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豫州

增加 83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豫州'''是中国古地名,是中国古籍所记载的九州之一,作为实际的行政区划,开始于[[汉武帝]]时期。豫州即[[河南省]],位于九州之中,界于北纬31.23'一36.22',东经110.21'一116.39'之间,东接[[山东]]、[[安徽]],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所以历史上有“中原”、“中州”之称。豫州在历史上曾几度达到鼎盛时期,长期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文明做出过重大贡献 <ref>[https://www.jianshu.com/p/925f0e936c38 三国时这个州非常低调,却最为关键],简书,2017.04.16 17:31:34</ref>
[[File:豫州-1.jpg|缩略图|右|豫州[http://www.pop-photo.com.cn/data/attachment/forum/201810/11/104020hd8kgkssbdsdyyan.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o.com/s?src=lm&ls=s112c46189d&q=%E8%B1%AB%E5%B7%9E&lmsid=47fbd913f8c2053f&lm_extend=ctype%3A3%7Clmbid%3A0 来自360官网图片]]]
==先秦时期==
《[[尚书]]》、《[[尔雅]]》、《[[周礼]]》、《[[吕氏春秋]]》等书中,都记载有九州,虽然对九州的具体记载并不相同,但都有豫州 <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c4d210101e2ge.html 《吕氏春秋》全译(4)],新浪博客,2013-10-11 15:05:24</ref> 。《周礼》记载:“河南曰豫州”。《吕氏春秋》中说:豫州在河水和汉水之间,是周的所在地。
==汉朝时期==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将全国除中央之外的地域分为十三个州刺史部,其中豫州管辖现[[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但这里的州刺史部只是监察区,并无治所,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
东汉时期,州成为一级行政区域,其中豫州治所为谯(今安徽省亳州),辖区在今[[河南]]南部、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 <ref>[http://www.sohu.com/a/215213975_703946 安徽省亳州市, 曹操华佗故里, 你知道地名来历及“亳”的本义吗? ],搜狐网,2018-01-07 16:36</ref> 。下辖颍川郡、汝南郡2郡,梁国、沛国、陈国、鲁国4国。县九十七个。
==魏晋时期==
[[三国]]的[[曹魏]]时期,[[豫州]]的治所在安城,下辖颍川郡、陈郡、[[鲁郡]]、[[汝南郡]]、谯郡、弋阳郡、[[阳安郡]]、襄城郡、汝阴郡9郡,以及梁国、沛国2国 <ref>[http://www.sohu.com/a/160560541_99950743 让我们来豫州侃侃大山 ],2017-08-03 08:39</ref>
西晋时期,豫州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下辖10个郡国。
==南北时期==
南北朝时期,州的数量增多,地域缩小,南朝宋设有南豫州,治所在[[姑熟]](今[[安徽]]当涂) <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8f91750101i74q.html 驳“信阳古不属豫州考”,论豫州信阳古今位置],新浪博客,2014-03-13 02:24:06</ref> ,南朝齐除南豫州外,还另设有豫州,治所在寿春(安徽寿县)。而北朝的北魏设豫州和东豫州,治所分别在汝南([[河南]]汝南)和南新息(河南息县)。
==隋朝时期==
到了[[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杨坚]]废除郡一级行政区划,改为州县两级体制,而[[隋炀帝]]时,又改州为郡,恢复秦朝的郡县两级体制,豫州的名称消失 <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c0afd90101n7ie.html 豫州是中国古地名],新浪博客,2013-07-14 22:23:24</ref>
==视频==
<center>{{#iDisplay:d0540tctmzs|650|480|qq}}</center>
==参考 资料文献==
[[Category:730 亞洲史地總論]]
248,8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