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蝴蝶

移除 66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蝴蝶'''是一类常于日间飞行的昆虫,生物分类学中是指鳞翅目中名为凤蝶总科的一个总科级演化支,又名真蝶总科。下级分类中,共有7个科,包含了大约18,800种,中国约有 1200 种。如同其他昆虫,蝴蝶也属于节肢动物,体表具有分节的外骨骼,成虫身体也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胸部长有两对翅膀,翅膀上各式各样的色彩和斑纹是由翅膀上的鳞片组成。蝴蝶是完全变态昆虫,其一生包括卵、幼虫、蛹与成虫四个阶段<ref>[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kzMDE2NDcwNA==.html?refer=seo_operation.liuxiao.liux_00003307_3000_z2iuq2_19042900 蝴蝶一生经历的四个阶段, 卵、幼虫、蛹、成虫的变化, 漫长的过程],优酷,2018-11-22</ref>
==蝴蝶学史==
被归类为鳞翅目,世界上有数以万计的物种都归在这类下。蝴蝶从白垩纪起随着作为食物的显花植物而演进,并为之授粉,是昆虫演进中最后一类生物<ref>[http://www.xinhuanet.com/book/2017-07/20/c_129659002.htm 蝴蝶:大自然的舞姬],新华网 ,2017-7-20</ref>
==英文名称==
butterfly 一词源自古英文 buterfleoge,由 butere(butter)加 fleoge(flying creature)构成。
有一种流传比较久远的说法,因为蝴蝶喜欢偷吃奶油和牛奶,人们把它说成是长着彩色翅膀、喜欢偷吃奶油的精灵,所以叫它 butterfly。以上传说也反映在蝴蝶的德语名称之一 milchdieb,该词相当于英文 milk-thief(偷奶贼)<ref>[https://www.youdict.com/ciyuan/s/butterfly butterfly的词源_butterfly的由来],优词词典,2019-12-7</ref>
另有一种解释说,其中 butter 是指蝴蝶的颜色;fly 这个本来就是泛指能飞行的昆虫,而 butterfly 一词最先可能指的是源自南欧冬季过后,出现的一种带着硫磺色(合翅时较近于奶油色)的粉蝶。雄蝶前翅色泽澄黄,飞行时带起一道温暖的光线,被人们称为 butter-colored fly。这个词渐渐演变成 butterfly,并用来指涉所有种类的蝴蝶。
==最美品种==
 88多涡蛱蝶(学名:Eighty-eight butterfly)属于凤蝶科的一个物种,分布于南美洲,约有40余种品种。因下层翅膀上的“8”字型图案而得名。曾被评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八种蝴蝶<ref>[https://pet.pclady.com.cn/news/0911/473681.html 世界之最:最美的8大蝴蝶]太平洋时尚网 ,2009-11-18</ref> ”之一。
红带袖蝶(学名:Heliconius melpomene)属于凤蝶科的一个物种。世界著名”有毒“蝴蝶,主要分布在巴西一带,该物种已有数百万年的历史。1999年巴西带邮差蝴蝶在中国昆明展出,获得中国观众认可、喜爱。由于其体表颜色很像当时葡萄牙国内邮差制服的颜色,故而得名邮差蝴蝶。
老豹蛱蝶(学名:Argyronome laodice)蛱蝶科豹纹类蝴蝶的总称。大部分蝴蝶的进化动机都是为了隐藏自己,逃避攻击。但是,有的时候它们也需要表现自己,让自己成为关注的焦点。在交配季节,蝴蝶就要通过表现自己来吸引异性的青睐。老豹蛱蝶具有两性异形的特点。
蓝闪蝶(学名:Morpho menelaus)又名蓝摩尔福蝶,蛱蝶科闪蝶属中最大的一个物种,是一种热带蝴蝶。科名来自希腊词“Morph”,为美神维纳斯的名字,意味着美丽、美观。蓝色的翅膀十分绚丽,长约15厘米。成年雌蝶的翅膀上表面呈蓝色,下表面与树叶十分相似,呈现斑驳的棕色,灰色,黑色或红色。幼虫的毛会引起人类皮肤的不适。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包括巴西,哥达加斯加和委内瑞拉。它是巴西的国蝶。其硕大的翅膀使它们能够快速地在天空翱翔。日夜活动,飞翔敏捷<ref>[https://www.zswxy.cn/articles/21010.html 世界上十大最漂亮的蝴蝶 蓝色大闪蝶排名第一]一点排行网,2018-12-3</ref>
==外形特征==
===活动栖息===
 
