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乌江

增加 19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乌江.jpg|有框|右|<big>乌江</big>[http://www.gog.cn/pic/0/13/70/21/13702159_513798.jpg 原图链接][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E4%B9%8C%E6%B1%9F&action=edit 来自乌江画廊多彩贵州网 的图片]]]
''' 乌江 ''' [[ 长江 ]] 上游南岸最大支流,也是流经 [[ 贵州省 ]] 的最大河流。于 [[ 重庆市 ]] 涪陵区汇入长江,全长1037千米(其中贵州境内889千米),流域总面积为115747平方千米(其中贵州境内66807平方千米)。
乌江为 [[ 贵州省 ]] 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古称黔江。发源于贵州省境内 [[ 威宁县 ]][[ 香炉山 ]] 花鱼洞,流经黔北及渝东南酉阳彭水,在 [[ 重庆市 ]] 涪陵注入长江。
==历史沿革==
===名称变更===
乌江,先秦到唐代称 [[ 牂牁江]](先秦时期贵州属牂牁古国),
又有称 [[ 内江水 ]] [[ 涪陵水 ]] [[ 延水 ]] 等的,唐时设立黔中道,故唐宋又称黔江。
元代首次被称为乌江。蒙古人南下,用蒙古语记下各地的名字,再音译成汉字,导致了许多谬误,如沿河北部河流" 思邛" 被记为" 思渠" (因为当地巴蜀语有鼻音韵尾脱落的情况)。乌江也是此时得名。
沿河古称" 务川"( ”【 隋开皇十九年(599年),招慰蛰僚奉诏置务川县,治地在今沿河县城东岸, [[ 南宋 ]] 后期才迁往 [[ 都濡 ]] [[ 务川县 ]] 治沿河历519年) 。唐《元和郡县志》载:" :“ 内江水,一名涪陵水(乌江),在县(今沿河河东田坝)西四十步,因川为名,曰务川县。" 可见乌江在唐代就被称为" 务川"
" " 是微母字,元代发音构拟为vu,但蒙古语没有v辅音,所以用一个相近的qu来代替,于是在后来转写时记成影母字" " ,这便是乌江名称的来历。
乌江,长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河,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流经黔北及渝东南酉阳县和彭水县,在重庆市涪陵区注入长江。
乌江,长江上游支流,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又称黔江。发源于贵州省境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流经黔北及渝东南,在重庆市涪陵区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2万平方公里。六冲河汇口以上为上游,汇口至思南为中游,思南以下为下游。
乌江水系呈羽状分布,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流域内喀斯特发育。地形以高原、山原、中山及低山丘陵为主。由于地势高差大,切割强,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 天险"
乌江水能蕴藏丰富,全流域水能蕴藏量1042.59万千瓦,乌江渡电站坝是中国喀斯特地区已建成的最大高坝。乌江流域为贵州主要工农业分布区,居住有汉、彝、苗、布依、回等民族。盛产粮、油、烤烟、茶、生漆、油桐、乌柏及天麻、杜仲、党参等药材,煤、硅石、铁、磷、铝、锰、铅、锌、锑等矿产丰富。乌江自古以来为川黔航运要道,1989年在乌江天险江界河渡口兴建的特大跨度桥梁,是贵州省桥梁中最壮观的一座。
乌江有南北两源,南源三岔河,北源六冲河,习惯上以南源三岔河为乌江干流。
流。
南源:三岔河发源于贵州西部高原 [[ 乌蒙山 ]] 脉东麓,威宁县盐仓镇营硐村石缸洞,海拔2260米。河源从石缸洞里涌出一股清泉,形成一条溪流。 [[ 石缸洞 ]] 距威宁县城约15公里,洞子呈不规则形状,面积约三四平方米,潭深米许,泉水清冽透底。约小碗粗的一股泉水汩汩流出石缸洞后,涌流500米,没于布满 [[ 鹅卵石 ]] 的河床,滴水不见。
该洞有一口千万年不断的泉眼,涌出的泉水形成小溪,一路集合大小支流,汇成乌江。
[[File:乌江的航运.jpg|有框|右|<big>乌江航运</big>[http://upload.tongren.gov.cn/html/uploadfile/2011/1218/20111218033203992.jpg 原图链接][http://app.tongren.gov.cn/print.php?contentid=6200 来自铜仁网 的图片]]]
1、乌江年径流比较稳定,上游有兴建洪家渡水电站龙头水库的条件,可进行多年调节,中游有乌江渡水电站可进行年调节,构皮滩水电站可进行多年调节,各梯级联运后保证出力还可提高,因此,电能质量高,  全年能均衡发电。
2、乌江流域地形、地质条件较好,属峡谷型水库、电站,淹地、移民少,工程量相对较少,工期较短,投资较省。
3、地理位置适中,距用电负荷中心较近,是" 西电东送" 的良好电源点,构皮滩水电站还能在全国联网中起到支撑性电源的作用,加上思林、沙沱水电站的建设,将形成贵州东部" 西电东送" 的水电群。
4、乌江流域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品位高,储量大,其中 [[ ]] [[ ]] [[ ]] 矿保有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8%、19%、11%,廉价的电能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可起到促进作用。
5、发展乌江的航运事业、扩大农灌面积,修建电站形成水库还可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水利开发===
乌江水能蕴藏丰富,多优良电站坝址,全流域水能蕴藏量1042.59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力资源267处。其中,乌江干流为580.4万千瓦。仅中、下游即可进行9个梯级开发,乌江渡电站坝高162米,装机63万千瓦,是中国 [[ 喀斯特 ]] 地区已经建成的最大高坝。
===水库和水电站===
乌江总落差达2123.5米,河床平均坡降达2.05‰,水能蕴藏量丰富。20世纪60年代即规划在乌江干流建立11个梯级电站:北源六冲河上的洪家渡水电站,南源三岔河上的 [[ 普定水电站 ]] [[ 引子渡水电站 ]] ,干流上的 [[ 东风水电站 ]] [[ 索风营水电站 ]] [[ 乌江渡水电站 ]] [[ 构皮滩水电站 ]] [[ 思林水电站 ]] [[ 沙沱水电站 ]] [[ 彭水水电 ]] 站等。
==长江支流==
[[File:清水江.jpg|有框|右|<big>清水江</big>[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upload/upc/tx/photoblog/1303/04/c10/18616901_18616901_1362391917593_mthumb.jpg 原图链接][https://dp.pconline.com.cn/sphoto/list_2438351.html 来自太平洋电脑网 的图片]]]
乌江跨中国贵州省北部和重庆市东南部。北源六冲河出 [[ 赫章县 ]] 北,南源三岔河出威宁 [[ 彝族 ]]、[[ 回族 ]]、[[ 苗族 ]] 自治  县东,两源汇合后称鸭池河。东北流到息烽县乌江渡以下始称乌江口。经思 [[ 南县 ]] [[ 沿河县 ]] 等,重庆市境内经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万木乡、龚滩古镇,折向彭水县、武隆县到涪陵区入长江,支流流经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全长1018千米(其中贵州境内874千米)。支流众多,呈羽状水系分布,主要支流有六冲河、猫跳河、清水江、濯河、洪渡河、芙蓉江、郁江、阿蓬江等;流域总面积为115747平方千米(其中贵州境内66807平方千米)。
717,42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