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明显陵

增加 33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明显陵 ''' :位于 [[ 湖北 ]][[ 钟祥市 ]] 郊,是明世宗 [[ 嘉靖 ]] 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 [[ 朱祐杬 ]] 、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迄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历时四十年建成。明显陵围陵面积183公顷,整个陵园双城封建,其外罗城周长3600余米,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蜿蜒起伏于山峦叠障之中。由30余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组成,依山间台地渐次布列有纯德山碑、敕谕碑、外明塘、下马碑、新红门、旧红门、御碑楼、望柱、石像生、棂星门、九曲御河、内明塘、棱恩门、陵寝门、双柱门、方城、明楼、前后宝城等,疏密有间,错落有致,尊卑有序,建筑掩映于山环水抱之中,相互映衬,如同“天设地造”,是建筑艺术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天才杰作。
明显陵是明嘉靖初期重大 [[ 历史 ]] 事件“大礼仪”的产物,规划布局和建筑手法独特,在明代帝陵规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陵寝建筑中金瓶形的外罗城、九曲回环的御河、龙鳞神道、琼花双龙琉璃影壁和内外明塘等都是明陵中仅见的孤例,尤其是“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ref>[http://www.tansuola.com/qiwen/201701/34.html 一陵两冢是什么意思?明显陵“一陵两冢”的简介和由来],探索啦,2018-7-21</ref>。由瑶台相连而成哑铃状的两座隐密的地下玄宫神密莫测,一直为世人称奇。 明显陵原始建筑和环境风貌保存完好,建筑规模宏大,陵寝结构独特,文化内涵丰厚,堪称中国帝陵的璀璨明珠。
明显陵原始建筑和环境风貌保存完好,建筑规模宏大,陵寝结构独特,文化内涵丰厚,堪称中国帝陵的璀璨明珠。 1988年元月明显陵被国务院列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 明清皇家陵寝" 的一部分批准列入《 [[ 世界遗产名录 ]] 》<ref>[https://www.sogou.com/link?url=DSOYnZeCC_p9pPiB6CupGWQJ6AJM-tu15QDluit6UZkDz7DY7o9_0_uvjoEYubapRjV2amQv_QONgEitwL1NwQ.. 荆门钟祥明显陵],湖北省人民政府 2015-10-10</ref>。2008年4月,显陵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基本信息
==历史沿革==
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七,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朱佑杬薨逝。明武宗朱厚燳赐谥为"献",在松林山选定吉地,按亲王规制坟园,翌年四月初三安葬;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朱厚熜被迎往北京入继大统,是为明世宗。朱厚熜即帝位后,自立统嗣体系,不顾朝臣反对,追尊生父朱佑杬为皇帝;同年六月,推尊朱佑杬为"兴献帝"。
嘉靖 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七,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朱佑杬薨逝。明武宗朱厚燳赐谥为“献”,在[[松林山]]选定吉地,按亲王规制坟园,翌年四月初 安葬;正德十六 年(1524 1521 年)三月, 又加 [[朱厚熜]]被迎往[[北京]]入继大统,是为[[明世宗]]。朱厚熜即帝位后,自立统嗣体系,不顾朝臣反对,追 生父朱佑杬 "献 皇帝",七 ;同年六 献皇帝神主奉安于奉先殿东室观德殿 号"皇考恭穆 朱佑杬为“兴 "
