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印度顾特卜塔

增加 4,429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印度顾特卜塔也称库杜布塔位于印度德里,是印度最高的宣礼塔。在1192年,德里苏丹国库特布沙希王朝的缔造者库特布丁·艾…”
印度顾特卜塔也称库杜布塔位于印度德里,是印度最高的宣礼塔。在1192年,德里苏丹国库特布沙希王朝的缔造者库特布丁·艾伊拜克开始兴建此塔,并在伊勒杜迷失时期建成。1199年德里的穆斯林统治者库特卜将其改建为伊斯兰风格,成为附近库瓦特·乌尔·伊斯兰清真寺的一部分,作为中亚穆斯林成功入侵占领印度后为了庆祝胜利而建成的纪念碑,它以红砂岩和大理石为建筑材料,高72.5米,共有379级台阶,直径从底部的14.3米逐步缩小至顶层的2.7米。它在1993年被列为世界遗产。享有盛名的阿育王柱就竖立在库瓦特·乌尔·伊斯兰清真寺中。
库特卜塔气势磅磁,风格独特,已有近1000年历史,这种高塔建筑为何保存的如此完好至今仍是个谜。这座高塔是典型印度伊斯兰风格建筑,塔身上、镌刻阿拉伯文的《古兰经》经文和各种花纹图案。
==建筑特色==
库特卜塔建于一片茂盛的林木之中,全塔高72.5米,气势磅礴,是德里最高的建筑。
库特卜塔约建于1199年,气势磅磁,风格独特。当晚霞映照于塔上时,更有一番神秘的气息。这座塔是以阿富汗的杰姆塔为蓝本,为纪念伊斯兰的胜利而建的,又名"胜利之塔",号称"印度七大奇迹一"之一。
==塔的结构==
塔分为五层,下面3层用红砂石建造,正面两层用白色大理石以及红砂石建造,塔身由下至上,各层高度缩小节奏逐渐急促,紧密排列着竖向棱线。每层外形各不相同。第一层是24个交叠的三角形和半圆形柱子,第二层是半圆形,第三层是三角形,第四、五层则是白色大埋王小夹有红砂石。塔内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设备,沿着379级螺旋形阶梯,可以直达塔顶,眺望新、旧德里城以及亚穆河和秀丽风光。
==塔的建造者==
关于库特卜塔的建造者,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从塔内石壁上的刻文看,此塔大约是德里最后一个印度教统治者乔汉为他的王后建造的纪念物。公元1199年奴隶王朝第一个国王,德里的穆斯林统治者库特卜将其改建为伊斯兰风格。14世纪,由于雷击的破坏又重修了第四、五层。总之该塔不是一朝一代建成的,而是经过多次续建而成。
库特卜塔的外表面刻有《古兰经》并用几何图案和植物图案加以装饰在塔底层的大门上列有一句名言:"谁在地上为真主修造清真寺,真主就为他在天国修造同样的寓所。"库瓦特·乌尔·伊斯兰清真寺于伊勒杜特米什统治时代完成,在院子的一角设有伊勒杜特米什王隆,这是首批印度穆斯林王陵之一。
==周围环境==
与库特卜塔毗领的是库瓦特·乌尔·伊斯兰清真寺,它是印度伊斯兰建筑中最古老的清真寺。1193年开始兴建,为了显示"伊斯兰的力最"和就地取材,修建该寺时破坏了27座印度教和耆那教的寺院。但由于采用原建筑的材料,在库瓦特·乌尔·伊斯兰清真寺的柱子上,可以看到一般回教寺院所看不到的神像,看上去多少有点印度传统建筑的印象。1211年又进行了第一次扩建,面积扩大了3倍。1295年-1315年进行了第二次扩建,面积扩大了10倍,在南入口建造阿莱伊门。主礼拜堂拥有东西宽43米,南北长32.4米的中庭,现大半已损毁。正面有厚约4米的大拱门,左右各有一个小拱门。清真寺遗迹内竖有一根高7米,重约6吨的铁柱,底部和顶部的直径分别为O.4米和0.3米。据柱上的梵文记载,大约铸于印度教国王统治时代,即公元10世纪以前。铁柱经过一千多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却从不生锈。有专家对其成分做过化验分析,发现它含铁质99.72%,其它物质有碳、硅、硫和磷。古印度人如何使用合金制造如此庇大的铁柱,至今还是一个谜。去库特卜旅游的人,一定会去观看这恨铁柱。每天都有很多人围在柱旁等候,一个一个地背靠铁柱,双臂向后反抱大铁柱。固为有人相信,凡是反抱铁柱双手能接在一起的人可以一生好运。铁柱被人抱的部分锃亮而光滑。
库瓦特·鸟尔·伊斯兰清真寺设在一座耆那教庙宇的原址上,其院落大为扩展,增设了环绕庭院的圆柱
58,9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