蝶类幼虫的活动和栖息的习性,也因虫种而各不相同。从活动时间来看,一般种类都是在早晚日光斜射时出来活动。但是,有些种类(如菜青虫等)是在白天活动的,也有一些种类(如许多弄蝶幼虫)是夜出活动的。
===活动规律===
 
从活动的规律性来看,许多群栖性种类的初龄幼虫,取食和栖息的活动是一致的(Ⅰ、Ⅱ 龄比较明显),集中在一起取食或栖息,中华虎凤蝶就是一例。更有一些蝶类如荨麻蛱蝶的幼虫经常数十成群地在荨麻枝叶间吐丝作成乱网,犹如蜘蛛那样匿居其中,借以防御外敌,而且同时取食和栖息,颇有规律。蝶类幼虫的栖息场所,一般都很隐蔽,因此,在野外不很容易找到个别幼虫。
==繁殖方式==
 
繁殖过程:蝴蝶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即一生会经过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美丽翅膀===
 
这个南美物种(右图)被称为“88 蝶(Eighty-eight butterfly)”,分布在南美,约有 40 余种。其特点是后翅有醒目的“88”字样。不少昆虫的斑纹变化无常,有时会出现一些惊人的图案。
===御敌===
 
猫头鹰蝶(owl butterfly)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它们翅膀上巨大的眼状斑纹。它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模仿瞪大的猫头鹰脸来恐吓附近的掠食者。事实上,生物学家还没有证实这些眼状斑纹是不是为了吓跑那些掠食者。它也可能是作为诱饵让猎食者袭击它们的翅膀而不是它们易受伤的身体。
===绚丽日落===
 
原产地是马达加斯加的“日落蛾(sunset moth)”,它们翅膀上的绚丽颜色也是用来警告捕食者它们的毒性。蝴蝶和飞蛾都属于鳞翅目昆虫,它们翅膀上都有大量鳞片。它们的翅膀是由细微的斑点组成-为昆虫提供防潮保护,并构成优雅的彩色图案。一些颜色是鳞片的色素造成的,但是彩虹般的色调则是由微小鳞片的散射产生的。
===蓝色幻影===
 
蓝色大闪蝶(blue morpho)翅膀泛着淡蓝色荧光。它们的这种钴蓝色并非来自色素,而是其翅膀上成千上万的半透明鳞片,这些鳞片可以滤出可见光中的蓝光,并使之从翅膀上散发出来。它能在天敌接近的时候,快速的拍动翅膀产生一道闪光,然后把天敌吓跑。这种热带蝴蝶不吃花蜜,而是汲取腐烂水果的果汁。它最喜欢的是芒果汁、猕猴桃汁和荔枝果汁。光明女神蝶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
===隐身术===
 
这种透翅蝶(Glasswing Butterfly)有着独一无二的梦幻色彩。其翅脉间的组织是透明的,看上去象玻璃一样,因此得名。像其他透明翅膀的蝴蝶和飞蛾一样,它的翅膀薄膜没有色彩也没有鳞片覆盖,这使得它们是透明的。这种透明度有助于这种原产于南美热带雨林的透翅蝶轻易地逃离捕食者的视线。虽然透明蝴蝶对人们来说很稀奇,但其实它在原生地的数量并不少,未被列入稀有物种。
===豹纹诱惑===
 
许多蝴蝶都设法隐藏起来,以避开注意力。但有一个情况例外,那就是在交配的季节昆虫都希望得到异性的注意。雄性的豹纹蛱蝶(leopard lacewing butterfly )喜欢炫耀它们华丽的橙色,这可能在向雌性发出这样的信号:这样显眼的目标物还活着,那他必须有良好的基因。豹纹蛱蝶是雌雄二形,这意味着雌性不会很引人注目。因为它们无需给交配对象留下深刻印象,雌性翅膀的颜色是褐色、黑色和白色。
==中国种类==
 