明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又加尊为“献皇帝”,七月献皇帝神主奉安于奉先殿东室观德殿,上尊号“皇考恭穆献皇帝”。 明嘉靖五年(1526年)九月," 奉安恭穆献皇帝神主于世庙"; ”; 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则追尊庙号为" 睿宗"; ”;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恭迎献皇帝神主供入太庙。朱佑杬被追尊为皇帝后,原有兴献王坟也相应按帝陵规制升级改建。
明嘉靖二年(1523年)四月,兴献王坟原覆黑瓦换为黄琉璃瓦,并修筑神路桥等。
明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王坟正式更名为显陵。
明嘉靖四年(1525年)翌年正月,工部左侍郎顾麟等受命督工,按朱厚熜钦定" 图式" 兴建新的玄宫,并用一座称为" 瑶台" 的高大砖石平台,将新旧宝城串联起来,形成了明代帝陵中前所未有的特殊格局。
明嘉靖六年(1527年)十二月,朱厚熜" 命修显陵如天寿山七陵之制" ,修葺宝城、宝顶并重建享殿,增建方城明楼、睿功圣德碑楼、大红门,并在龙凤门前的神路两侧建置瞭望柱和12对石像生等,开始大规模的改建。
明嘉靖十年(1531年)二月,朱厚熜又将松林山敕封为" 纯德山" ,立碑建亭。嘉靖十七年(1538年)十二月,朱厚熜的生母章圣皇太后病逝,朱厚熜亲赴北京昌平 [[ 天寿山 ]] ,在长陵西南的大峪山下卜定吉壤,准备将显陵北迁,并下命武定侯郭勋和工部尚书蒋瑶等督工建造新陵,并" 欲迎皇考梓宫迁于此"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三月,朱厚熜南巡后返京,四月视察大峪山陵寝,并与显陵风水形势进行比较后,认定" 峪地空凄,岂如纯德山完美"; ”; 决用前议," 奉慈驾南袝" 。同年五月,世宗派京山侯崔元护送母后灵柩南袝,七月同朱佑杬合葬在显陵新玄宫内。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改荆州左卫为显陵卫,以正军 [[ 李貌才 ]] 等1200余人充之。九月,命修显陵祾恩殿,遣内宫监太监黄锦,同巡抚湖广右侍郎陆 [[陆杰]] 杰提督工程。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四月,又下命改建享殿即祾恩殿" 如景陵制" ,以工部右侍郎 [[ 卢勋 ]] 兼都察院右莶都御史提督工程。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七月,诏修显陵二红门左角门、便路及御桥、墙等。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九月,又遣工部左侍郎张守直重修祾恩殿,显陵的建造才最终告一段落。
明末,显陵遭到破坏,据谈迁《 [[ 国榷 ]] 》记载, [[ 祟祯 ]] 十五年(1642年)十二月," 李自成至承天,…攻显陵,焚享殿" ,地面建筑木构部分毁坏。
清代,显陵在地方官员的干预下,得到了一定的保护。显陵现存一通咸丰年间的石碑记载着地方官员要求乡里保护显陵的告示。
[[ 民国 ]] 时期,显陵陵区荒芜成为耕地,附近山民听信石像夜间复活吃庄稼的谣言,将部分石像砸坏。
[[ 抗日战争 ]] 时期,日寇侵占钟祥,窃走显陵部分石刻文物。[5]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北5公里的纯德山上,地处北纬31°12′20″-31°13′00″,东经112°37′50″-112°38′09″之间。围陵面积183.13公顷,整个陵园双城封建,其外罗城周长3600余米,蜿蜒起伏于山峦叠障之中。[1]
气候特点
 明显陵所在的钟祥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共享、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气候温和等特点,处在湖北省东西气候过渡带(东经112°),临近南北气候过渡带(北纬31°),春季冷暖交替,早春气温回升缓慢,春寒退得较迟; 夏季梅雨较多,间有短时酷热和伏旱; 秋天时有秋旱和阴雨相间出现,有时秋寒来得较早; 冬季雨雪较少,严寒期短,常年多有干旱、渍涝、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出现。[2]
