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冉耕

增加 1,66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327000857n2po2o2r3p.jpg|150px|缩略图|「孔門十哲」冉伯牛]]
''' [[ 冉耕]]'''({{bd|前544年||?|catIdx=R冉}}),'''[[冉姓|冉]]'''氏,字'''[[ 伯牛]]'''。[[中國]][[春秋時代]]末[[魯國]]人,是[[孔子]]的學生 ,只比孔子少七歲 ,[[孔門十哲]]之一,曾任魯國的中都宰,孔子很器重他。伯牛患病早逝,孔子十分難過。
伯牛與[[顏淵]]、[[閔子騫]]、[[冉雍]]同屬[[四科十哲|孔門四科十哲]]的德行科哲人。伯牛與[[冉雍]]同宗。   == 生平簡述[[伯牛之疾]]的來歷== 孔子門下弟子三千人,雖然號稱達者七十二人,但也僅僅是達者,真正讓孔子中意的寥寥無幾——孔子中意的,不過是顏淵、閔子騫、冉耕幾個人而已。 上蒼有時候很會捉弄人——比如一個人在意什麼,有時候就會失去什麼,孔子在意的幾個門徒,英年早逝的不乏其人,比如,冉耕就是例子。 《[[論語]]》裡面有這麼一段記錄: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ref>[https://ctext.org/analects/zh?searchu=%E4%BC%AF%E7%89%9B 《論語·雍也》]</ref>  這段話的意思是:冉耕病了,孔子去探望,隔著窗戶,孔子拉著冉耕的手,悲戚的說:啊,失去我的這個高徒,或許就是天命吧!這樣的人為何會得這樣的病?這樣的人為何會得這樣的病?  [[孔子]]說了兩次「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足見其痛心。
伯牛與[[顏淵]]、[[閔子騫]]、[[冉雍]]同屬[[四科十哲|孔門四科十哲]]的德行科哲人。伯牛與[[冉雍]]同宗。
伯牛患有惡疾時,不願見人。孔子於其病危時,特地去探望他,從屋外窗口握住他的手,邊歎息邊說:“死,是命中註定的啊!可是這樣的人怎麼會有這樣的病,這樣的人怎麼會害這樣的病啊!”<ref>《[[论语]]·雍也第六》:“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朱熹]]注:“有疾,先儒以为癞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伯牛有惡疾。”裴駰集解引包氏曰:“牛有惡疾,不欲見人,孔子從牖執其手。”</ref>伯牛的德行,與顏淵、閔子騫等並駕,無怪乎孔子哭說這是天命。伯牛以德行見稱於孔子,惜全無事跡可考。僅知其是染患惡疾而逝,可能是染上[[麻瘋病]]<ref>《[[淮南子]]·精神訓》:“冉伯牛为厉”</ref>。
 
孔子對伯牛即將去世的無奈,也留下了一個成語:[[伯牛之疾]]——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一些絕症。<ref>[https://kknews.cc/zh-tw/culture/4vjag93.html 論語丨伯牛之疾的來歷]</ref>
==歷代追封==
==四科十哲==
*在[[德行]]方面出众的有:[[子淵|颜回]](子淵)、[[闵损|子騫]](子騫)、[[冉耕|伯牛]](伯牛)、[[ 冉雍| 仲弓|冉雍]](仲弓)。
*在[[言语]]方面出众的有:[[宰予|子我]](子我)、[[端木赐|子貢]](子貢)。
*在[[文学]]方面出众的有:[[言偃|子游]](子游)、[[卜商|子夏]](子夏)。
 
== 影片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4CAkV3__Bs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64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孔門聖賢:(四)善言德行冉伯牛
作者:時哉時哉網路教育學院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x0SEvD_2Oc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64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136 6 9伯牛有疾
作者:有聲書:中小學國文 }}
==[[孔子弟子列表]]==
2,95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