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杨继盛

增加 2,88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杨继盛(1516年-1555年)明代著名谏臣。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兵部员外郎。坐论马市,贬狄道典史。事白,入为户部员外,调兵部。疏劾严嵩而死,赠太常少卿,谥忠愍。后人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著有《杨忠愍文集》
 仇鸾因投靠贿赂严嵩而升为大将军,统领宣化一带边境军队。蒙古鞑靼部首领俺达汗,经常带兵侵扰北部边境。守将仇鸾不与俺达交战,反与其勾搭,卑躬屈膝,给俺达送钱送物同俺达搞“马市”。继盛入兵部后,给皇帝上了《请罢马市疏》,揭露仇鸾有损国格的行为。嘉靖皇帝初见奏疏印象还好,后因“八臣会议”上严嵩、仇鸾竭力诋毁继盛,便出尔反尔,将继盛治罪,严刑拷打,敲断小腿胫骨,夹断手指,贬官至远离京师的陕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为典史。在狄道,他兴办教育事业,拿自己的俸禄,卖掉自己的马和妻子的首饰,兴办了一座东山书院。他还疏浚河道引水灌田、开发煤山,还让妻子传授纺织技术,深受当地百姓拥戴,读书人尊其为“杨父”。嘉靖三十一年(1552),俺达再次侵犯大同、辽阳、宁夏,仇鸾私通俺达的罪行暴露,急病而死,被开棺戮尸。
  嘉靖皇帝想起继盛当年所言,将其重新任用,先任诸城县令,半年时间四迁其官,调回兵部,任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尽管严嵩对其威胁利诱,但继盛早已看透严嵩专权窃国、贪婪残暴的本性,决心上疏弹劾严嵩。由于严嵩势力太大,根基太深,要弹劾严嵩要冒极大危险。亲朋好友纷纷劝阻,但继盛决心仿效比干,不惜一死,以求得君之一悟、政之一改。遂上《请诛贼臣疏》,历数严嵩“十罪五奸”,被史家称为“明史上的一篇大奏牍”。严嵩得知后,假传圣旨将杨继盛投入死牢。初入狱时,好友托人密送来蚺蛇胆以御杖止痛,继盛说:“椒山自有胆,何必蚺蛇哉!”在牢内,他两股棒疮溃烂,他以瓷片当刀,自割腐肉断筋,腐肉盈斗,脓血遍地。狱卒被惊得浑身颤抖不止。虽然嘉靖帝对继盛曾有好感,朝野对他也是一片解救的呼声,但最终没有逃出严嵩处心积虑的牢笼,以类似“矫诏”的手段,将继盛的名字附在死刑犯之后,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将其杀于京城西市。临刑前,北京“满城争睹员外郎”。继盛面对人群,吟诵诗句:“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
  杨继盛多才多艺,在他的文集中,书信、疏奏及诗歌占比例较大,此外还有论及农业、水利、开煤矿、赈灾等方面的文字。在音乐理论、乐器制造方面,也有成就。他被害后12年,隆庆皇帝昭雪前代冤案,他被列为遭严嵩所害的8位直谏诸臣之首,赠太常少卿,谥号“忠愍”,建旌忠祠于保定。清顺治皇帝极力褒扬继盛,御制《褒忠录序》、《褒忠录论》,清乾隆皇帝曾为其题诗画像。
50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