==设计布局==
 
===总体要点===
 
明显陵规划总占地183.13公顷,其中陵寝部分占地52公顷,在这广阔的区域内,所有的山体、水系、林木植被都作为陵寝的构成要素来统一布局和安排。
陵区后部的自然山丘为祖山,作为陵寝的依托; 两侧的山体作为环护,中间台地安排建筑,九曲河婉蜒其间; 前面山丘为屏山。四面环山构成" 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的风水格局,体现了" 陵制与山水相称" 的原则。
陵园内各建筑物的基础,大部分采用须弥座式的石雕台基,上刻简练精美的纹饰。门券石多以汉白玉刻龙纹贴面。[4]
=== 具体设置陵园外罗城依山势而建,蜿蜒起伏,周长3438米,纵深1656米,有陵门两座,新、旧2门均以砖石砌筑,门前左右各立下马碑1通,碑上刻字为严嵩手笔,门内石板铺成的神道,直抵内城,经旧红门越御桥,神道正中鼎建着高大的睿功圣德碑亭,平面呈方形,占地344平方米,汉白玉石台基,下设须弥座,上为重檐歇山顶,四边各开有券门,正中立龙首龟蚨无字碑,碑亭后63米处设御桥,过桥便是陵区主要的墓饰建筑,迎面为汉白玉望柱,通高12米,下设方形须弥座,柱身为六棱形,望柱头为二层束腰云盘托着圆柱形云龙浮雕。===
陵园外罗城依山势而建,蜿蜒起伏,周长3438米,纵深1656米,有陵门两座,新、旧2门均以砖石砌筑,门前左右各立下马碑1通,碑上刻字为严嵩手笔,门内石板铺成的神道,直抵 内城 ,经旧红门越御桥,神道 中鼎建着高大的睿功圣德碑亭,平面呈方形,占地344平方米,汉白玉石台基,下设须弥座,上 祾恩 [[重檐歇山顶]],四边各开有券 门, 正中立龙首龟蚨无字碑,碑亭后63米处设御桥,过桥便是陵区主要的墓饰建筑,迎 阔三间;其后 祾恩殿 [[汉白玉]]望柱,通高12米 面阔五间 下设方形须弥座 均仅存殿基;祾恩门两侧 柱身为六棱形 尚存琉璃琼花、双 望柱头为二层束腰云盘托着圆柱形云 浮雕
分前后两圈城墙,中以瑶台相接 正门为祾恩门 形状如哑铃,城墙周设堞垛和以汉白玉雕成的蟠首散水。前城直径112~125米,墙高5米, 阔三间;其 城直径 103米,墙高5.5米 为祾恩殿 茔城前砌方形城台,下设券顶甬道,上建明楼。明楼平 呈正方形,楼内置"恭睿献皇帝之陵"碑 阔五间 均仅存殿基;祾恩门 两侧 列立正德年间为兴献王制作的圹志。城台之前,设石雕五供台和望柱一对 柱顶各立獬豸一只 尚存琉璃琼花、双龙壁 [5]
== 茔城分前后两圈城墙,中以瑶台相接,平面形状如哑铃,城墙周设堞垛和以汉白玉雕成的蟠首散水。前城直径112~125米,墙高5米,后城直径 103米,墙高5.5米,茔城前砌方形城台,下设券顶甬道,上建明楼。 楼平面呈正方形,楼内置“恭睿献皇帝之 ”碑,两侧列立正德年间为兴献王制作 奇特八大景点==圹志。城台之前,设石雕五供台和望柱一对,柱顶各立獬豸一只。
==明显陵的奇特八大景点==
 
===瑶台与双茔城 ===
 
在明代帝陵中,前后两个宝城的建置可谓绝无仅有<ref>[https://www.sogou.com/link?url=DSOYnZeCC_qlQrwrMKhaRNPD-z6zyY338gpzTx6jlf-DKi8uu8LD14U0upNI2PCM4-xRgQ5UEbjammZD8_MaPQ.. 明显陵],游多多旅游网 2014-4-21</ref>。显陵前后两个宝城的形成与其主人身份的变化紧密相关。前宝城建于正德十五年(1520年),是朱祐杬死后按藩王规制建兴献王坟时建造的。
1、瑶台与双茔城
在明代帝陵中,前后两个宝城的建置可谓绝无仅有<ref>[https://www.sogou.com/link?url=DSOYnZeCC_qlQrwrMKhaRNPD-z6zyY338gpzTx6jlf-DKi8uu8LD14U0upNI2PCM4-xRgQ5UEbjammZD8_MaPQ.. 明显陵],游多多旅游网 2014-4-21</ref>。显陵前后两个宝城的形成与其主人身份的变化紧密相关。前宝城建于正德十五年(1520年),是朱祐杬死后按藩王规制建兴献王坟时建造的。
朱厚熜登基后,追封其父为“兴献帝”,嘉靖十七年(1538年),其母病故,围绕是迁葬北京还是合葬显陵,嘉靖帝派人调查并打开了显陵地宫,发现地宫出水。嘉靖十八年(1539年),世宗亲临钟祥,并亲自策马登上宝城,在显陵后部立表,选定新址,出示新的地宫宝城图纸,按图修建,将其父母合葬于新寝,两宝城之间用很长的平台连接起来称为“瑶台”。所以在明代陵寝中,独显陵有两个宝城,中间有一瑶台的特殊格局,且每个宝城都建有一套月牙城、哑巴院和琉璃影壁,并有独立的排水系统,这是显陵的独特之处。
