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冉求

增加 7 位元組, 4 年前
生平
魯哀公三年,冉求被魯國召回,當時孔子也很想回去,但礙於面子,沒有台階下。冉求臨離開時,子貢曾經囑咐他動員魯國出面叫孔子回去。當時孔子就推斷,冉求此去必定會得到魯國的重用。冉求回國後,當上了季氏的管家。季氏管著魯國,冉求管著季氏的「家」。
 
冉求有出色的理政才能,又能迎合季氏的心思,將季氏的慾望都變成現實的利益,他們的關係是融洽的,季氏用他也很得心應手。九年之後,冉求成功的懇請季式召回了孔子。但是在孔子回國的這一年,季氏打算搞賦制改革了,當時稱作「以田賦」,就是說把原先只有戰爭時期才徵收的軍賦,制度化為無軍旅之出之歲也征之,並以田畝為徵收標準的固定戰爭實物費。
這樣做也是當時形勢的需要。當時列國爭霸,大國兼并小國,戰爭頻繁。當時的大國齊國與魯國是鄰國,齊強魯弱。齊國總想吞併魯國以壯大實力,所以齊國對魯國的戰爭經常發生。為了保存自己,修守備及常年備戰,也是需要的。
 
當時,季康子還讓冉求去徵詢孔子的意見。孔子當然反對,他認為,這樣會加重民眾的負擔。但季氏仍然一意孤行,第二年便正式用田賦。這個時候,作為季氏的家宰、得力幹將冉求,顯然站在了季氏這一邊,而且,冉求為季氏的這次用田賦出了大力。
 
[[季孫]]、[[叔孫]]、[[孟孫]]三家把持朝政大權,這三家中,又以季氏勢力為首,執掌朝政。當時的君主魯定公只是個傀儡,沒有實權。孔子的學生冉求,長於政事,具有出色的經濟管理才能,尤其善於理財,季氏就聘他為宰臣,相當於季氏家的總管、總務長,他曾長期為季氏改革田賦,以增加稅收。之前他也很多次徵求過孔子的意見,但孔子言辭拒絕,結果冉求還是沒有聽老師的話。
周公是被封於魯國的始祖,是魯國的國君初祖。孔子說季氏家族為魯國的權門,財富已經夠多了,比始祖國君周公還多,已經富可敵國了。可是冉求你作為我的學生,還公然替他設法找錢,從老百姓身上搜刮更多的錢財,這就等於拍季氏的馬屁,是趨炎附勢的小人。
 
冉求這麼做,自然引起孔子極大的不滿。可以說是觸動到了孔子「斂從其薄,以德為政」的底線了。
 
孔子的批評雖然這樣嚴厲,但也沒有影響到冉求對老師的感情,這主要是由於孔子待人處事公正不偏,為他的弟子們所折服和欽敬。雖然冉求多次受到孔子的責備,卻依舊尊敬和熱愛老師。當季康子問他孔子是什麼樣的人時,他帶著無比崇敬的神情回答。
孔子死後,冉求因為沒聽老師的話,深感內疚,毅然辭退了在季氏家的工作。
 
===後世評價===
 
有部份學者認為冉求沒有做錯。冉求作為孔子的得意門生,其才華自然不可否認,不然他也不會得到季氏的重用。而且冉求當年被季氏召回,也是得到了孔子的同意的,冉求作為季氏家宰,憑藉其出色的才華,對鞏固季氏的地位起了一定的作用。
2,95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