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斐济

增加 29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斐济共和国(斐济语:Matanitu Tugalala o Viti)是一个太平洋岛国,位于南太平洋,[[瓦努阿图]]以东、[[汤加]]以西、[[图瓦卢]]以南,由332个岛屿组成,其中106个有人居住。多为珊瑚礁环绕的火山岛,主要有[[维提岛]]和[[瓦努阿岛]]等。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受飓风袭击。年平均气温22~30℃。
国家名称源自汤加语的“岛屿”,并变为斐济语的“Viti”。1643年[[荷兰]]航海者[[塔斯曼]]首先来到斐济。19世纪上半叶欧洲人开始移入。187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879~1916年,大批印度人作为英国“殖民制糖公司”的合同工到此种植甘蔗。1970年10月10日独立,并成为英联邦成员。<ref>[http://ent.sina.com.cn/y/2008-05-22/15342033661.shtml SM公司打造新星五人帅男组合SHINee出道(附图)],新浪网 ,2017, 2014-1211-1921</ref>
1987年政变后改称共和国,并脱离英联邦。1990年通过新宪法确立国名为“斐济主权民主共和国”。1997年7月,通过宪法修正案,改国名为“斐济群岛共和国”。 2009年改国名为“斐济共和国”。<ref>[http://www.gov.cn/xinwen/2014-11/21/content_2782064.htm 斐济共和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4-11-21</ref> 
热点新闻
斐济气候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冷热适中,气温一般保持22°C至32°C之间。每年5月至10月盛行凉爽的东南信风,是一年中相对干燥的季节;雨季则从11月持续到次年4月,其间风向多变,气温最高可达35°C左右,湿度较大。
从雨量分布看,斐济主岛分为泾渭分明的干燥地区和湿润地区:东南部地区雨量丰沛,苏瓦市平均年降雨量3850毫米;西部地区相对干燥,第二大城市劳托卡(Lautoka)年降雨量则只有1910毫米。[3]
折叠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折叠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全国共有2个直辖市、4大行政区和14个省。苏瓦人口11.2万(2007年)和劳托卡为直辖市。行政大区分别是中央大区、西部大区、北部大区和东部大区。其下分为14个省: [[ 纳莫西省 ]] [[ 拉省 ]] [[ 雷瓦省 ]] [[ 塞鲁阿省 ]] [[ 泰莱武省 ]] [[ 奈塔西里省 ]] [[ 那德罗加诺沃萨省 ]] [[ 巴省 ]] [[ 布阿省 ]] [[ 卡考德罗韦省 ]] [[ 坎达武省 ]] [[ 劳省 ]] [[ 洛迈维提省 ]] [[ 马库阿塔省 ]]
折叠编辑本段人口民族
折叠对外贸易
长期贸易逆差。主要出口伙伴为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主要进口伙伴为 [[ 美国 ]] [[ 中国 ]] 等,主要进口燃料、运输设备、化工产品、食品等,出口蔗糖、鱼类、黄金和木材等。
折叠外国资本
折叠编辑本段政治
折叠政体
2006年12月5日,军队司令 [[ 乔萨亚·沃伦盖 ·姆拜尼马拉马 ]] (Josaia Voreqe Bainimarama)宣布接管国家行政权力,并解散政府和议会。2007年1月,斐成立临时政府,姆拜尼马拉马任临时政府总理。2009年4月9日,斐济上诉法院宣布斐临时政府非法。10日,伊洛伊洛总统宣布废除宪法并解除所有法官职务、2014年9月前举行大选。11日,伊重新任命姆拜尼马拉马为总理。
折叠宪法
1990年7月25日实行新宪法。1997年7月,斐通过1990年宪法修正案,修改了有关歧视印族政治权利的条款,并于1998年7月正式实施。1999年5月,斐首次根据1997年宪法举行全国大选。2000年政变期间,1997年宪法被废除。2001年斐上诉法院判决该宪法仍有效,并得到大酋长委员会、 [[ 约瑟法·伊洛伊洛总统 ]] 等承认。2009年4月,伊洛伊洛总统宣布废除宪法。7月,斐临时政府总理 [[ 姆拜尼马拉马 ]] 宣布“国家发展和恢复民主路线图”,2013年9月6日,斐新宪法经 [[ 奈拉蒂考总统 ]] 签署并颁布生效。
折叠议会
