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炎陵县

增加 55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炎陵县 ''' ,原名酃县,隶属于湖南省株洲市,地处湘东南边陲、井冈山西麓,因“邑有圣陵”——炎帝陵,1994年更名为炎陵县。全县总面积2030平方公里。
炎陵县古属荆地,汉代属长沙郡茶陵县,史称“长沙茶乡之尾”,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福地。
==地形地貌==
 
炎陵县是一个以中山地貌为主的山区县,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6.9%。县境基本被两条主要山脉所覆盖,西为八面山,东南为万阳山。两条山脉成“Y”字形布列,均为南岭山脉支系。境内整个地势东南高亢,西北低缓,最高点位于策源与江西交界的神农峰,海拔2122.35米;最低点为三河镇与茶陵县交界的矮基岭,海拔166米;最大垂直高差1956.35米,平均每千米坡降44米。千米以上的山峰有549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197座。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冈地和溪谷平原4种。
==气候特点==
 
炎陵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严寒期短,春早回暖快,春夏多雨,夏末秋后多旱,具有独特的山区立体气候,不同海拔高度,气候条件差异明显。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日照1500小时,平均太阳辐射为86.6~105.1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在12.1~17.2℃之间,无霜期288天。极端高温39.1℃(1998年8月15日),极端低温-9.3℃(1972年2月9日)。年平均降水量1761.5毫米,平均降雨日183天,属湖南多雨区之一。
==文物古迹==
 
炎陵县是湖南省文物大县,文物数量多、等级高。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确认,炎陵县共有已知文物点243处,已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6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县博物馆馆藏文物1036件,其中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11件,三级文物130件。此外,炎陵县保存完好的红军标语151处(组)339条,4617字,标语落款的部队番号达66个。
===炎帝陵祭典===
 
自汉代起,祭祀炎帝遂成习俗。宋乾德五年建陵后,香火不断,炎帝陵已成为华夏子孙寻根祭祖向往的圣地。炎帝陵祭典已成为一个涵盖音乐、舞蹈、文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文化载体。
 
===炎帝传说===
炎帝神农氏传说最迟在夏代以前就早已广泛流传。司马迁的《史记》综合炎帝神农氏的有关史料和传说,对其生平予以概括和记叙。
 
===炎陵三人龙===
===炎陵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与客家语言、风土民情息息相关。它继承了《诗经》十五国风的优良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
==方言==
 
客家方言主要包括东南片大部和西片船形乡大部,西片其他乡镇也有局部地区讲客家话,面积约占全县72%,人口超过一半。炎陵客家话属广东梅县客家方言。
==旅游资源==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中央宣传部 财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炎陵县名列其中。
交通运输:炎陵境内有衡炎高速、炎睦高速、炎汝高速、吉衡铁路,已成为湘东南区域交通枢纽。
 
==视频==
 
===<center> 炎陵县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湖南省炎陵县宣传片</center>
 
<center>{{#iDisplay:b30268bdr6u|560|390|qq}}</center>
 
<center> 炎陵方言,你们有几个人能听懂? </center>
 
<center>{{#iDisplay:b30268bdr6u|560|390|qq}}</center>
 
<center> 炎陵还有这么美的地方,你们知道吗? </center>
 
<center>{{#iDisplay:b30268bdr6u|560|390|qq}}</center>
 
<center> 炎陵出了个刘德华,演唱了一首恭喜发财! </center>
 
<center>{{#iDisplay:b30268bdr6u|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718,39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