2、 === 碑亭众多===  碑亭众多可谓显陵的第二个特点,同时也增加了显陵旅游的特色<ref>[https://www.sogou.com/link?url=LeoKdSZoUyDwZr6TcE_1iTKrd40BOkSA4FMP-ZSwoDT09nTlXN4wYYQWXh6hrZj-ri2jTBr9OJ8. 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搜狐博客 2007-10-19 </ref>。 明代帝陵中的皇陵和孝陵原本都只建有一座碑亭,即皇陵的重建皇陵碑亭、 [[ 孝陵 ]] 的神功圣德碑楼。直到嘉靖帝即位,分别封皇陵、孝陵、祖陵的所在地为“翔圣山”、“神烈山”和“基运山”并加建碑亭(祖陵另建祭告碑亭)之后,三陵才各有两座碑亭。位于北京天寿山的长陵原只建有神功圣德碑楼,内立神功圣德碑即圣德碑。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朱厚熜在长陵陵门内左侧增建碑亭一座,并在 [[ 献陵 ]] [[ 景陵 ]] [[ 裕陵 ]] [[ 茂陵 ]] [[ 泰陵 ]] [[ 康陵 ]] 前添建功德碑及碑亭,只是有碑无字。此后,天寿山各陵皆遵从其制 而显陵的碑亭数量远远多于上述各陵。从敕封纯德山碑算起,已经发现或有文献记载的还有“山曲碑”、睿功圣德碑、纪瑞文碑、纯德山祭告碑、加上尊谥记文碑、御赐祭文碑和御赐谥册志文碑、明楼碑等九通之多,除建于棱恩殿内的加上尊谥记文碑外,率皆建有碑亭(楼),远非明代其它各帝陵可比
3、双龙琉璃影壁 棱恩门两侧精美的琉璃影壁,为明代各帝陵所无<ref>[https://www.sogou.com/link?url=DSOYnZeCC_quj0l-Ojnxo_MB2dHlY5MhKxnfOnZa9wEJa3mVdKOIi0U21_mgaJDBOHdl-hdEkGA. 钟祥明 显陵 与众不同帝王 的碑亭数量远远多于上述各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 2018-5-7</ref> 。从 敕封纯德山碑算起,已经发 存墙体看,为琉璃仿木形式 或有文献记载的还有“山曲碑”、睿功圣德碑、纪瑞文碑、纯德山祭告碑、加上尊谥记文碑、御赐祭文碑和御赐谥册志文碑、明楼碑等九通之多 除建于棱恩殿内的加 部为瓦檐 尊谥记文碑外 檐下是琉璃仿木构件,下部为须弥座,花心正面为琼花图案,背面为双龙图案 率皆建有碑亭(楼) 远非明代 做工非常精美 它各帝陵可比
4、外罗城和内罗城 作为独立的陵区,显陵在陵区周围建有高墙,与陵宫区围墙相对,分别称为外罗城和内罗城。显陵的增筑系仿天寿山七陵之制,而此七陵只有陵宫区围墙,每座陵寝并无单独的外罗城,只是在天寿山陵区周围建有防卫森严的城墙。显陵之后,世宗在为自己修建永陵的时候,在陵宫区围墙之外,加建了外罗城一道,并为后世的定陵所仿效,形成了独特的帝陵制度。因此,可以说显陵的外罗城是永陵、定陵外罗城的先声。===双龙琉璃影壁===
5、九曲御河 御沟,以其形式明确结合风水意向 棱恩门两侧精美 “弯曲有形” 琉璃影壁 被当地称 “九曲河”,是显陵陵区的主要排水设施。虽然 明代各 帝陵所无<ref>[https://www.sogou.com/link?url=DSOYnZeCC_quj0l-Ojnxo_MB2dHlY5MhKxnfOnZa9wEJa3mVdKOIi0U21_mgaJDBOHdl-hdEkGA. 钟祥明显 都非常重视 与众不同帝王 区的排水、泄洪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 2018-5-7</ref>。从现存墙体看 开挖或利用天然河流 为琉璃仿木 成御沟 式,上部为瓦檐 然而显陵御沟以其排水体系之完善、体现风水理论之完美 檐下是琉璃仿木构件,下部为须弥座 与前七陵形成显著的区别 花心正面为琼花图案 背面 显陵文物特色和旅游资源中的重要内容 双龙图案,其做工非常精美
6、内、 === 明塘 在显陵的规划布局中,可能与睿宗 罗城 世宗笃信道教有关,按风水意向设计了内、外明塘。“明塘”取“明堂”谐音,明堂是风水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原意为陵区内部开阔的空地,靠近核心——“穴”的,为内明堂,不宜太宽阔,可“藏风聚气”;靠近外围的,为外明堂,要宽阔而忌狭窄,以为长久发展之计。 内明堂的位置在棱恩门前,在较为开阔的广场中凡设置一池塘,《兴都志》与《承天大志》记载均称作“内明塘”。在中轴线上旧红门以南,还有一外外明塘。 、外明塘的建置为天寿山各陵所无,同时也是现在已知明代陵寝中的孤例。罗城===