中国蝴蝶种类丰富,尤其是在亚热带地区。常见的科有 12 科:
=== 凤蝶科本科蝴蝶===
属中型至大型的美丽蝶种。常以黑、黄、白色为基调,饰有红、蓝、绿、黄等色彩的斑纹,部分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蓝、绿、黄等色的金属光泽。
前后翅近似三角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 R 脉 5 分支;R4 与 R5 共柄;M1 与 R 脉不共柄;大多数种类具有基横脉(cu-a),A 脉有 2 条(2A 及 3A)。后翅肩区具钩状肩横脉(h);外缘呈波纹状;内缘收缩,静止时侧面明显露出腹部,A 脉只有 1 条(2A);多数种类 M3 脉延伸为尾突,部分种类有 2 条以上尾突或者无尾突。
=== 粉蝶科=== 
本科蝴蝶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常以白、黄色为基调,饰有黑、红、黄等色彩的斑纹,多数种类的翅膀表面如被粉状。粉蝶科成虫的前足端部两爪间具有一个中垫(吸盘),因此它们能够停留在竖立的玻璃等光滑的垂直物体表面。
其中,菜粉蝶是害虫。白粉蝶和暗脉菜粉蝶均为害十字花科蔬菜,树粉蝶为害果树。
=== 蛱蝶科=== 
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少数为大型种,已知 5000 种以上,是蝶类中为数最多的一科。色彩丰富,形态各异。前足退化,无爪,翅叠于背上。易于识别。稻眼蝶幼虫为害稻和竹,前翅有 2 眼纹,如日月,故又名日月蝶。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少数为大型种。色彩丰富,形态各异。
本科蝴蝶的翅形丰富多变,属间的差别较大。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开式或闭式;R 脉 5 分支,R2~R5 共柄;M1 与 R 脉不共柄;A 脉只有 1 条(2A)。后翅近圆形或近三角形;部分种类边缘呈锯齿状;中室开式或闭式;肩区具有较发达的肩横脉(h); 内缘臀区较发达,A 脉有 2 条(2A 及 3A)。
=== 灰蝶科=== 
本科蝴蝶属小型蝶种。翅正面以灰、褐、黑等色为主,部分种类两翅表面具有灿烂耀目的紫、蓝、绿等色的金属光泽,且两翅正反面的颜色及斑纹截然不同,反面的颜色丰富多彩,斑纹变化也很多样。
幼虫大都植食性,少数能捕食蚧或蚜。
=== 绢蝶科=== 
多数为中等大小,白色或蜡黄色。绢蝶成虫触角短,端部膨大呈棒状;下唇须短;体被密毛。翅近圆形,翅面鳞片稀少(鳞片种子状),半透明,有黑色、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斑纹多呈环状。前翅 R 脉只 4 条,A 脉 2 条,无臀横脉;后翅无尾突,A 脉 1 条。
本科种类均产于高山上,耐寒力强,有的在雪线上下紧贴地面飞翔,行动缓慢,容易捕捉。
=== 环蝶科=== 
本科蝴蝶多属中型至大型的蝶种。常以灰褐、黄褐色为基调,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色暗多呈黄色,灰色,棕色,暗褐色,也有少数暗紫色。翅膀上有大型斑点。末端部分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为一跗节,雌性 4~5 跗节,爪全退化。
两翅面积较大,虫体较小;前翅近似三角形;中室为闭式,后角向外突出;前翅 R 脉 4~5 分支,R2~R5 共长柄;M1 与 R 脉不共柄;A 脉只有 1 条(2A)。后翅近圆形;中室为开式;肩区具肩横脉(h);内缘臀区很发达,A 脉有 2 条(2A 及 3A),两翅反面近亚外缘常具多数环状斑纹。
=== 斑蝶科=== 
中型或大型的种类,体多黑色,头部和腹部有白色的小点,翅膀多色彩艳丽有群栖习性。斑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前足为一跗节,雌性 4~5 跗节,爪全退化;胸部侧面常具有多数白斑;雄性腹部末端有可伸缩的长毛撮。
前后翅近似三角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 R 脉 5 分支,R3~R5 共柄;M1 与 R 脉共短柄;前翅 A 脉基部呈分叉状(3A 并入 2A)。后翅圆三角形,肩区具短小肩横脉(h);A 脉有 2 条(2A 及 3A);部分种类的雄蝶有香鳞斑或突出的香鳞囊。幼虫光滑无毛,取食夹竹桃科或萝藦科的有毒植物。
=== 眼蝶科=== 
本科蝴蝶多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常以灰褐、黑褐色为基调,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
眼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只有一跗节,雌性 4~5 跗节,爪全退化。前翅呈圆三角形;中室为闭式;前翅 Sc 脉基部常膨大,部分种类的 Cu 脉及 A 脉的基部也有膨大;R 脉 5 分支,R3~R5 共柄;M1 与 R 脉不共柄;A 脉只有 1 条(2A)。后翅近圆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较发达的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 脉有 2 条(2A 及 3A),两翅反面近亚外缘常具多数眼状的环形斑纹。
=== 珍蝶科=== 
本科从蛱蝶科分出,成虫近似斑蝶科种类,因此又称班蛱蝶科。成虫属中小型蝶种,呈褐色或红色,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
珍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只有一跗节,雌性 5 跗节,爪全退化,中后足的爪不对称;雌性交尾后,腹部末端有三角形的臀套。成虫前翅呈窄长卵圆形,明显长于后翅;中室为闭式;R 脉 5 分支,R2~R5 共柄;M1 与 R 脉不共柄;A 脉只有 1 条(2A)。后翅近卵圆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肩横脉(h);M1 与 Rs 共短柄;内缘臀区的 A 脉有 2 条(2A 及 3A)。
=== 喙蝶科=== 
本科蝴蝶的种类较少,全世界只有十种。属中小型的蝶种,是至今发现在地球出现最早的蝶种。
喙蝶科成虫的下唇须特别长,达头长的两倍以上;雄性前足退化,收缩不用,端部为一跗节,爪全退化;雌性的前足正常。前翅呈三角形;中室端部为弱的横脉封闭;R 脉 5 分支,R3~R5 共柄,M1 与 R 脉不共柄,M2 脉明显突出,超过顶角;A脉基部有分叉(3A 并入 2A)。后翅呈多边形;中室端部为弱横脉封闭;肩区具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 脉有 2 条(2A 及 3A)。
=== 蚬蝶科本科蝴蝶属小型蝶种。===
本科蝴蝶属小型蝶种, 以红、褐、黑色为主,饰有白色斑纹,且两翅正反面的颜色及斑纹对应相似。成虫的触角具多数白环;雄性前足退化,收缩不用,端部为一跗节,爪全退化;雌性前足正常。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闭式;R 脉 5 分支,R3~R5 共柄;M1 与 R 脉共柄;A 脉基部有分叉(3A 并入 2A)。后翅近卵圆形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较发达的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 脉有 2 条(2A 及 3A)。 ===弄蝶科===
弄蝶科
本科蝴蝶种类较多。成虫属于小型蝶种,是蝶类中形态及生活习性最特殊的种类。
==外国种类==
 
