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文物

增加 96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文物3.jpg|有框|右|<big>文物</big>[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1/191d8f8938a44a9091361c2472cd307b_th.jp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144918459_215725 来自搜狐 的图片]]]
''' 文物 ''' 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 [[ 历史 ]] [[ 艺术 ]] [[ 科学 ]] 价值的 [[ 遗物 ]] [[ 遗迹 ]]
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 [[ 人类创造 ]] 的,或者是 [[ 与人类活动有关 ]] 的;第二,必须是已经 [[ 成为历史的 ]] 过去, [[ 不可能再重新创造 ]] 的。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
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正式实施,规定文物标准英文名为Cultural Relic。
1. 指礼乐制度。古代用文物明贵贱,制等级,故云。
《左传·桓公二年》:“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百官。” 唐 [[ 杜甫 ]] 《行次昭陵》诗:“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
《旧唐书·褚无量传》:“请旁询硕儒,俯摭旧典,采曲台之故事,行圆丘之正仪,使圣朝叶昭旷之涂,天下知文物之盛,岂不幸甚。”
[[ 杨万里 ]] 《题望韶亭》诗:“ 尧 时文物也麄踈,礼乐犹带鸿荒馀。”
2.文彩物色。
[[ 葛洪 ]] 《抱朴子·诘鲍》:“宫室居处则有堵雉<ref>[http://cidian.kxue.com/ci/duzhi18.html 堵雉的解释],快学网</ref>之限,冠盖旌旗则有文物之饰。”
南朝 [[ 梁刘勰 ]] 《文心雕龙·章表》:“诗云‘为章於天’,谓文明也。其在文物,赤白曰章。”
3. 指车服旌旗仪仗之类。
南朝 宋谢庄《宋孝武帝哀策文》:“文物空严,銮<ref>[https://www.zdic.net/hans/%E9%8A%AE 銮 基本解释],汉典</ref>和虚卫。”
[[ 李延寿 ]] 《南史·齐豫章王嶷传》:“ 嶷 身长七尺八寸,善持容范,文物卫从,礼冠百僚。”
[[ 魏徵 ]] 《隋书·炀帝纪上》:“丙辰,上御观风行殿,盛陈文物,奏九部乐。”
[[ 宋之问 ]] 《驾出长安》诗:“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
[[ 鲁迅 ]] 《书信集·致姚克》:“关于 秦 代的典章文物,我也茫无所知。”
[[File:宋叶适《刘子怡墓志铭》.jpg|有框|右|<big>文人,文士。宋叶适《刘子怡墓志铭》</big>[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5777137722&di=e7e88b42ffb3aa02d85d478906d00f64&imgtype=0&src=http%3A%2F%2Fwww.jiaodui.com%2Fbbs%2Fattachment%2Fthumb%2FMon_1308%2F691_53196_3bc487157dd252f.jpg%3F119 原图链接][http://www.jiaodui.com/bbs/read.php?tid=26511 来自校对标准论坛 的图片]]]
4.文人,文士。
[[ 骆宾王 ]] 《夕次旧吴》诗:“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
[[ 叶适 ]] 《刘子怡墓志铭》:“今两乡文物,争自磨洗,齐衡一州,自君始也。”
[[ 辛文房 ]] 《唐才子传·窦叔向》:“有卓绝之行,登第於 大历 初,远振佳名,为文物冠冕。”
5.历代相传的文献古物。
[[ 颜师古 ]] 《等慈寺碑》:“即倾许之人徒,收亡 隋 之文物。”
[[ 文天祥 ]] 《跋诚斋》:“呜呼!庚申一变, 瑞 之文物煨烬十九。”
[[ 徐迟 ]] 《凤翔》:“精美贵重的文物,几座珍宝馆也陈列不了。”
6. 借谓文化悠久。
[[ 冯桂芬 ]] 《重建吴江松陵书院记》:“故数文物之邦,必曰东南。”
太平天囯 [[ 洪仁玕 ]] 《诛妖檄文》:“将见普天率土,仍是文物华人。
==总体概述==
各类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 [[ 利用自然 ]] [[ 改造自然 ]] 和当时 [[ 生态环境 ]] 的状况,是 [[ 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 。文物的 [[ 保护管理 ]] [[ 科学研究 ]] ,对于人们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力量,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并促进当代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科。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科学。
===称谓诞生===