作为独立的陵区,显陵在陵区周围建有高墙,与陵宫区围墙相对,分别称为外罗城和内罗城。显陵的增筑系仿天寿山七陵之制,而此七陵只有陵宫区围墙,每座陵寝并无单独的外罗城,只是在天寿山陵区周围建有防卫森严的城墙。显陵之后,世宗在为自己修建永陵的时候,在陵宫区围墙之外,加建了外罗城一道,并为后世的定陵所仿效,形成了独特的帝陵制度。因此,可以说显陵的外罗城是[[永陵]]、[[定陵]]外罗城的先声。
7、龙形神道 显陵是明代帝陵中唯一整体保留神路龙鳞具体做法的陵寝。中间铺筑石板,谓之“龙脊”,两侧以鹅卵石填充,谓之“龙鳞”,外边再以牙子石收束,总称为“龙鳞道”。这种做法既能满足陵寝建筑的功能需求,又经济可行,充分显示了古人的智慧,同时也为明代其它陵被神路的复原提供了实物依据。===九曲御河===
8、新红门和旧红门 新红门 御沟,以其形式明确结合风水意向的“弯曲有形”,被当地称 外罗城的门户 “九曲河” ,是显陵陵区 入口 标志 主要排水设施。虽然明代各陵都非常重视陵区的排水、泄洪 也是 开挖或利用天然河流形成御沟,然而 显陵 由王墓扩建为帝陵的重要标志 御沟以其排水体系 一。与 完善、体现风水理论 相对应是旧红门 完美 旧红门是 与前七陵形成 陵为王墓时的门户。最为独特的是,新旧两重红门不在一条中轴线上,这在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是很少见 区别 但同时它也 成为 中国明代“陵制当与山水相称”的 寝建筑 物特色和旅游资源中 成功范例重要内容。
== 文物保护=内、外明塘=== 在显陵的规划布局中,可能与睿宗和世宗笃信道教有关,按风水意向设计了内、外明塘。“明塘”取“明堂”谐音,明堂是风水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原意为陵区内部开阔的空地,靠近核心——“穴”的,为内明堂,不宜太宽阔,可“藏风聚气”;靠近外围的,为外明堂,要宽阔而忌狭窄,以为长久发展之计。 内明堂的位置在棱恩门前,在较为开阔的广场 凡设置一池塘,《[[兴都志]]》与《[[承天大志]]》记载均称作“内明塘”。在中轴线上旧红门以南,还有一外外明塘。内、外明塘的 立后 置为天寿山各陵所无 同时也是现在已知 寝中 保护工作得到加强 孤例 。 ===龙形神道===
1958年 显陵是明代帝陵中唯一整体保留神路龙鳞具体做法的陵寝。中间铺筑石板,谓之“龙脊”,两侧以[[鹅卵石]]填充 谓之“龙鳞”,外边再以牙子石收束,总称为“龙鳞道”。这种做法既能满足陵寝建筑的功能需求,又经济可行,充分显示了古人的智慧,同时也为明代其它陵 列入第一批"湖北省文 神路的复原提供了实 保护单位"名单 依据
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红门和旧红门===
1994年起 新红门为外罗城的门户 显陵 陵区入口 文物修缮保护工作大幅展开 标志 也是显陵由王墓扩建为帝陵的重 修缮 标志之一。与之相对应是旧红门,旧红门是显陵为王墓时的门户。最为独特 建筑物有明楼、 是, 新旧 两重 红门 、圣号碑、棂星门、龙鳞道、睿功圣德碑楼、石像生、九曲河、外 不在一条中轴线上,这在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是很少见的,但同时它也成为中国 塘、前后双茔城等;主要加固 代“陵制当与山水相称” 陵寝 建筑 物有外罗城;主要安装 文化 安全设施有电视监控预警系统、消防设施 、防盗设施、通信设施等。成功范例
2000年,明显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物保护==
{| class="wikitable" |- ! 新中国建立后,明显陵的保护工作得到加强。|- | 1958年,被列入第一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94年起,明显陵的文物修缮保护工作大幅展开,主要修缮的建筑物有明楼、新旧红门、圣号碑、棂星门、龙鳞道、睿功圣德碑楼、石像生、九曲河、外明塘、前后双茔城等;主要加固的建筑物有外罗城;主要安装的安全设施有电视监控预警系统、消防设施 、防盗设施、通信设施等。|- | 2000年,明显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2009-2013年,钟祥明显陵管理处对显陵的外罗城进行了维修保护工作。[6] [7]|}