(5 科)
闪蝶科 大型华丽的蝶种,翅膀宽大,翅展 75~200 毫米。常以黑、白色为基调,饰有红、青、蓝等色彩的斑纹,部分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紫色金属光泽。腹部特别短粗。幼虫常有毛。只分布于南美洲。 袖蝶科
袖蝶科: 从蛱蝶科分出,又叫长翅蝶科,因体内含有毒素,也叫毒蝶科。
中型的种类。头大,触角细长,腹部细长,翅狭长,前翅长是宽的两倍,翅膀展开的宽度 60~100 mm。后翅肩脉向基部弯曲。多数种类为黑色,有红、黄、白色斑纹,色彩绚丽;少数种类为橙色,有黑、黄、白色斑纹,反差鲜明。外形拟似有毒的斑蛾。很多种类有不同的亚种和型,并常模拟不同属或不同科的种类,造成鉴定上的困难。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少数分布于美国南部。
绡蝶科 又名透翅蝶科,因其在血缘上接近斑蝶科,有的学者将其包括在斑蝶科内。
该科包括一些小到中型的蝴蝶,翅膀展开的宽度 30~115 mm。体极细长,触角细长,翅狭(参看翅脉图)。一些种类翅上鳞片稀少,黄白色半透明如绡帕,另一些种类红褐色,有黑色或黄色斑纹,拟似有毒的斑蛾。后翅无发香鳞。成虫飞翔缓慢,多数生活在林区,一些翅透明的种类生活在开阔地带,常在城市出现。
该科种类常有恶臭的体液保护自己,有些种类外形近似袖蝶科的种类,鉴定上相当困难,但从绡蝶后翅的中室闭式,雄蝶后翅有长毛撮可以区别。分布在中南美洲,从墨西哥到亚马孙河,巴西到阿根廷。
大弄蝶科 隶属于弄蝶总科,也有学者将其包含在弄蝶科内。
体型较大而毛多,翅黑褐色饰有独特的黄色和白色图案。翅膀展开的宽度超过 40 mm,最大可达 80 mm。雄蝶比雌蝶小得多。头部明显比胸部窄,触角有特殊的椿状端部,不呈明显的钩状。后足胫节只有一个距。飞翔力很强。分布在美洲中部,包括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
缰蝶科 也叫澳弄蝶科,隶属于弄蝶总科,也有学者将其包含在弄蝶科内。
缰蝶体型较大,翅膀展开的宽度 45~65 mm。缰蝶科最突出的特征是雄蝶后翅具有翅缰,和前翅的抱缰器相连接,以便在飞行时前后翅保持一致,而其他蝶类均不具翅缰,但蛾类具翅缰。
715,7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