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韩菼

增加 4,42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unreferenced|time=2019-09-04T12:16:31+00:00}}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韩菼
| 圖像 =
== 简介 ==
'''韩 菼tǎn'''(1637年-1704年),字元少, 别号 別號 人( ) )人。祖父[[韓治]]是黃岩知縣。父親[[韓酚]]是個秀才,能文 性嗜酒 ,有李太白風 乡试时 鄉試時 ,尚 书[[ 乾学]] 幹學 取之 卷中。[[ 康熙]] 十一年(1672 (1672 ) 生。[[ 康熙]] 十二年(1673 (1673 )中状 )狀元,成為滿清第十四位狀 元, 年三十七歲。 [[ 翰林院]] 修撰,修《 孝经 考經 》百卷 。历 ,歷 官日 起居注官、右 善、侍 、侍 [[礼 部侍郎]] [[ 吏部右侍郎]], 官至[[礼 部尚 书]] [[ 翰林院]] 掌院 士。<ref>[http://www.shufaai.com/a/lidaizj/hantan_645.html 書法 > 歷代書法名家 >韩菼]</ref>
== 人物生平 ==
'''韩 ===得益於[徐乾學]的賞識==='''tǎn(1637年-1704年),字元少,别号慕庐,长洲人(今苏州)。 出身 第。 祖父韩治是黄岩知县。父亲[[韩酚]]是个秀才,能文。据说,[[顺治]]十年,提督江南学政的石申召见韩酚,说他貌为状元之才,但不在其身。通过指点,虽说韩酚自身青衿,却教子夺魁。韩菼家贫, 少年 读书 讀書 ,通五 经义 經義 疏,力求 学问 學問, 擅長詩詞古文;他也喜歡山水,常邀好友結伴出遊 。做文章,或者出自原本六 ,或者出 典雅,超凡 俗。 若不是得益 於[[ 徐乾 學]] 赏识 賞識 中。在 童子 试时 試時 ,他的文章,因不合 俗而被 作“劣文”被斥黜,而且 上“示 ”,成 为众 為眾 人笑柄。徐乾 因事抵 州, 了他的文章,拍手叫好。 将韩 將韓 请来[[ 請來 促膝交 谈]] ,收 为门 為門 生, 入京城。  ===博得康熙帝之恩寵===康熙十一年 (1672)八月,韓 应顺 考中順 乡试 鄉試 [[徐乾学]]又从落第卷中将他的试卷拣出 成為一名舉人 使韩菼中举。这才有了后来韩菼连中会、殿两元的可能。[[ 康熙]] 帝以 菼能文,命撰《太 极图说 極圖說 》,召入弘德殿 进讲 進講 《大 》,主持纂修《孝 》。 菼以他的文才博得康熙帝之恩 [[ 翌年二月,韓菼參加禮部會試,奪得第一名會元。四月,參加殿試。殿試考時務策,韓菼在時務策策文中指斥 "三藩"擁兵自重,圖謀不軌,應盡快撤銷。殿試結束,擔任評卷的"讀卷大臣"把前十名的捲子送呈 康熙]]十二年(1673)状元 。康熙 癸丑科会试、殿试皆 正在籌劃撤藩,韓菼的對策正中他下懷,遂在韓菼卷的捲首殊書"第一甲 第一 名"六個大字。 授翰林院修撰,充日 起居注官。[[ 康熙]] 十四年, 菼出任 乡试 鄉試 主考官。康熙十五年,升任 詹事府右 善。康熙十六年, 菼改任左 善、翰林院侍 。康熙十七年,典 天武 乡试 鄉試 。康熙十八年,乞假回籍。康熙二十三年, 复职补 復職補 任原官,授翰林院侍 [[ 康熙]] 二十四年,康熙帝 亲试[[ 親試 翰林詹事]] 菼名列第二,升任翰林院侍 讲学 講學 士,再升任 内阁学 內閣學 士。康熙二十六年, 因病乞假回籍,在家居八年。[[ 康熙]] 三十四年,召 京城,出任《一 志》 裁, 迁礼 遷禮 部右侍郎兼翰林院掌院 士。康熙三十九年, 菼充 官,授[[礼 部尚 书]] ,教 庶吉士。 皇帝赞他“  ==="篤志經學,潤色鴻業"匾額===康熙極賞識韓菼的才學和人品,詔諭大臣說 :"韓菼乃天下才,風度好,奏對也合朕意。"又下詔道:"韓菼學問優異, 文章古雅 、旷 ,曠 古少 见” 見。"又下詔說:"韓菼所撰文章,能道出朕心中事。" 四十一年十二月,康熙特賜韓菼 "篤志經學,潤色鴻業"匾額 。官至 部尚 官。 赐匾额“笃志经学、润色鸿业”。后来 後來 龙颜 龍顏 ,因教 庶吉士不勤而失 再三乞退,康熙帝不允。 而后  ===辭 世===四十三年八月 卒于 病死在禮部尚書 任上 ,享年 68歲。第二年,他被移葬故鄉。他的子女請他的好友[[朱彝尊]]題寫墓碑《禮部尚書兼掌翰林院學士長洲韓公菼墓碑》。