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丘陵

增加 16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江南丘陵也是传统地理、人文学上的[[江南]]地区,包括[[江西]]、[[湖南]]两省大部分和安徽南部、[[江苏]]西南部、浙江西部边境。该地域低山、丘陵、盆地交错分布,以[[湘江]]、[[赣江]]流域为中心。介于北纬25°~31°,东经110°~120°,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
盆地中的白垩系和下第三系红色地层广泛出露,形成红色盆地,这些红色地层被河流切割成丘陵,则称为“江南红色丘陵”,海拔200~500米之间,盆地丘陵周围的部分主要山脉有安徽南部的[[黄山]]、[[九华山]]; 江西东部有 [[ 怀玉山 ]] 、雩山;江西、 [[ 湖南 ]] 之间有幕阜山、九岭山、罗霄山、 [[ 武功山; ]]; 湖南西部有武陵山、 [[ 雪峰山 ]]
===江淮丘陵===
 江淮丘陵是 [[ 秦岭 ]] [[ 大别山 ]] 向东的延伸部分,是长江与 [[ 淮河 ]] 的分水岭。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东部、南部较高,海拔多在100-300米之间。东部张八岭和 [[ 凤阳山 ]] 地区,海拔一般在100-200米之间。江淮丘陵长期处于侵蚀剥蚀环境,地面基本上已被夷平,表现为波状起伏的丘陵和河谷平原。 [[ 江淮丘陵 ]] 位于北 [[ 亚热带 ]] 向暖温带的过渡带上,气候、植被、土壤等都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江淮丘陵地处 [[ 安徽省 ]] 中部与 [[ 江苏省 ]] 西部等地,主要包括有 [[ 寿县 ]] 、肥东、肥西、六安、长丰、 [[ 定远 ]] 、凤阳、嘉山、滁州、天长、全椒、来安、 [[ 巢湖 ]] 、六合、仪征、 [[ 邗江 ]] 等地。
===浙闽丘陵===
浙闽丘陵位于 [[ 福建 ]][[ 武夷山 ]] 、仙霞岭、 [[ 浙江 ]][[ 会稽山 ]] 一线以东的东南沿海,地形上山岭连绵,丘陵广布,海岸曲折,岛屿众多,平原和山间盆地狭小而分散。有二列与海岸平行的山岭组成地形的骨架。最西一列是以武夷山为主干,向东北与 [[ 仙霞岭 ]] 、会稽山相连。其中武夷山、仙霞岭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主要由古老变质岩和 [[ 古生界 ]] 地层组成。第二列由西南向东北有博平岭、 [[ 戴云山 ]] 、洞宫山、 [[ 括苍山 ]] [[ 天台山 ]] 等,平均海拔800米左右,高峰超过1500米,主要由流纹岩和花岗岩组成。这列山岭以东则过渡到沿海丘陵和台地,其中夹有一些河谷盆地和海积平原。
本区依山濒海,气候受海洋影响很深,年降水量1400~1900毫米,≥10℃积温5000~6500℃,作物一年二熟至三熟。植被属 [[ 亚热带 ]] 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南方主要林区之一。保存有大面积的原始林和不少珍稀野生动物。已建有 [[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 。盛产柑桔、茶、油茶、油桐等亚热带经济林木。
==国外丘陵==
===哈萨克丘陵===
亦称“哈萨克褶皱地”,世界最大丘陵。位于 [[ 哈萨克斯坦 ]] 中部,北接 [[ 西西伯利亚平原 ]] ,东缘多山地,西南部为 [[ 图兰 ]] 低地和 [[ 里海 ]] 低地。东西长约1200千米,南北宽约400-900千米。海拔300-500米。西部较平坦,平均海拔300-500米,宽达900千米;东部较高,平均海拔500-1000米,宽400千米,地表受强烈切割。
[[ 哈萨克丘陵 ]] 面积约占哈萨克斯坦的五分之一。有 [[ 克孜勒塔斯 ]] (海拔1566米)、卡尔卡拉雷(海拔1,403米)、乌卢套、 [[ 肯特 ]] (海拔1469米)和科克切塔夫等山。为古老的低山台地。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侵蚀,地表较平坦,多沙丘和盐沼。
由于深居内陆,地面又坦荡单调,年降水量仅200毫米左右。7月平均气温24℃,冬季由于北部没有高山屏障,北方冷气团长驱直入,气温可降至-30℃以下,气温年较差大,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属荒漠、半荒漠地带。
自北向南分属草原带(已开辟大片耕地)、半荒漠带。东南部在 [[ 巴尔喀什湖 ]] 附近为荒漠带。山区有松林。生荒地用作牧场。矿产资源主要有铜、铅、锌、铬、煤、铁、 [[ 石油 ]] [[ 天然气 ]] 和铝土矿等。
丘陵在陆地上的分布很广,一般是分布在 [[ 山地 ]] [[ 高原 ]] [[ 平原 ]] 的过渡地带,丘陵地区降水量较充沛,适合各种经济树木和果树的栽培生长,对发展多种经济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Category:350 地球科學總論;地質學總論]]
717,5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