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西遊記

增加 1 位元組, 4 年前
标题文字
《西游记》的艺术魅力,除了它的奇异想象,就要数它的趣味了。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可以说是趣味性和娱乐性最强的一部作品。虽然取经路上尽是险山恶水,妖精魔怪层出不穷,充满刀光剑影,孙悟空的胜利也来之不易,但读者的阅读感受总是轻松的,充满愉悦而一点没有紧张感和沉重感。  
《西游记》的奇趣,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相辉映。孙悟空豪爽、乐观的喜剧性格;滑稽谐趣却憨厚朴实的猪八戒形象。他们幽默诙谐,机趣横生的对话使文章增色不少。人物的性格常常通过富于揩趣的对话得到生动的表现,这也是《西游记》充满奇趣的又一大特点。在人物描写上将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也是造成《西游记》奇趣的重要原因。所谓神性,就是指形象的幻想性;所谓人性,就是指形象的社会性;所谓自然性,就是指所具有的动物属性。《西游记》展现了一个神化了的动物世界,同时又熔铸进社会生活的内容。<ref>吴圣昔.涉笔成趣 妙在自然——论《西游记》的诙谐性[J] 文学遗产 1987-06-05</ref>
 
==后世影响==
自《西游记》之后,明代出现了写作神魔小说的高潮。有朱星祚的《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邓志谟的《铁树记》、《飞剑记》、《咒枣记》、许仲琳的《封神演义》等,《西游记》中有些没展开的情节,却在《封神演义》中展开且变化。《西游记》对戏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清代宫廷大剧《升平宝筏》是西游戏,十本,240出;以至于后来[[京剧]]中的猴戏也被人喜闻乐见。《西游记》不但有续作、仿作,对后世的小说、戏曲、宝卷、民俗都产生影响,清朝子弟书里都有《西游记》的鼓词,可见影响之大。<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723/0813YThhb4GIhQbUTLnMo3dyGbymzSlGvUAkjf2RTiOA32am-CKT8uU34maFddnW2nxj5y-MJdCFg7SkwFNW8oQhifuFpkqwIaPxtdeuuGc38qYcPAjpOfwO-zg]《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 中国网 2006-08-10</ref>
[[Category:中文古典小說]]
27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