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南朝

增加 1,75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南朝也创建了不少的寺庙,[[杜牧]]就曾感慨过: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00">
File:南朝6.jpg|缩略图|右|25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7116869504&di=73c1e2926d259c921b9260173b40015f&imgtype=0&src=http%3A%2F%2F6633909.s21i-6.faiusr.com%2F2%2FABUIABACGAAg7d-mywUolrClrQEwsgU4jQQ.jpg 原图链接][http://www.zhouye6110.com/nd.jsp?id=308#_jcp=1 来自中文繁体网]
File:南朝7.jpg|缩略图|右|25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7117353572&di=c06b9d07e509eea881ca2c7b6846cd6a&imgtype=0&src=http%3A%2F%2Fupload.art.ifeng.com%2F2017%2F1020%2Fthumb_700_325_1508467067792.jpg 原图链接][http://art.ifeng.com/2017/1019/3385951.shtml 来自凤凰艺术]
File:崔漫莉1.jpg|缩略图|右|250px|[http://s12.sinaimg.cn/middle/60cfa2cftc8fdcd4922fb&690 原图链接][http://photo.blog.sina.com.cn/category/u/1624220367/s/143791/page1 来自崔漫莉微博]
 
</gallery>
=='''历史年代表'''==
{| class="wikitable"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年号!! 年号使用时间!!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年号!! 年号使用时间
|-
|太祖(梁高祖追尊)||文帝(梁文帝)||萧顺之||||未在位||||高祖||武帝(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天监||502年—519年
|-
|高祖||武帝(梁武帝) ||萧衍||464年—549年|| 普通||520年—526年||高祖||武帝(梁武帝) ||萧衍||464年—549年||大通||527年—528年
|-
|高祖||武帝(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 || 中大通||529年—534年 中大通||529年—534年 高祖||武帝(梁武帝) ||萧衍||464年—549年||大同||535年—545年
|-
|高祖||武帝(梁武帝) ||萧衍||464年—549年||中大同||546年||高祖||武帝(梁武帝) ||萧衍||464年—549年||太清||547年—549年
|-
|||(梁前废帝)||萧正德||549年||正平||548年—549年||太宗(初谥高宗)||简文皇帝(初谥明帝)||萧纲||503年—551年||大宝||550年—551年
|||兴文帝(梁兴文帝)||萧栋||?—552年||天正||551年||||汉帝||侯景||?—552年||太始||551年—552年
|-
|||(梁后废帝)||萧纪||508年—553年||天正||552年—553年||世祖||元帝(梁元帝)||萧绎||508年—554年||承圣(承圣元年)||552 |-|世祖||元帝(梁元帝)||萧绎||508年—554年||天正(天正二年)||553年||世祖||元帝 (梁元帝)||萧绎||508年—554年|| 承圣(承圣二年)||553
|-
|世祖||元帝 (梁元帝)||萧绎||508年—554年|| 天正承圣( 天正二 承圣三 年)||553 554 年|| 世祖肃宗(萧庄追尊)|| 帝 (梁 帝)||萧 渊明||508年—554 ?—556 年|| 承圣(承圣三年)天成||554 555
|-
| 宗(萧庄追尊)|| ( 梁闵帝陈霸先追尊)||萧 渊明方智|| ?—556 543年—558 年|| 天成绍泰||555 年—556 年||穆宗(萧庄追尊)||敬帝、(陈霸先追尊)||萧方智||543年—558 年||绍泰||555年—556 年||太平||556年—557年
|}
==陈==
|||陈后主||陈叔宝|| 祯明||583年-589年||||||||||
|}
=='''南朝文学 集团骨干'''==
01. ==''' 刘义庆文学 集团骨干'''==  ==== 临川王 刘义庆(祖宋穆帝刘翘,父长沙景王刘道怜)===={| class="wikitable" !序号!! 姓名!! 籍贯!! 出身!! 序号 !! 姓名 !! 籍贯 !! 出身|-|01 || 袁淑 || 陈郡阳夏 || 陈郡袁氏||02 || 陆展 || 吴郡吴县 || 吴郡陆氏|-|03 || 何长瑜 || 东海郯县 || 东海何氏||04 || 鲍照 || 东海郯县 || 东海鲍氏02. |}==''' 竟陵八友'''== “竟陵八友”是南齐永明年间出现的一个文人集团,由竟陵王 [[ 萧子良 ]] 召集,包括 [[ 范云 ]] [[ 萧琛 ]] [[ 任昉 ]] [[ 王融 ]] [[ 萧衍 ]] [[ 谢朓 ]] [[ 沈约 ]] [[ 陆倕 ]] 八人。<ref>[http://www.doc88.com/p-6156678838787.html 南朝文学集团与南朝文学], 道客巴巴,2015年7月14日</ref>03. ==''' 萧梁文人'''== 《昭明文选》的作者 [[ 萧统 ]] 、《宋书》的作者 [[ 沈约 ]] 、《南齐书》的作者 [[ 萧子良 ]] 、《文心雕龙》的作者 [[ 刘勰 ]] 、《诗品》的作者 [[ 钟嵘 ]] ,以及文学名士如 [[ 江淹 ]] [[ 谢出 ]] [[ 到溉 ]] [[ 到洽 ]] [[ 丘迟 ]] [[ 吴均 ]] [[ 瘐信 ]] [[ 刘昭 ]] [[ 刘峻 ]] [[ 陶弘景 ]] ,当然还有后来成为皇帝的萧衍的两个儿子——简文帝 [[ 萧纲 ]] 和元帝 [[ 萧绎 ]] 04. =='''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在南朝时代有充分的发展。随着文学创作的繁荣,对于文学体制的辨析和文学性质的探讨更加系统和深入。   文笔之辨反映了当时对文学创作的认识和要求, [[ 永明声律论 ]] 总结了汉语声韵在韵文中构成美感的运用规律,对当时的新体诗和后世律诗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文学批评史上划时代的巨著,系统完整,论述严密,全面地讨论了文学创作中各方面的问题。钟嵘的《诗品》则是一部重要的诗论专著,对五言诗的思想艺术标准、作家的流派和具体评价,都有许多精辟的意见。
== '''參考來源''' ==
{{Reflist}}
3,2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