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第二十九届奥斯卡金像奖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最佳女主角
1936年以《寒夜琴挑》一片引起美国大制片家大卫·塞茨尼克的注意,决定将该片重拍成美国版,并请她主演,为她开启了通往好莱坞的大门。到了美国后,佳作迭出,在美国影迷的心目中树立了圣洁的形象。但是褒曼却在1949年抛弃丈夫和女儿,与意大利名导演罗西里尼私奔,此举激怒了当时的影迷,使她有7年之久绝迹好莱坞。直到1956年以《真假公主》获奥斯卡影后,才返回美国,她的浪漫情史也在1958年宣告结束。1974年以《东方快车谋杀案》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掀起她晚年的另一波小高潮。
[[File:英格丽·褒曼2.jpg|缩略图|左|[https://image.so.com/i?q=%E8%8B%B1%E6%A0%BC%E4%B8%BD%C2%B7%E8%A4%92%E6%9B%BC&src=tab_www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view?q=%E8%8B%B1%E6%A0%BC%E4%B8%BD%C2%B7%E8%A4%92%E6%9B%BC&src=tab_www&correct=%E8%8B%B1%E6%A0%BC%E4%B8%BD%C2%B7%E8%A4%92%E6%9B%BC&ancestor=list&cmsid=0dd8ff1f48c3d318d245edffae889e20&cmras=0&cn=0&gn=0&kn=50&fsn=110&adstar=0&clw=257#id=1ab2752b9f4b23b2e26d1adb9d656abf&currsn=0&ps=86&pc=86 图片来自原图]]]
=== 成长经历 ===
[[英格丽·褒曼]]二岁丧母,十二岁亡父,孤寂的童年造就了她对表演的浓厚兴趣,常常一个人沉浸在假想的世界中。十四岁时就在日记中记录下了她的梦想:有朝一日能站在家乡的舞台上,观众们朝自己热烈地鼓掌。1933年高中毕业后入瑞典皇家戏剧学院学习,在校其间便开始了她的表演生涯。
英格丽·褒曼来到好莱坞以后,很快成为当时知名度甚高的明星。她的美清新典雅,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以本色出现在影片中。她的表演自然纯朴,在她表演的角色中,你不太可能找到褒曼本人的影子,那种真实性吸引你去一遍遍地欣赏她的作品。在好莱坞其间,英格丽·褒曼拍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影片,包括《卡萨布兰卡》、《美人计》、《煤气灯下》、《圣女贞德》等。这些影片如今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File:英格丽·褒曼1.jpg|缩略图|左|[https://image.so.com/i?q=%E8%8B%B1%E6%A0%BC%E4%B8%BD%C2%B7%E8%A4%92%E6%9B%BC&src=tab_www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view?q=%E8%8B%B1%E6%A0%BC%E4%B8%BD%C2%B7%E8%A4%92%E6%9B%BC&src=tab_www&correct=%E8%8B%B1%E6%A0%BC%E4%B8%BD%C2%B7%E8%A4%92%E6%9B%BC&ancestor=list&cmsid=0dd8ff1f48c3d318d245edffae889e20&cmras=0&cn=0&gn=0&kn=50&fsn=110&adstar=0&clw=257#id=1ab2752b9f4b23b2e26d1adb9d656abf&currsn=0&ps=86&pc=86 图片来自原图]]]
1948年,英格丽·褒曼观看了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塞里尼执导的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和《同胞》,被它们写实主义的风格所折服,主动写信给罗塞里尼要求与之一起拍片,罗塞里尼欣然接受。起先,他们只是合作伙伴,但渐渐萌生爱意成了情侣,她和彼得·林德斯特罗姆仍有婚姻关系,却替罗伯托·罗塞里尼生了个儿子,这使举世哗然。美国人心中所谓的“圣洁偶像”破碎了,媒体和公众对她辱骂唾弃,好莱坞排斥了她。她被逐出了好莱坞。褒曼为她那段没有结果的爱情付出了她7年的黄金时光。与罗塞里尼合作的影片也均告失败。直到1957年,褒曼才终于以《真假公主》中的杰出演技一举成为纽约影评人协会和奥斯卡双料影后。这表明美国人最终原谅了她并不得不接纳这位真正的艺术家。
7,42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