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炎陵县

增加 3,26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炎帝陵被誉为“神州第一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炎陵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衡炎高速、炎睦高速、炎汝高速、吉衡铁路贯穿炎陵。
 
1994年4月,因炎帝神农氏安葬于县西鹿原镇鹿原陂,报经国务院批准,改酃县为炎陵县。
==位置境域==
 
炎陵县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东与江西省的井冈山市、遂川县交界,南与桂东县、资兴市相邻,西与安仁县接壤,北与茶陵县毗邻。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6°03′05″~北纬26°39′30″,东经113°34′54″~东经140°07′15″,南北长59千米,东西宽51千米。总面积2030.24平方千米,约占全省面积的0.96%。
==文物古迹==
炎陵县是湖南省文物大县,文物数量多、等级高。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确认,炎陵县共有已知文物点243处,已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6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县博物馆馆藏文物1036件,其中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11件,三级文物130件。此外,炎陵县保存完好的红军标语151处(组)339条,4617字,标语落款的部队番号达66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炎帝陵祭典===
自汉代起,祭祀炎帝遂成习俗。宋乾德五年建陵后,香火不断,炎帝陵已成为华夏子孙寻根祭祖向往的圣地。炎帝陵祭典已成为一个涵盖音乐、舞蹈、文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文化载体。
===炎帝传说===
 
炎帝神农氏传说最迟在夏代以前就早已广泛流传。司马迁的《史记》综合炎帝神农氏的有关史料和传说,对其生平予以概括和记叙。
===炎陵三人龙===
 
沔渡镇是湖南省著名的“狮龙艺术之乡”,包括狮龙艺术、客家山歌在内的客家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炎陵“三人龙”有白天表演的“五彩布龙”和夜间表演的“火星龙”、“香火龙”等。
 
===炎陵苏区歌谣===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队伍和当地党组织在宣传真理、发动群众、瓦解敌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上,积极挖掘当地民歌,结合革命道理,创作出了一大批红色歌谣。
 
===炎陵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与客家语言、风土民情息息相关。它继承了《诗经》十五国风的优良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
 
==方言==
客家方言主要包括东南片大部和西片船形乡大部,西片其他乡镇也有局部地区讲客家话,面积约占全县72%,人口超过一半。炎陵客家话属广东梅县客家方言。
 
本地方言约占全县面积的26%,主要区域包括霞阳和西片大部,人口近一半。本地话以赣方言为主要特征。
 
==旅游资源==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中央宣传部 财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炎陵县名列其中。
 
===炎帝陵===
 
炎帝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7千米的鹿原镇境内,被誉为“神州第一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桃源洞:桃源洞面积80平方千米,是以原始自然生态和多种生物资源为主体形成的自然旅游资源。
 
朱毛红军会师纪念碑:朱毛红军会师纪念碑是毛泽东、朱德等伟人进行过诸多首创性实践活动的革命根据地
 
==荣誉称号==
 
炎陵是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全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旅游名县、美丽中国示范县、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十大县域旅游之星、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深呼吸小城10佳、中国最美文化生态旅游名县、省级文明县城、省平安县。
 
2019年3月,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交通运输:炎陵境内有衡炎高速、炎睦高速、炎汝高速、吉衡铁路,已成为湘东南区域交通枢纽。
 
==参考文献==
718,39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