何理由要求額外增加用水量。科羅拉多河的年平均徑流量為180多億立方米,作為下游的墨西哥居然只得到了10%左右的水量(其實這個在當時看來確實能滿足墨西哥農業的用水,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慢慢地這點水就不夠用了)。
我們把流經兩個國家及以上的河流稱作了國際河流。像歐洲的 [[ 多瑙河 ]] ,非洲的 [[ 尼羅河 ]] ,以及 [[ 額爾齊斯河 ]] [[ 黑龍江 ]] [[ 雅魯藏布江 ]] ,美國的科羅拉多河等河流都是著名的國際河流。據統計,目前全世界一共有200多條國際河流,流域面積占到了陸地面積的一半左右,養育了近一半的世界人口。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的增加,對於國際河流的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也成為了國與國之間比較棘手的問題。特別是流經兩個以上國家的河流,比如說流經歐洲10個國家的多瑙河,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沿岸各國都在各自河段上大興水利,雖然說在修建之前一定經過了雙方或者多方的討論,並且簽訂了規範條約。但是由於後期各因素的變化,還是會有糾紛產生。特別是位於乾旱缺水地帶的國際河流,其之間的糾紛就更加的大了。
 == 參考 資料文獻 ==http://www.epochtimes.com/b5/17/9/27/n9675343.htm  解決水短缺 美墨將簽署科羅拉多河協議/責任編輯:林妍{{reflist}}
4,92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