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唢呐

增加 23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构造、发声原理 ==
传统唢吶的管身有8个音孔,由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以及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来按音。发音的方式,是由嘴巴含住[[芦苇]]制的[[簧片|哨子]]吹气使之振动发声,经过管身及碗的振动及扩音而发出声音 <ref>[https://www.yueqiquan.com/zhishi/zatan/11008.html 郭雅志——唢呐10问实答],乐器圈</ref>
唢吶能以嘴巴控制哨子以控制音量、音高、音色,以及各种技巧的运用,其音色音量的变化大,且能作出很圆满的[[滑音]]。唢吶演奏者必须具备视不同乐曲所需求的音色需求而调整哨子的技术。
中唢呐:杆长32~40厘米。最常用的是杆长37厘米的(又名“黑杆子”)。流行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音量介于大小唢呐之间,音色柔和。多用于歌舞伴奏。中小唢呐,广泛流传于我国南方各省,北方称之为“南方唢呐”。中唢呐音量不大不小,用在歌舞伴奏中,非常悠扬。
大唢呐:杆长42~57厘米。最常用的是杆长50厘米的(又名“大杆子”)。流行于东北、山海关和冀东一带。哨用芦苇制成,哨片多呈口袋状,吹起来声音低沉宏大,常用来吹奏大型乐曲 <ref>[https://guoxue.chazidian.com/wudao/16064/ 唢呐的种类],发布时间:2014-03-2520:21:10 来源:国学网 </ref>
加键唢呐:20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杆上的音孔按十二平均律开列,健全了半音,转调方便。有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四种,较传统唢呐音色丰富、音量增大,并扩展了音域。
111,1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