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地熱發電

增加 3,772 位元組, 4 年前
增加內容
===幹熱岩發電系統===
利用地下幹熱岩體發電的設想,是美國人莫頓和史密斯於1970年提出的。1972年,他們在新墨西哥州北部打了兩口約4000米的深斜井,從一口井中將冷水注入到幹熱岩體,從另一口井取出自岩體加熱產生的蒸汽,功率達2300千瓦。進行幹熱岩發電研究的還有日本、英國、法國、德國和俄羅斯,但迄今尚無大規模應用。
 
==系統利用==
國外對地熱能的非電力利用,也就是直接利用,十分重視。因為進行地熱發電,熱效率低,溫度要求高。所謂熱效率低。就是說,由於地熱類型的不同,所採用的汽輪機類型的不同,熱效率一般只有6.4~18.6%,大部分的熱量白白地消耗掉。所謂溫度要求高,就是說,利用地熱能發電,對地下熱水或蒸汽的溫度要求,一般都要在150℃以上;否則,將嚴重地影響其經濟性。而地熱能的直接利用,不但能量的損耗要小得多,並且對地下熱水的溫度要求也低得多,從 15~180℃這樣寬的溫度範圍均可利用。在全部地熱資源中,這類中、低溫地熱資源是十分豐富的,遠比高溫地熱資源大得多。但是,地熱能的直接利用也有其局限性,由於受載熱介質—熱水輸送距離的制約,一般來說,熱源不宜離用熱的城鎮或居民點過遠;不然,投資多,損耗大,經濟性差,是划不來的。
 
地熱能的直接利用發展十分迅速,已廣泛地應用於工業加工、民用採暖和空調、洗浴、醫療、農業溫室、農田灌溉、土壤加溫、水產養殖、畜禽飼養等
 
各個方面,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技術效益,節約了能源。地熱能的直接利用,技術要求較低,所需設備也較為簡易。在直接利用地熱的系統中,儘管有時因地熱流中的鹽和泥沙的含量很低而可以對地熱加以直接利用,但通常都是用泵將地熱流抽上來,通過熱交換器變成熱氣和熱液後再使用。這些系統都是最簡單的,使用的是常規的現成部件。
 
  地熱能直接利用中所用的熱源溫度大部分都在40℃以上。如果利用熱泵技術,溫度為20℃或低於20℃的熱液源也可以被當作一種熱源來使用(例如美國、加拿大、法國、瑞典及其他國家的做法)。熱泵的工作原理與家用電冰箱相同,只不過電冰箱實際上是單向輸熱泵,而地熱熱泵則可雙向輸熱。冬季,它從地球提取熱量,然後提供給住宅或大樓(供熱模式);夏季,它從住宅或大樓提取熱量,然後又提供給地球蓄存起來(空調模式)。不管是哪一種迴圈,水都是加熱並蓄存起來,發揮了一個獨立熱水加熱器的全部的或部分的功能。
 
由於電流只能用來傳熱,不能用來產生熱,因此地熱泵將可以提供比自身消耗的能量高3-4倍的能量。它可以在很寬的地球溫度範圍內使用。在美國,地熱泵系統每年以 20%的增長速度發展,而且未來還將以兩位數的良好增長勢頭繼續發展。據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預測,到2030年地熱泵將為供暖、散熱和水加熱提供高達68Mt油當量的能量。
 
對於地熱發電來說,如果地熱資源的溫度足夠高,利用它的好方式就是發電。發出的電既可供給公共電網,也可為當地的工業加工提供動力。正常情況下,它被用於基本負荷發電,只在特殊情況下,才用於峰值負荷發電。其理由,一是對峰值負荷的控制比較困難,再就是容器的結垢和腐蝕問題,一旦容器和渦輪機內的液體不滿和讓空氣進入,就會出現結垢和腐蝕問題。
 
地熱能直接利用於烹飪、沐浴及暖房,已有悠久的歷史。至今,天然溫泉與人工開採的地下熱水,仍被人類廣泛使用。據聯合國統計,世界地熱水的直接利用遠遠超過地熱發電。中國的地熱水直接利用居世界首位,其次是日本。
 
地熱水的直接用途非常廣泛,主要有採暖空調、工業烘乾、農業溫室、水產養殖、旅溫泉療養保健等。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