根据2013年宪法,斐议会为一院制,共设50个议席。斐济2014年9月17日举行大选,选举产生新议会,斐济优先党获32席,社会民主自由党获15席,民族联盟党获3席。斐济优先党议员、前妇女部长吉科·卢维尼当选议长,斐济优先党议员 [[ 鲁文尼·南达贝·南达洛 ]] 当选副议长。
折叠政府
斐济2014年9月大选后, [[ 姆拜尼马拉 马9 马]]9 月22日宣誓就职,并组阁。斐内阁现有20名成员:总理兼土著事务、糖业部长姆拜尼马拉马;总检察长兼司法、财政、公共企业、公共服务部长 [[ 艾亚兹·赛义德-海尤姆 ]] (Aiyaz Sayed-Khaiyum);工业、贸易和旅游部长 [[ 法亚兹·科亚 ]] (Faiyaz Koya);基础设施和运输部长 [[ 皮奥·蒂科杜阿杜阿 ]] (Pio Tikoduadua);地方政府、住房和环境部长 [[ 帕尔文·库马尔 ]] (Parveen Kumar);土地和矿产资源部长 [[ 梅雷塞伊妮·武尼万加 ]] (Mereseini Vuniwaqa);渔业和林业部长奥塞亚·纳因加穆(Osea Naiqamu);农业、乡村、海洋发展、国家灾害治理部长伊尼亚·塞鲁伊拉图(Inia Seruiratu);外交部长 [[ 伊诺凯·昆布安博拉 ]] (Inoke Kubuabola);移民、国家安全和国防部长 [[ 蒂莫西·莱西·纳图瓦 ]] (Timoci Lesi Natuva);卫生和医疗服务部长 [[ 乔恩·乌萨马特 ]] (Jone Usamate);教育、文化遗产和艺术部长 [[ 马亨德拉·雷迪 ]] (Mahendra Reddy);就业、生产力和产业关系部长 [[ 乔治·科努西·孔罗特 ]] (Jioji Konusi Konrote);青年和体育部长 [[ 莱塞尼亚·姆巴莱·图伊通鲍 ]] (Laisenia Bale Tuitubou);妇女、儿童和减贫部长 [[ 罗茜·索菲娅·阿克巴尔 ]] (Rosy Sofia Akbar);财政、公共企业、公共服务、贸易和旅游助理部长 [[ 洛娜·埃登 ]] (Lorna Eden);农业、乡村、海洋发展、国家灾害治理助理部长 [[ 乔埃利·萨瓦基 ]] (Joeli Cawaki);卫生事务助理部长 [[ 维娜·库马尔·巴特纳格尔 ]] (Veena Kumar Bhatnagar);教育、文化遗产和艺术事务助理部长 [[ 维贾伊·纳特 ]] (Vijay Nath);青年和体育事务助理部长 [[ 伊利埃萨·恩德拉纳 ]] (Iliesa Delana)。
折叠司法机构
设最高法院、上诉法院、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不超过7名法官组成。首席大法官为 [[ 安东尼·盖茨 ]] (Anthony Gates)。
折叠政党
(1)斐济优先党(Fiji First Party):执政党。2014年6月成立。党领袖为现总理姆拜尼马拉马。该党主张族裔平等,重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出“要为全体斐济人建设一个更好的斐济”,主要支持者包括广大印族民众、斐族基层民众以及商界名流、知识分子和青年人等。
(2)社会民主自由党(Social Democratic Liberal Party, SODELPA):反对党。前身为前总理 [[ 莱塞尼亚·恩加拉塞 ]] (Laisenia Qarase)于2001年5月成立的团结斐济党(United Fiji Party,斐济语缩写为SDL),2013年5月被迫根据新政党法令重组并改用现名,党领袖为 [[ 泰穆穆·凯帕 ]] (Ro Teimumu Kepa)。该党主张在促进民族和解的同时更多地照顾斐济族和罗图马族的利益,主要支持者包括传统斐族酋长和部分斐族基层民众。SDL曾于2001年和2006年两次执政,2006年12月被政变推翻。
(3)民族联盟党(National Federation Party):反对党。1964年成立,最早称“联盟党”,与其他政党合并后改用现名,曾参与斐争取独立的努力,是目前斐成立时间最早的政党。2013年5月根据新政党法令重新登记。党领袖为 [[ 比曼·普拉萨德 ]] (Biman Prasad)。该党是印族裔蔗农为争取权益而组建的首个印族人政党,主要依靠印族民众支持。该党历史上仅于1987年短暂参加联合执政,不足一个月即被政变推翻。
(4)斐济工党(Fiji Labour Party):1985年7月成立,2013年5月根据新政党法令重新登记。党领袖为马亨德拉·乔杜里(Mahendra Chaudhry)。该党是在各大工会支持下以印族为主体的政党,主要代表中下层印族人利益,在印族蔗农、工会成员和部分知识分子中有一定影响力。曾于1987年和1999年两次组建联合政府,但均被被政变推翻。2006年5~12月、2007年1月~2008年8月曾先后参与恩加拉塞政府和姆拜尼马拉马领导的临时政府。
10,47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