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电气化铁路

增加 5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能大幅度提高运输能力===
由于电力机车以外部电能作 [[ 动力 ]] ,它不需要自带动力装置,可降低机车自重,这样,在每根轴的荷重相同的条件下,其轴功率较大,目前国内的电力机车最大为900千瓦, [[ 内燃机车 ]] 为500千瓦,在相同的牵引重量时,其速度较高。而在相同速度下,其牵引力较大。客运用的SS8型电力机车持续速度为100公里/时,而DFll型内燃机车只有65.5公里/时。从 [[ 货运机车 ]] 的功率来比较,SS4型电力机车为6400千瓦,DFl0型内燃机车为3245千瓦,而前进型蒸汽机车仅为2200千瓦。由上述数字可以看出,因为电力机车的功率大,所以它的牵引力大和持续速度较高,从而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
===节约能源,降低运输成本===
铁路运输是国家能源消耗的一个大户。因此,牵引动力类型的选择对于合理使用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牵引的动力是电能,从我国能源生产的发展来看,“八五”期间发电量增长32%, [[ 原煤 ]] 增长13%, [[ 原油 ]] 增长5.1%;1995年电力牵引用电量仅占全国发电量的0.64%;再以宏观的能源结构看,原油储量远少于煤炭、水力,而一些无法直接使用电能的水上、陆地和空中运输工具及移动机械却需要大量的 [[ 液体燃料 ]] ,因此,电力牵引是最合理的牵引动力。电力牵引每万吨公里的能耗比其它牵引约低1/3,根据1990年全路运输业务决算报告,以每万吨公里机务成本计算,电力机车为100%,则内燃机车为136.9%,蒸汽机车为135.1%。
===有利于保护环境,并能增加安全可靠程度===
电力机车无废气、烟尘,对空气无污染,另外噪音较小,特别在通过长大隧道时,其优点更为显著,这不仅改善了司机的工作条件和 [[ 旅客 ]] 的舒适度,而且对铁路沿线城市、郊区的污染也减到最小程度。电力机车装有大功率的电气制动装置,可用于长大下坡的速度调整,从而可以大大提高 [[ 列车运行 ]] 的安全度。
==动力==
电气化铁路动态物理模拟(physics simulation of transient system of electric railway)反映供电系统和电力牵引全过程及相互关系的动态物理模拟系统,用以获取和优化电气化铁路运行的各主要技术参数。区分为直流和交流电气化铁路动态物理模拟两种类型。
直流电气化铁路动态模拟计算台 [[ 直流电气化铁路 ]] 动态模拟计算台由前苏联莫斯科铁道学院于1950年开始研制。
===计算台各环节简介===
利用相似标准,按与实际相符的一定比例模拟变电所 [[ 电压 ]] 、内阻,接触网和钢轨的电阻、 的电阻、 [[ 电流 ]] ,机车的F1,I1,研制了包括5个变电所,125km长的接触网、钢轨和线路及电力机车组成的模拟台,其原理结构图见图2。①供电系统:牵引变电所由交流供电经桥式整流及内阻后向4条馈线供电;接触网和钢轨用10个步进选择器组成,其中每层有25条支路,共计250条,每条代表0.5km,其第一层每条支路的电阻模拟10mm2~738mm2的等值铜导线截面,第二层模拟P45和P60型钢轨。②线路纵断面:利用一系列的串、并联电阻形成—电位器,其上不同的正、 [[ 负电压 ]] 相似地模拟不同的上、下坡道阻力,使每个0.5km具有不同的坡道。③电力机车牵引列车:机车的主回路由图2中机车电阻和电流来模拟,取电压UkM,形成电流为(M代表模拟值)。
==中国发展==
电力机车动车本身不带原动机和燃料,比功率(单位重量功率)大,与内燃机车和内燃动车相比,在相同或相近的持续牵引力(以单轴计)下持续速度高一倍以上,牵引相同重量的列车可以实现更高的额定最高速度(或称最高运营速度),而且恒功速度范围宽,电制动功率也大,所以起、制动和加、减速性能也均较优越。
电力牵引这种快跑、多拉的特性能更充分地满足铁路运输对提高行车速度、增加列车重量和加大行车密度的综合要求,从而更加有利于:大幅度提高 [[ 旅客运输 ]] [[ 旅行速度 ]] [[ 高附加值商品运输 ]] 的送达速度;组织 [[ 煤炭 ]] 、建材、 [[ 粮食 ]] 等大宗货物的高效、快捷的重载直达运输;发挥速度优势,不断推出运输新产品,拓广铁路运输的营销范围,增强其在运输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特别轨道交通与[[高速公路]]、[[航空]]运输协调发展的“运输走廊”,吸引大中城市间和市郊运输的大量客流转乘高速和快速电气列车,可以明显改善人们的旅行条件、缓解交通堵塞、减少大气污染、节省[[石油]]及[[土地]]等有限资源。这种超越上述企业效益的重大国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唤醒发达国家的政府和社会对铁路公益性的再认识,为铁路发展获取资金和支持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246,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