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造纸术

增加 136 位元組, 4 年前
方法的改进
===方法的改进===
西汉初年,政治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应运而生。 [[ 许慎 ]] 著《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谈到“纸”的来源。
他说:“‘纸’从系旁,也就是‘丝’旁”。这句话是说见当时的纸主要是用 [[ 绢丝 ]] 类物品制成,与一般意义上的纸是完全不同的。
许慎认为纸是 [[ 丝絮 ]] 在水中经打击而留在 [[ 床席 ]] 上的 [[ 薄片 ]] 。这种薄片可能是最原始的“纸”,有人把这种“纸”称为“ [[ 赫蹄 ]] ”。这可能是纸发明的一个前奏,关于这种“纸”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汉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
《汉书·赵皇后传》中记录了成帝妃 [[ 曹伟能 ]] 生皇子,遭皇后 [[ 赵飞燕 ]] 姐妹的迫害,她们送给曹伟能的毒药就是用“赫蹄”纸包裹,“纸”上写:“告伟能,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汝自知之!”。由此推测纸可能与丝有一定关系。
蔡伦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他认为扩大造纸原料的来源,改进造纸技术,提高纸张质量,就可以使纸张为大家接受。蔡伦首先使用树皮造纸,树皮是比麻类丰富得多的原料,这可以使纸的产量大幅度的提高。
[[ 树皮 ]] 中所含的 [[ 木素 ]] [[ 果胶 ]] [[ 蛋白质 ]] 远比麻类高,因此树皮的脱胶、制浆要比麻类难度大。这就促使蔡伦改进造纸的技术。西汉时利用 [[ 石灰水 ]] 制浆,东汉时改用 [[ 草木灰水 ]] 制浆,草木灰水有较大的碱性,有利于提高纸浆的质量。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把他在尚方制造出来的一批优质纸张献给汉和帝 [[ 刘肇 ]] ,汉和帝很称赞他的才能,马上通令天下采用。这样,蔡伦的造纸方法很快传遍各地。
“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形象地再现了两汉时期的造纸术,将麻头、破布等原料经水浸、切碎、洗涤、蒸煮、漂洗、舂捣、加水配成悬浮的浆液、捞取纸浆、干燥后即成为纸张。
史书记载: [[ 汉和帝 ]] 曾到 [[ 缑氏 ]] 巡视过,有可能是参观这里的造纸作坊和 [[ 纸庄]](现分 [[ 前纸庄 ]] [[ 后纸庄 ]] ,位于洛阳汉魏故城东约2000米,面临 [[ 洛河]])很可能是汉代造纸作坊所在地。这两个地方,附近有造纸需要的优越的地理环境,有比较丰富的造纸资源(如 [[ ]] [[ 楮林 ]] 等)。
蔡伦献纸之后,造纸技术和纸张广为流传。 [[ 东汉末年 ]] [[ 东莱 ]] [[ 左伯 ]] 也是一位造纸能手。他造的纸,比蔡侯纸更为白洁细腻。 [[ 赵歧 ]] 著的《三辅决录》中,提到左伯的 [[ ]] [[ 张艺 ]] [[ ]] [[ 韦诞 ]] [[ ]] ,说它们都是名贵的书写工具。笔、墨和纸并列,说明纸已是当时常用的书写材料。纸成为竹简、 [[ 木牍 ]] [[ 缣帛 ]] 的有力竞争者,到了三、四世纪就基本上取代了简帛,成为唯一的书写材料,这就有力地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古代造纸===
110,2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