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光岳楼

增加 72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光岳楼为中国既古老又雄伟的木构楼阁,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享有“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之誉。
1988年,光岳楼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f>[http://www.liaocheng.gov.cn/xxgk/szfbmxxgk/swhgdxwcbj/201908/t20190820_2357622.html 聊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国聊城政府网 2019-8-20</ref>
中文名 光岳楼
==建造背景==
明王朝建立初期,北方的局势很不稳定。为了防御[[蒙古族]]统治集团复辟,平山卫指挥佥事陈镛,从明洪武二年到五年,将筑土城改筑为砖城。为“严更漏而窥敌望远”,报时报警,又用修城余木,建造了一座高达百尺的更鼓楼,故初名“余木楼”。又因此楼有鼓声报时,人们也称之为“鼓楼”。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知府杨能在维修该楼时,因地而名,称之为“东昌楼”。明弘治九年(1496年),吏部考工员外郎李赞过东昌,访太守金天锡,共登此楼,对该楼赞叹不已,“因叹斯楼,天下所无。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乃今百年矣,尚寞落无名称,不亦屈乎?因与天锡评命之曰‘光岳楼’,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也。”此后,历代重修碑记中,一直沿用“光岳楼” <ref>[http://lvyou.elong.com/zyh11388/tour/a9e44a19.html 聊城光岳楼(国保)],艺龙旅行网 2018-5-24</ref>
==建筑风貌==
以形式而论,砖台、[[重檐]]、[[十字脊]]内部置空井等,仍袭宋元楼阁遗制;细部以柱础言,从明洪武初所建南京宫殿已开始用古镜式,此楼仍用宋元以来的覆盆式;就结构来讲,柱之侧角升起,楼置暗层,内外等高双槽柱列,斗拱疏朗配置,以及柱头科斗口未加宽等,也都上承唐宋以来的传统做法,同时也与其它明初建筑有若干相似之处,开“官式”建筑之始。
该楼采用的是主体结构与附加结构相结合的方法,内以32根通天直上的内外槽柱构成楼的主体,外以一楼围廊和二楼平座构成楼的保护层 <ref>[http://www.naic.org.cn/html/2018/gjjg_0716/46226.html 雄伟光岳楼 古建过渡之代表作] ,2018-07-16 15:58:29 来源:古建中国</ref> 。外层结构虽易损坏,也易维修更换。围廊和平座虽已重修多次,而主体结构却一直未动过。第二层以上中央是空井,前后内柱无法用梁穿越,因而采用了硕大抹角梁,井字梁,层层环绕叠架,前后左右搭连构结。通过木叠木、木扣木、木跨木、木连木,形成一个牢固稳定的整体。而且楼的形体统一而有变化,有着许多微妙独到之处。四层檐口的处理各不相同。一层宏敞,二层低下,三层深远,四层舒展,整个形体避免了机械式斜切直线,使人感到高大而秀丽。
==附属文物==
==维修保护==
光岳楼主楼全系木质结构,据历代碑刻和《[[聊城县志]]》、《[[东昌县志]]》记载,明、清、民国时期,光岳楼进行过11次维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光岳楼先后多次对该楼进行了维修。其中,有2次规模较大,1984年5月至1985年12月,对光岳楼主楼进行了全面维修,耗资45万元 <ref>[http://news.lcxw.cn/liaocheng/pic/20141129/584310.html 640年·古城中央的一座建筑和一段传奇],聊城新闻网 2014-11-29</ref> 。维修的主要部位,一是揭盖翻修了全部瓦顶,更新了全部连檐瓦口,更换了全部望板和部分檐椽,重新制作安装了透花铁葫芦宝顶。二是更换、贴补、矫正了第一、二层廊柱和第四层8根辅助圆柱,加固了第二层东北、东南、西南角檐柱,用化学高分子灌注了上端中空的四层4根金柱,更换了部分梁檩桁枋,修补更换了大部分斗拱,更新了第二、三层部分地板,修理了全部门窗。三是对全楼进行了油饰。四是按原样重新制作了5块匾额,重新树立和接补了5通石碑。此次维修是遵循“保持现状,恢复原状”的原则,以尽量不动原件为前提进行的。1992年3月至1993年10月,对光岳楼基座又进行了加固复貌。首先铲除了基座外表的水泥皮,然后对墙体损坏部分进行了挖补,最后用45×23×10厘米的大青砖对外墙进行了包砌,用50×50×12厘米的方砖对平台进行了铺漫。工毕,光岳楼基座又重新恢复了初建的原貌。
==历史文化==
光岳楼是聊城文明古老的象征,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为南北交通大动脉,沿河过往的帝王将相,文人学士多都登临此楼,凭栏咏月,作诗赋词。《东昌府志》、《聊城县志》及现存碑刻中就记载了120篇咏赞光岳楼的诗文。清[[康熙]]四次登楼,并题写“神光锺瑛”匾,乾隆皇帝九过东昌,六登光岳楼,并题匾赋诗,将光岳楼列为南巡三十六行宫之一 <ref>[http://tour.dzwww.com/lyzt/lcxbj/gylc/201905/t20190517_18734533.htm 光岳楼],大众网 2019-5-17</ref>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光岳楼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罗哲文]]、[[陈从周]]、[[郑孝燮]]、[[祁英涛]]等古建专家多次来聊考察,给予很高评价,[[舒同]]、[[启功]]、[[溥杰]]、[[郭沫若]]等许多名家先后为光岳楼题写了匾额和楹联。光岳楼至今流传着关于[[鲁班]]帮忙建楼的传说。光岳楼是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中的瑰宝。195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6月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参考文献==
251,2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