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篆刻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中国篆刻史
在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印章]]成为君臣关系、商品贸易的重要凭证,并广泛用与竹简与木简的封泥上。除文字印外,还多见内容为绘画图案,特别是动物图案的装饰性肖形印。这种肖形印的存在延续到六朝时期,随后逐渐消失。
[[File:篆是一种书体.jpg|缩略图|右|篆是一种书体[http://zlk.sssc.cn/173/2234/uploads/200907/s_1248151652BeKe5EqA.jpg 原图链接][http://zlk.sssc.cn/173/2234/ 来自盛世收藏网 图片 ]]]
===发展===
===发展===
[[File:篆是一种书体.jpg|缩略图|右|篆是一种书体[http://zlk.sssc.cn/173/2234/uploads/200907/s_1248151652BeKe5EqA.jpg 原图链接][http://zlk.sssc.cn/173/2234/ 来自盛世收藏网 图片 ]]]
[[秦始皇]]的玉壐已用小篆刻制。篆同瑑,篆是一种书体,一般说法就是用篆书来刻制印章便是篆刻<ref>[http://www.sohu.com/a/312488200_699251 篆书是篆刻艺术的基础 ],搜狐网 2019-05-07 06:06</ref>。印章由文人自己动手刻制,传说是在明末,传说[[王冕]]发现用花乳石可以刻印,继而[[文彭]]、[[何震]]大力投入,篆刻一艺于是广为发展。比较可靠的资料,酷爱印章艺术的文彭,原先自己写印稿子请工匠雕琢;偶然机会遇到市场上有人卖一种叶蜡石,是种青田石的灯光冻,发现这种石质可以雕琢,于是自己动手刻印。
719,6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