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满族说部

增加 12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文字意义===
在满族民间说部的搜集整理过程中,有许多学者希望我们能就这些民间说部做出一种比较客观的价值判断,因为,在此之前满族毕竟有了自己的文学,作为“ [[ 下里巴人 ]] ”的民间说部的发现,对已有的满族文学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前,谈及满族文学时,所能注意到的多半是那几部为数不多的满族作家作品和散轶在满族民间的篇幅短小的民间故事、歌谣、传说、子弟书等等。不用说篇幅短小的传说故事无法代表满族文学主体风格,就是后世文人创作的长篇巨制,也因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强烈影响,而很难客观地反映出满族人民自己所特有的精神风貌。这些作品充其量只能说是满族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而不是满族人民用自己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出的,反映满族社会历史、风土民情,展现满族人民自己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满族文学作品。从这个角度而言,现有的满族文学作品很难说就是满族文学的主流。
===表现形式===
满族说部以说为主,或说唱结合,说唱时用满族传统的以 [[ ]] [[ ]] [[ ]] [[ ]] 等皮蒙的小花抓鼓和小扎板伴奏。世代萨满口传的说部里,有人类黎明时期的原始生命科学理念,如“天宫大战”讲述人的生命是从水中诞生,这一理念已为现代科学所证实。说部里神圣的萨满祭祀神歌、神词里,还传承着族源从那里来的史话、为古代环境保护而规定的族规祖训,延续着族群在大森林里的生存。
纵观满族说部的用语变化,最早是纯满语的,以后出现了满汉合璧的,最后全是汉语的,体与现有的满族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相比,确实具有着其它满族文学作品所无法企及的特殊价值。
首先,满族民间说部,是满族人民自己创作并传承的满族文学作品(只有其中的个别作品为八旗中的汉军创作)。这些作品不但系统而全面的反映了历史上满族民众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充分而准确地表述了满族人民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他们独特的审美情趣。
其次,这些民间说部都是 [[ 民间艺人 ]] [[ 萨满 ]] [[ 氏族 ]][[ 酋长 ]] 作为本民族或本氏族历史,讲述给后人的,说部虽有艺术加工,但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叙述要素,都是真实可信的。这对于基本上没有录史传统的满族来说,说部的章章节节都具有着极为特殊的史料价值,是研究满族文明史时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传承现状===
由于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多种娱乐方式的冲击,使古老、单纯凭借口述的说部讲述活动渐渐失去了阵地,有很多的满族青年已不知道“ [[ 乌勒本 ]] ”说部这个词了,更不知道讲述说部的规矩和意义了。熟悉满族文化传统的长者和说部传承人逐年谢世,给满族文化造成了很大损失,而健在的传承人也都年逾古稀,疾病缠身,他们没有培养出新的传承人。能用满语讲述的传承人只有何大娘了,满族说部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传承人物===
[[ 富育光 ]] ,男,汉族,1933年5月出生。2017年8月被确定为 [[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承人,项目:满族说部。
赵东升,男,满族。2018年5月被确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项目:满族说部<ref>[http://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796 赵东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ref>。
==保护措施==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满族说部的抢救工作逐渐被提到日程上来。2002年, [[ 吉林省 ]] 成立了中国满族传统说部艺术集成编委会,满族说部的抢救与保护工程正式启动。而且省内每年还拨出专款支持抢救和保护满族说部工作。吉林省健在的说部传承人有10位,并对其讲述的说部进行了记录和整理,建立了包括 [[ 文字 ]] 、声音、图像等多方面的档案资料库,已收集了35部说部。而作为满族说部抢救与保护项目第一阶段的成果,已经整理成书稿并计划出版的有10部,包括《 [[ 红罗女的传说 ]] 》《 [[ 比剑联姻 ]] 》《 [[ 女真谱评 ]] 》《 [[ 金兀术传 ]] 》等。专家们认为,作为口头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抢救者们对说部艺术的记录和整理应采取复原的立场,即追求原汁原味,要求呈现 [[ 民族文化 ]] 的原生态。
2018年11月2日,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吉林艺术学院主办的留给你的北方——第三批满族说部丛书推介仪式 [[第三批满族说部丛书推介]] [[ 吉林艺术学院 ]] 举行<ref>[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181133089-1.htm 满族说部 讲述陌生的故事],中国民族宗教网 2018-11-13</ref>,此次展览重点选择 [[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保护中心收藏、保存的说部提纲、手稿、代表性书目等,并以传承谱系明晰的9位传承人为线索,全方位多角度的总结和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留存满族历史文化记忆,几代人倾尽心血活态传承满族说部的历程。
==濒危状态==
246,88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