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林資銓

增加 3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0px 10px10px 20px">
{| class="wikitable"
! colspan="2"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weight:bold; background-color:#ecf4ff;" | 林資銓
【題解】<br>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仲衡詩集》。聚英樓是[[ 台灣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臺中]]知名酒樓之一,當時中部地區名流間送往迎來、接風洗塵,組合會員大會,乃至詩會活動,常假聚英樓舉行。1927年([[昭和]]2年)5月29日,[[臺灣民眾黨]]全島會員大會於此舉行發會式,1935年4月11日[[中國]]駐日[[公使]][[蔣作賓]]氏來[[臺中]]視察,也在聚英樓舉行歡迎宴,其位址於[[臺中市]][[新富町通]](約今三民路福音街、民權路之間)。[[林仲衡]]詩描寫在聚英樓看人跳舞,詩中批評光天化日之下,女郎與人摟來抱去,而醉翁之意亦不在酒,對此風氣頗不以為然。<br><br>
1930年以後[[臺灣]]受[[歐美]]潮流影響,社會流行跳舞。媒體也常在討論跳舞到底是時代潮流、社交必須,抑或只是少數新潮男女的流行物,所以[[殖民政府]]一方面允許跳舞場之設立,另一方面各地保安課也起草跳舞取締規則加以規範。1934年[[臺中]]跳舞研究會成立,由[[林階堂]]、[[鄭松筠]]發起,當時在聚英樓舉行發起會儀式,此詩正可印證當時的時代風尚。<br><br>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