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评书

增加 1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评书''',又称''' 说书''' ,[[湖北]]、[[广东]][[粤语]]地区及[[闽南语]]地区称''' 讲古''' ,在[[四川]]称为''' 讲书''' ,古称''' 说话''' ,是[[中国]][[东北]]、[[华北]]、 [[两广]]、[[湖广]]、[[四川]]一带一种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在[[宋代]]开始流行。各地的''' 说书人''' 以自己的[[母语]]对人说着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份。[[清末]][[民初]]时,评书的表演为一人坐于桌后表演,道具有[[折扇]]和[[醒木]],服装为[[长衫]];至20世纪中叶,多不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说演,服装也较不固定。
而在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后,在电子媒体及推广普通话的冲击之下,一些方言的说书文化日渐式微,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但还仍然有其活力。
 中文名 评书 外文名 Story Telling 其他名称 评话、说书、讲书、讲古 始 于 宋代 == 历史 ==  
以说书者的说法:评书起源于[[东周]]时期,[[周庄王]]是评书的[[祖师爷]]。但这只是一个[[传说]]。实际评书的创始人为[[明末]][[清初]]的[[柳敬亭]],最初只是[[说唱艺术]]的一部分,称为“[[弦子书]]”,他的老师[[莫后光]]提到说话理论是:「夫演义虽小技,其以辨性情、考方俗、形容万类,不与[[儒者]]异道。故取之欲其肆,中之欲其微,促而赴之欲其迅,舒而绎之欲其安,进而止之欲其留,整而归之欲其洁。非天下之精者,其孰与于斯矣!」。
=== 说话与评书 ===
 
在[[唐代]],[[佛教]]融入了通俗文学,[[僧人]]为了吸引[[檀越]],发明了一种说演[[佛经]]故事的艺术,称之[[变文]]。不久,又出现了一种[[曲艺]]艺术,和评书的表演方式相似,这种曲艺形式称为“说话”。到宋代中兴时期,在中国古典文学认为,“说话”这种表演的形式对明清[[章回小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说话”发展到俗说后表演方式与“评书”是非常类似的。比如评书中的开场诗,说话称为“[[押座文]]”。也有“且听下回分解”一类用句。当然,这些都影响了明清的小说。同时,说话文学也在日本有所发展,成爲一种本土文学形式。
研究“说话”,多数是从话本对明清的小说的影响加以研究。也有一些曲艺艺人写过专门的资料。很多证据表明“说话”类似于“评书”。但两者似乎没有任何确实的传承关系。
== 题材 == 
说书虽然以讲史为主,但多数为引人入胜,并没有尊重历史的原貌。比如:[[商朝]]有[[大炮]];[[汉代]]有[[银票]];[[三国]]有[[武状元]]。但由于说书面向的是[[百姓]],客观上起到普及文化和历史的作用。在古代,许多不认识字的人都能吟两句[[打油诗]]、了解历史,唯一的途径就是评书和[[戏曲]]的传播。
说书的段子来源分四类:史书(《[[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神怪书(《[[封神演义]]》、《[[济公传]]》)公案书([[施公案]]、[[包公]]案)、[[武侠]]书(《[[三侠五义]]》、《[[童林传]]》)。但几乎只要是[[小说]],经过略微加工,就可以成书评说。
== 形式 == 
每一段的评书称“回”,小于100回的书称小段。如果只是一回或几回称“片子活”。如果大于100回那么称为,“长篇活”。
* [[垛句]]:说演到紧要处或精彩处,使用[[排比]]重叠的句式以强化说演效果。
== 传承 == 
评书从[[柳敬亭]]、[[王鸿兴]]开始,经十代传承之今。以前三代谱系:
* 第一代:王鸿兴
* 老一辈的有:[[张悦楷]]、[[林兆明]]、[[连阔如]]、[[袁阔成]]、[[李鑫荃]]、[[田连元]]、[[连丽如]]、[[单田芳]]、[[刘兰芳]]、[[刘延广]]、[[金文声]]、[[刘立福]]
* 新一辈的有:[[孙一]]、[[张少佐]]、[[王玥波]]、[[李伯清]]
 
==曲种名家==
 
===单田芳===
 单田芳(1934-2018 年——2018年 ),著名评书表演 [[ 艺术 ]] 大师,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继承人。 [4] 原鞍山曲艺团业务团长,现任北京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1934年生于营口,同年随父母到沈阳,1952年在沈阳二十七中高中毕业后考入东北工学院,1987年退休,1995年赴京创办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曲协会员,中国通俗小说研究会会员。从艺半个多世纪以来,共录制、播出了《 [[ 隋唐演义 ]] 》、《 [[ 三侠五义 ]] 》、《 [[ 白眉大侠 ]] 》、《 [[ 乱世枭雄 ]] 》等100余部共计15000余集广播、电视评书作品, 整理编著17套28种传统评书文字书稿,开评书走向市场的先河。“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单田芳评书”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田连元===
 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原名田长庚,祖父田锡贵、父亲田庆瑞都是鼓书艺人 [7] 。1941年生于长春,少年时代在天津 [7] 。小学读书时就读过很多中外名著 [7] 。七岁开始登台,九岁拜王起胜为师,学唱西河大鼓兼练三弦 [7] 。他出身说书世家,因父病,辍学从艺,没有获得一纸文凭。他靠借读同学的课本,自学完成了初、高中、大学的文科课程,并在学艺之暇,遍读名篇杂著开拓视野。十七岁开始正式演出,说《 [[ 杨家将 ]] 》、《 [[ 粉妆楼 ]] 》、《 [[ 大八义 ]] 》等书 [7] 。1960年进入 [[ 本溪市 ]] 曲艺团。二十三岁即出任本溪市曲艺团副团长 [7] 。自1964年至今,先后创作、改编、整理、演出了现代评书小段《 [[ 追车回电 ]] 》、《 [[ 新的采访 ]] 》、《 [[ 没演完的戏 ]] 》、《 [[ 贾科长买马 ]] 》,长篇评书《 [[ 欧阳海之歌 ]] 》,传统评书《 [[ 孙膑与庞涓 ]] 》、《 [[ 杨家将 ]] 》、《 [[ 水浒人物传 ]] 》、《 [[ 施公案 ]] 》、《 [[ 小八义 ]] 》等 [7] 。其很多节目在中央和省,市电台、电视台播出,有的曾在报刊上发表 [7] 。历任本溪市曲艺团业务团长,本溪市歌舞团副团长、团长、名誉团长,本溪市文化局艺术研究员,本溪市文联副主席,辽宁省曲协副主席、主席,中国曲协理事,中华说唱艺术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7] 。2011年9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田连元撰写的《 [[ 田连元自传 ]] [8] 。主要代表作品:《隋唐演义》、《杨家将》、《瓦岗寨》等。
==视频==
==参考文献 ==
 
* Vibeke Bordahl着,米锋等译:《扬州评话探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 B. Riftin(李福清)着,尹锡康等译:《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47,9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