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别山

增加 13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茯苓====
[[茯苓]]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中医入药,有败毒抗癌、利尿、镇静作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鲜茯苓去皮后切片。内部显淡红色者为“赤茯苓”;白色部分为" 白茯苓" 。秋春间采挖,栽培品一般在接种后三年采挖。洗净,热草,逐层铺叠,最上盖以厚麻袋,使其发汗,析出水分,取出,将水珠擦去,摊放阴凉处,待表面干燥后再发汗,如此反复3~4 ~4 次至表面皱缩,皮色变为褐色,再置阴凉处晾至半干,分部切制,阴干,生用。
====灵芝====
灵芝灵芝,古称 [[ 芝草 ]] [[ 神草 ]] 、瑞草、仙草、其孢子承担着为其传承后代的作用,是其繁殖时喷出的种子, [[ 灵芝孢子粉 ]] 富含近百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尤其是含有 [[ 灵芝酸 ]] [[ 灵芝多糖 ]] [[ 维生素 ]] ,麦角甾醇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经现代科学研究,除了证实灵芝孢子粉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外,还发现其之所以"灵"主要是因为它含有丰富的有机锗,其含量是人参的4-6倍。
===食品===
====野山核桃====
[[ 野山核桃 ]] 山核桃核仁松脆味甘,香气逼人,可榨油、炒食,也可作为制糖果及糕点的佐料。它营养丰富,据资料分析,每公斤核桃仁等于9公斤鲜牛奶或5公斤鸡蛋、2公斤牛肉的营养价值,而且它较牛奶、鸡蛋、牛肉的营养易为人体吸收。核仁还具有润肺补气、养血平喘、润燥化痰去虚寒诸功效。
====小吊酒====
其一是酿酒原料为大别山区主产谷物,包括 [[ 大米 ]] [[ 糯米 ]] [[ 苦荞 ]] 、山区 [[ 高粱 ]] ; 其二是酿酒所用的水为山泉水,大别山为中国的南北分水岭,特别是主峰天堂寨," 踏遍黄峨岱与庐,唯有天堂水最佳" ,高山流水,水质独特,富含氧及多种矿物质,为谷物发酵及成酒提供了独特的条件;其三是酿造方法独特,其酿造过程及方法已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踏遍黄峨岱与庐,唯有天堂水最佳。
====罗田板栗====
[[ 罗田板栗 ]] ,罗田位于大别山南麓,大别山主峰雄居境内,这里森林茂密,自然环境优美,是首批命名的全国板栗之乡。 罗田板栗,栽培总面积达4万公顷,年产板栗2万吨以上,2006罗田板栗年产量已经高达3000万公斤,其产量、面积均居全国之冠。产品以其果大(特级板栗每公斤40粒以内),质优(所产板栗颜色鲜艳,营养丰富,极耐贮藏),价廉(每公斤价5-10元,分级销售,依质论价)著称。
====罗田甜柿====
[[罗田甜柿]] 指中国湖北省大别山区罗田县产的甜柿,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罗田甜柿是世界唯一自然脱涩的甜柿品种,秋天成熟后,不需加工,可直接食用。 [[ 罗田县 ]] 三里畈镇錾字石村出产的甜柿更是珍品,其特点是个大色艳,身圆底方,皮薄肉厚,甜脆可口。别的地方出产的甜柿一般有籽粒八颗以上,而錾子石甜柿不超过三颗籽,所以既方便食用,更方便加工<ref>[https://www.xiangha.com/techan/87670.html 罗田甜柿],香哈网</ref>。
==历史发展==
大别山为革命老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别山是 [[ 中国红军 ]] 第四方面军诞生的摇篮,无数热血男儿走上了不屈的抗争道路。 [[ 长征 ]] 会师后的8万红四方面军主力为共和国的诞生立下了战功。
[[ 黄冈 ]] 林家大湾走出一位元帅<ref>[http://www.sohu.com/a/208629664_100024532 湖北元帅故里黄冈林家大湾,从百万人参观到如今冷冷清清],搜狐,2017-12-05 20:09</ref>,从红 [[ 安县 ]] 走出了2任国家主席和300多个开国将军。
名相 [[ 孙叔敖 ]] ,施教于民、布政以道,兴修水利、厉行法治,助楚庄王称霸天下。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相 [[ 春申君 ]] ,开发东吴,治理水患,是 [[ 上海 ]] [[ 苏州 ]] 等地人文始祖;开漳圣王 [[ 陈元光 ]] ,率5000弟子开发闽南,把中原文明传播到 [[ 福建 ]] [[ 台湾 ]] 等地;
宋朝宰相 [[ 司马光 ]] ,著有《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界之泰斗;一代文豪何景明,为" 前七子" 的领袖,名播全国文坛;祖籍光州固始的郑成功将军,收复台湾、英勇抗清,是名满天下的民族英雄;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药学和植物学名著;清代状元,植物学家吴其浚著《植物名实图考》,成为当时的学术泰斗。
大别山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建立中共地方组织最早的地区之一。
早在 1920 年,高语罕就受陈独秀委托回 [[ 安徽 ]] 从事建立党团组织工作,其编写的《白话书信》是安徽省最早、最系统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课本。
1922 年,安徽寿县就成立了党小组。
1923 年,寿县成立了直属中央领导的中共寿县小甸集特别支部,这是 [[ 安徽省 ]] 及鄂豫皖边区的第一个农村党组织。大别山在建党和大革命时期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三省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别山区是中国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的摇篮。
245,82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