==文物价值==
明朝同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一样提倡"厚葬以明孝",每临皇帝死去,不惜用大量的财力、人力为其建造巨大的陵墓。这些陵墓是中国封建时代对灵魂信仰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一个时期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审美趣味;同时,这种动用国家力量建造的陵墓,也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科学技术水平和营造工艺水平。[8]
明朝同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一样提倡“厚葬以明孝”,每临皇帝死去,不惜用大量的财力、人力为其建造巨大的陵墓。这些陵墓是中国封建时代对灵魂信仰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一个时期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审美趣味;同时,这种动用国家力量建造的陵墓,也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科学技术水平和营造工艺水平。  明显陵为" 明清皇家陵寝" 的一部分,并且是明 [[ 嘉靖 ]] 初期重大历史事件" 大礼仪" 的物证,其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对于研究明嘉靖初年的社会思想、 信仰和一些政坛首脑人物的命运具有重要作用。[9]
==陵园文化==
 
===古代诗文===
 
相关诗赋(部分)
[[ 麦浪 ]] 》(明· [[ 朱厚熜]])、《 [[ 扈驾谒显陵 ]] 》(明· [[ 夏言]])、《 [[ 谒显陵 ]] 》(明· [[ 童承叙]])、《谒显陵》(明· [[ 郭正域]])、《 [[ 松林山上 ]] 》(清· [[ 卫良佐]])[10]
===碑文砖刻(部分)===
[[ 御制兴献王圹志文 ]] 》、《 [[ 御制睿功圣德碑文 ]] 》、圣号碑、加上皇考尊谥记碑、《 [[ 纯德山祭告文 ]] 》碑、《 [[ 纪瑞文 ]] 》碑、敕谕碑、清咸丰十一年示禁碑[11]
===现代活动===
"三月三"庙会<ref>[https://www.sogou.com/link?url=DSOYnZeCC_oFmTickJ_wjwZ2T-uaRf0aZSEQzkB5h75cdM_d1ADXMw.. 遇见钟祥三月三,不止明显陵和报恩寺],搜狐网 2018-4-18</ref>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湖北钟祥人都会在明显陵举行传统的"三月三"庙会,主要有"皇家祭祖"、民俗表演等活动。
“三月三”庙会<ref>[https://www.sogou.com/link?url=DSOYnZeCC_oFmTickJ_wjwZ2T-uaRf0aZSEQzkB5h75cdM_d1ADXMw.. 遇见钟祥三月三,不止明显陵和报恩寺],搜狐网 2018-4-18</ref>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湖北钟祥人都会在明显陵举行传统的“三月三”庙会,主要有“皇家祭祖”、民俗表演等活动。 钟祥人对于三月三这个传统节日的热衷,和明嘉靖皇帝有关。明显陵是嘉靖皇帝的亲生父母恭睿献皇帝及慈孝献皇后蒋氏的合葬墓,也是我国明代帝陵中最大一个单体陵墓; 在明显陵建成之后,嘉靖帝曾经在农历三月初三率领全朝文武大臣前往祭拜; 此后,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守陵人都会组织祭拜活动,慢慢这个活动就一直延续至今,成为钟祥地区人们祭祀先祖、祈求幸福安康的一种纪念活动。[12]
==旅游信息==
 
===票价===
成人票:70 :70 元。现役军人、残疾人、1.2米以下儿童、年满70岁以上老年人免票;60 ;60 岁以上70岁以内的老年人、中小学生半票。
===交通===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 参考文献==
112,6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