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手球

增加 26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div>
'''手球''' 是手球運動或 手球比賽 場地為長方形,長40米,寬20米。場地中間有一條平行於球門線、連接兩邊線 簡稱;也指手 中線,把場地分成兩個相等的半場,場地兩端各有一個D形球門區,其弧形部分延伸至球場兩角,直線部分距球門6米,弧上各點距 比賽中 最小距離都是6米守門員限制線 門區城米線 但在這裡它代表前者。 標準的手球比賽由兩隊各派七名參與,包括六名普通球員及一名守門員,在長40公尺,寬20公尺的球場上互相對抗、互相進攻。比賽目的是盡量將手球射入對方的球門內,每射入一球就可以得到1分,當比賽完畢後,得分最多的一隊則代表勝出。
==發展 歷史沿革==
===起源===
手球運動是在1898年由[[丹麥]]人霍爾格·尼爾森([[丹麥語]]:Holger Nielson)所創,他利用室內場地首創「七人制手球」,比賽方式為在室內場地兩端各置一球門,雙方各派七名球員以手進行傳接球及射門。尼爾森在1906年制定手球規則,並在[[北歐]]各國推展此項運動<ref>[http://www.handball.org.hk/v6/b5/p/fixed_content.php?ARF_id=2 手球歷史篇] {{web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20804140827/http://www.handball.org.hk/v6/b5/p/fixed_content.php?ARF_id=2 |date=2012-08-04 }} 中國香港手球總會網頁 2009-09-08</ref>。
同時間,在[[德國]]也有一項類似手球的運動,稱為「[[門球]]」;該運動由德國體育教師海澤爾({{lang-de|Max Heiser}})專為女子設計,球員不許身體相互接觸,形式與現代手球相似。1919年,另一位德國體育教師卡爾·舍倫茨({{lang-de|Karl Schelenz}})改進了海澤爾的設計,參考了門球規則制定「十一人制手球([[室外手球]])」的規則(如採用較小的球、規定持球者傳球前可走三步、雙方可作身體接觸等),並在歐洲各地極力推廣。自此,手球成為歐洲地區(尤其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一帶)極為風行的一項運動<ref>[http://handball.sport.org.cn/gzzs/sqzs/2004-06-24/57037.html 世界手球运动概况] 中國手球協會網頁 2009-09-08</ref>。
== 組織==
1928年,國際業餘手球聯合會({{lang|en|IAHF}})成立,並負責在[[193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德國柏林奧運會]]舉辦了首次的[[193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手球比賽|手球比賽項目]]([[室外手球|十一人制手球]]);其後,為慶祝聯合會成立十周年,又在1938年創辦了[[世界男子手球錦標賽]]。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歐洲成為主要戰場,手球的推廣才暫告中斷<ref name="History">[http://www.ihf.info/TheIHF/Profile/tabid/74/Default.aspx His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Handball Federation]{{en}}</ref>。
22,0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