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溥杰

增加 17 位元組, 4 年前
人物生平
溥杰幼年在醇亲王府作溥仪伴读。1928年,北伐军进入北京前夕,载沣全家由张学良安排,赴天津租界避难,溥杰夫妇住在张学良小妾谷瑞玉公馆中。溥杰秘密前往奉天入讲武堂求学,为溥仪阻止,通过日本警察扣留于大连,十余天后回到天津。
1929年到 [[ 日本 ]] 东京学习院、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溥仪曾勒令其留下并与一满人女子结婚,但被日军阻挠)。1935年回东北,在伪满洲国任军职(宫内府侍从武官)。1937年与日本皇族姻亲("亲善婚姻")、嵯峨家的女儿浩(婚后名爱新觉罗·浩)作权宜婚姻。但二人婚姻圆满,并诞下两名女儿爱新觉罗·慧生和爱新觉罗·嫮生。
1945年8月二战结束,日本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灭亡。溥杰与哥哥溥仪逃至沈阳打算改乘飞机前往日本,在沈阳机场被苏联军队俘获。
1950年8月被移交给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政府羁押,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 [[ 中国共产党 ]] 的思想改造。
1959年国庆十周年,我国政府大赦第一批战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获得特赦,溥杰未获特赦。1960年11月28日,溥杰第二批获特赦。回京后,北京市委统战部把他安排到景山公园工作一年,边劳动边改造。改造完成后安排溥杰到政协做了文史专员。先后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61年1月30日, [[ 周恩来 ]] 总理接见了溥仪、溥杰及其亲属,鼓励他们为祖国做出贡献。溥杰十分感激,在诗中写道:"今朝灿灿红旗下,新旧河山迥不同",真诚表示"矢当珍此桑榆景,尽我余龄觅寸阴"。他不仅热心社会公益活动,而且将多年的积蓄捐献给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受到社会称赞。
1961年2月12日,周总理邀请爱新觉罗家族到西花厅吃饭。在周总理的关怀和斡旋下,溥杰与妻子嵯峨浩重逢。此后一直住在护国寺大街52号,一起并度过文化大革命。
1994年2月28日7时55分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7岁。死后骨灰一半葬于日本山口县下关市中山神社(嵯峨家的神社)的爱新觉罗分社内。另一半葬于北京。
 
=主要作品=
著有回忆录《溥杰自传》。
2,3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