另一個好友[[方苞]],為他撰寫了墓表《禮部尚書韓公墓表》 '''韩 ===“ 崑山三徐”===''' 正直敢言,不 利害 福所 当时 當時 山三徐”([[徐元文]]、[[徐乾 ]]、[[徐秉 ]])以不法行 被劾, 将获 將獲 罪。 “三徐”素常交往者唯恐避之不及,怕受 累。而 菼仍早晚登 造府, 徐家往 替他 们辩 們辯 解一些不 的罪名。人 们称 們稱 人有始有 [[韩 ]] 以博 、精通 经术 經術 和文章清新文雅,而 极负 極負 盛名。他性情恬淡, 好山水。 人正直,被[[ 乾隆帝]] 称赞 稱讚 并由于  ===文章清新文雅,足為學林楷模===韓菼死後 48年,即乾隆十七年(1752)二月,乾隆詔諭內閣:"故禮部尚書韓菼生平博學多識,精通經術, 所撰寫的文章清新文雅,開 一代 风气 風氣 ,足 为艺 為學 林楷模 。從前沒有請諡,今 加恩 追諡 韩菼去世多年后,以示褒榮。"賜諡號曰"文懿"。他的同鄉[[ 乾隆沈德潛]] 十七年(1752) 追谥“ 又為他撰寫了祠堂碑記《故禮部尚書韓 文懿 公祠堂碑記》 。乾隆帝 传谕并 傳諭並 奖云 獎雲 :“菼雅 学绩 學績 文,湛深 经术 經術 ,所撰制 ,清真雅正, 开风气 開風氣 之先, 为艺 為藝 林楷 。”   === 作=== 《有 怀 堂文集》二十八卷、《有 怀 集》、《春秋左 句解 汇镌 匯鐫 》六卷。<ref>[http://renwu.ambaidu.com/history/1/hanqu.html 江蘇 >  蘇州人物> 韓菼]</ref> ==“懷才不遇”,偶然相遇,出聯相對“求才得才”== 韓菼是清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從小出生於書香門第世家是今天的蘇州人,別號慕廬。他參加考試獲得功名,是清朝的第14位狀元,文采非常好。在獲得功名之後受到康熙皇帝的信任由狀元官升到了禮部尚書。他非常的愛才,可以說面對有才學的文人只要有自己能夠幫助的地方,他都會給予幫助,愛才求才之心非常真誠。今天我們就要了解的就是他當官時期遇才、愛才、求才的非常有趣的對聯故事。韓菼非常地喜歡山水,只要有時間就會選擇出去遊玩,去領略山間不同於人世間的風景。經常邀請幾位有同一愛好的朋友,和他們一起去欣賞大自然的美好風光,徜徉在山水間樂不思蜀。這一天他們一行人來到了一座山莊下,突然聽見隱隱約約約有讀書聲傳來,於是就耐不住好奇之心,根據聲音前去找尋。走到山莊問了旁人,這時才知道原來這裡是某位官僚的私人學習地方,就是私塾。 這天這位官員突然來了興致,於是來到私塾中,親自為學生講授知識。授課的內容是《禮記曲禮篇》。授課時將“臨財毋苟得”的毋都成了母,學生也跟著出了錯。韓菼聽了之後大吃一驚。覺得既然出了錯就要馬上指出來錯誤,於是趕忙走到裡面。但是卻看到教書先生是一位長相俊俏的年輕人,為人也是彬彬有禮的。韓菼指出了錯誤,教書先生只是笑了笑沒有任何回答。韓菼心想這個年輕人不像是不知道自己教書出了錯的呀,肯定是有什麼原因的,就想要了解一下具體情況。於是對這教書先生說道:我特別喜歡對對子,今天看你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年輕人,我們來試一下吧。於是就緊接著出了上聯。 上聯:曲禮一篇無母狗 這個上聯的意思就是說《禮記曲禮篇》這篇文章中並沒有母狗一詞教書先生立馬就知道了他想表達的意思,於是就對道: 下聯:春秋三傳有公羊 《春秋》三傳有公羊一篇,對聯中一語雙關,上聯的母狗”直接替代了“毋苟”,下聯則以“公羊”對“母狗”更是妙語驚人,對聯對仗工整,而且也很自然。 韓菼聽了之後心中覺得很是佩服沒覺得這個年輕人的確是非常地有才華,就對教書先生說我們一起聊聊吧,教書先生欣然答應。兩人坐下之後韓菼說:你這麼有才華怎麼不去考取功名報效國家,而是在這里當教書先生呢?是不是有什麼原因?如果有,我來給你想辦法解決。對於有才華的人我很樂意給予幫助。 教書先生回答道:我每次都參加了考試,但是總是不能獲得好的名次,都被那些有錢有勢的人佔了我的名額,考的次數多了,我也不願意再參加了。了解了大致的原因之後,韓菼答應為他舉薦。教書先生非常感激,於是奮發圖強,果然取得了好的成績。<ref>[https://www.360kuai.com/pc/9595f16f410103d9d?cota=4&sign=360_e39369d1 教書先生“懷才不遇”,韓菼偶然相遇,出聯相對“求才得才”]</ref>  
== 参考资料 ==
[[Category:清朝军政人物]]
72,7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