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棉花

增加 6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unreferenced|time=2019-12-29T06:40:56+00:00}}
'''棉花''',是锦葵科(Malvaceae)棉属(Gossypium)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
'''棉 朵乳白色 ''' 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 是锦葵科(Malvaceae) 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 属(Gossypium)植物 茸毛从棉 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 纤维 ,原产于[[亚热带]] 纤维白色或白中 植株灌木状,在热 黄, 地区栽培可 约2至4厘 到6 (0.75~1.5寸) 含纤维素约87~90%,水5~8%,其他物质4~6% 一般为1到2米
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或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0.75~1.5寸),含纤维素约87~90%,水5~8%,其他物质4~6%。 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有 [[ 中国 ]] [[ 美国 ]] [[ 印度 ]] 等。
==外国传入==
棉花的原产地是 [[ 印度 ]] [[ 阿拉伯 ]] 。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 [[ 宋书 ]] 》起才开始出现的。可见棉花的传入,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关于棉花传入中国的记载是这么说的:“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
从此可以了解,棉花的传入有海陆两路。 [[ 泉州 ]] 的棉花是从海路传入的,并很快在南方推广开来,至于全国棉花的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
==形态特征==
棉花可分成3大类:第一类纤维细长(长度在2.5~6.5公分〔1~2.5寸〕范围内)、有光泽、包括品质极佳的海岛棉、埃及棉和匹马棉等。长绒棉产量低,费工多,价格昂贵,主要用于高级纱布和针织品;第二类包括一般的中等长度的棉花,例如美国陆地棉,长度约1.3~3.3公分(0.5~1.3寸);第三类为纤维粗短的棉花,长度约1~2.5公分(0.375~1寸),用来制造棉毯和价格低廉的织物,或与其他纤维混纺。
【粗绒棉】--也叫 [[ 亚洲棉 ]] ,原产 [[ 印度 ]] 。由于产量低、纤维粗短,不适合机器纺织,已趋淘汰。
【长绒棉】--也叫海岛棉,原产南美洲。纤维长、强度高是其特点,适合于纺高支纱。 [[ 纤维 ]] 细而长,一般长度在33mm以上,线密度在1.54~1.18dtex(6500~8500公支)左右,强力在4.5cN以上。它的品质优良,主要用于编制细于10tex的优等棉纱。中国种植较少,除 [[ 新疆长绒棉 ]] 以外,进口的主要有 [[ 埃及棉 ]] [[ 苏丹棉 ]] 等。
【细绒棉】--也叫陆地棉,原产中美洲,所以又称美棉。适应性广、产量高、纤维较长、品质较好是其特点,可纺中支纱[2] 。一般长度为25~35mm,线密度为2.12~1.56dtex(4700~6400公支)左右,强力在4.5cN左右。中国种植的棉花大多属于此类。
==颜色分类==
==分布范围==
 
已广泛栽培于全国各产棉区,且已取代树棉和草棉。我国现有栽培品种有:斯字棉、德字棉、岱字棉、柯字棉等,最近育出的高产品种,在北方有鲁棉一号。原产美洲墨西哥。十九世纪末叶始传入我国栽培。
==吐絮期的管理==
 
棉花从开始裂铃吐絮到吐絮收花结束的时间段称为吐絮期。冀南一般棉田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入吐絮期,此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保根、保叶、促早熟、防早衰,具体做法是: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产量大、生产成本低,使棉制品价格比较低廉。棉纤维能制成多种规格的织物,从轻盈透明的巴里纱到厚实的帆布和厚平绒,适于制作各类衣服、家具布和工业用布。棉织物坚牢耐磨,能够洗涤和在高温下熨烫,棉布由于吸湿和脱湿快速而使穿着舒服。如果要求保暖好,可通过拉绒整理使织物表面起绒。通过其他整理工序,还能使棉织物防污、防水、防霉;提高织物抗皱性能,使棉织物少烫甚至不需要熨烫;降低织物洗涤时的缩水,使缩水率不超过1%。
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是 [[ 中国 ]] [[ 美国 ]] [[ 印度 ]] [[ 巴西 ]] [[ 墨西哥 ]] [[ 埃及 ]] [[ 巴基斯坦 ]] [[ 土耳其 ]] [[ 阿根廷 ]] [[ 苏丹 ]]
棉花能制成各种规格的织物。棉织物坚牢耐磨,能洗涤并在高温下熨烫。棉布吸湿和脱湿快速而使穿着舒适。棉花的主副产品都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正如前人所说“棉花全身都是宝”。它既是最重要的纤维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粮食作物,还是纺织、精细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因此,必须努力使棉花增产,搞好综合利用,增产增值,以增加棉农收入和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多方面的需要。
===乾隆御书===
《棉花图》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 [[ 御制棉花图 ]] 》是清 [[ 乾隆 ]] 三十年(1765 )直隶总督方观承以乾隆皇帝观视腰山王氏庄园的棉行为背景主持绘制的一套从植棉、管理到织纺、织染成布的全过程的图谱。
[[ 棉花图 ]] 》有图十六幅,计有布种、灌溉、耕畦、摘尖、采棉、炼晒、收贩、轧核、弹花、拘节、纺线、挽经、布浆、上机、织布、练染,每图都配有 [[ 文字 ]] 说明和七言诗一首,似连环画。书前收录了 [[ 康熙 ]] (玄烨)《 [[ 木棉赋并序 ]] 》,是我国仅有的棉花图谱专著。
原石尚存在河北保定市莲池书院之壁间,现归保定市博物馆收藏。历经数百余年,至今完好无损。
714,49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