[[File:文、物”原是指当时的礼乐典章制度.jpg|有框|右|<big>文、物”原是指当时的礼乐典章制度</big>[https://img.91ddcc.com/14388412648398.png 原图链接][https://sns.91ddcc.com/t/73774 来自才府 的图片]]]
在中国,“文物”二字联系在一起使用,始见于《 [[ 左传 ]]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之后,《 [[ 后汉书 ]] ·南匈奴传》有:“制衣裳,备文物。”以上所说的“文、物”原是指当时的礼乐典章制度,与现代所指文物的涵义不同。
===涵义变迁===
到唐代, [[ 骆宾王 ]] 诗:“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 [[ 杜牧 ]] 诗:“六朝文物草连天,天淡云闲今古同”。这里所指的“文物”,其涵义已接近于现代所指文物的涵义,所指已是前代遗物了。
[[ 宋中叶 (11 ]](十一 世纪),以 [[ 青铜器 ]] [[ 石刻 ]] 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金石学<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95725247 淘拍堂 | 浅述金石学],知乎</ref>兴起,以后又逐渐扩大到研究其他各种古代器物,把这些器物统称之为“古器物”或“古物”。
在明代和清初比较普遍使用的名称是“古董”或“骨董”。到清 [[ 乾隆 ]] 年间 (18 十八 世纪)又开始使用“古玩”一词。这些不同的名称,涵义基相同,但在很多场合, [[ 古董 ]] 、骨董和 [[ 古玩 ]] ,是指 [[ 书画 ]] [[ 碑帖 ]] 以外的古器物。
[[ 中华民国 ]] 时期,古物的概念和包括的内容比过去广泛。1930年 (民国十九年) [[ 国民政府 ]] 颁布的《古物保存法》明确规定:“本法所称古物是指与考古学历史学古生物学及其他与文化有关之一切古物而言。”说明其概念已远远超出过去所称“古物”、“古董”的范围。
20 二十 世纪30年代中,“文物”一词又重被使用。1935年北平市政府编辑出版了《旧都文物略》,同年成立了专门负责研究、 修整古代建筑的 “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这里“文物”的概念已包括了不可移动的文物。
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
==主要分类==
文物依照其特点、历史文化背景、规模大小有很多分类,但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主要有 [[ 时代分类 ]] 法、 [[ 区域分类 ]] 法、 [[ 存在形态分类 ]] 法、 [[ 质地分类 ]] 法、 [[ 功用分类 ]] 法、属性(性质)分类法、来源、价值分类法等等。
===时代分类法===
时代分类法是以文物制作的时代为标准,对文物进行分类的方法。任何文物都产生于一定的时代(年代),没有时代的文物是不存在的。有的文物由于流传及本身原因,时代一时尚难判明,这应属对文物的认识问题,和文物必产生于特定的时代是不同的问题,不能相提并论。
[[ 文物均有产生的时代 ]] ,这是文物按时代分类的依据。
把同一时代的文物集合一起,把不属于该时代的文物剔出来,分别集合到与其时代相同的组内,从而可将不同时代的众多文物,以其产生的时代区别开来,达到归类的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各个时代的文物打下基础。
在按时代分类时,要注意我国在时代划分方面的情况,如 [[ 历史时期 ]] 的文物,在古代一般按朝代划分,不是按纪年划分,当然在研究某一件文物时,要尽可能了解它的绝对年代,在分类中,一般只考虑它的相对年代。
因此,古代文物,一般分为 [[ 夏代文物 ]] [[ 商代文物 ]] [[ 周代文物 ]] [[ 秦代文物 ]] [[ 汉代文物 ]] [[ 魏晋南北朝文物 ]] [[ 隋代文物 ]] [[ 唐代文物 ]] [[ 五代十国文物 ]] [[ 宋代文物 ]] [[ 辽代文物 ]] [[ 金代文物 ]] [[ 元代文物 ]] [[ 明代文物 ]] [[ 清代文物 ]] 。其中周、汉、魏晋南北朝、宋等时期的文物,还可以历史朝代详细划分。
在历史时期之前的文物,即史前文物,一般分为 [[ 旧石器时代文物 ]] [[ 新石器时代文物 ]]
如果再细分,各时代文物还可再划分出早、中、晚期,从研究角度来说,这也是有利的。
古代以后的文物,一般统称为 [[ 近代现代文物 ]]
时代分类法对文物的归类如下表:
{| class="wikitable" |- ! 史前文物 !! colspan="2" style="text-align: center;" | 旧石器时代文物、 新石器时代文物 |- | rowspan="3" | 历史时期文物 || 古代文物 || 夏代文物、商代文物、周代文物、秦代文物、汉代文物、魏晋南北朝文物、隋代文物、唐代文物、五代十国文物、宋代文物、辽代文物、金代文物、元代文物、明代文物、清代文物。其中周、汉、魏晋南北朝、宋等时期的文物,还可以历史朝代详细划分。|- | || |- | || 近代现代文物 || 革命文物、民族文物、民俗文物|}
史前文物 旧石器时代文物、 新石器时代文物
 
历史时期文物 古代文物 夏代文物、商代文物、周代文物、秦代文物、汉代文物、魏晋南北朝文物、隋代文物、唐代文物、五代十国文物、宋代文物、辽代文物、
 
金代文物、元代文物、明代文物、清代文物。其中周、汉、魏晋南北朝、宋等时期的文物,还可以历史朝代详细划分。
716,50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