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松树

增加 24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形态特征==
松树较幼时的树冠呈 [[ 金字塔 ]] 形,树枝多呈轮状着生。幼苗出土、子叶展开以后,首先着生的为初生叶,单生,螺旋状排列,线状披针形,叶缘具齿。初生叶行使叶的功能1~3年后,才出现针叶,通常2、3、5枚成束,着生于短枝的顶端。每束针叶基部有叶鞘,早期脱落或宿存。叶肉组织中的树脂道的位置在成年植株比较恒定,可分为外生、中生、内生3种类型。
[[ 松树针 ]] 叶横切面中可见1或2个维管束,特殊环境下可在双维管束松树中出现维管束合并的情况。球花单性,雌雄同株。球果多数由种鳞组成,成熟后木质化。种鳞的裸露增厚部分称鳞盾, [[ 鳞盾 ]] 先端的瘤状突起称 [[ 鳞脐 ]]
有的树种鳞脐具刺,有的无。球果成熟时种鳞张开,种子脱落;但少数树种种鳞则长期保持关闭状态。每个种鳞具种子2粒,种子上部具一长翅,少数具短翅或无翅松树最明显的特征是叶成针状,常2针、3针或5针一束。如 [[ 油松 ]] [[ 马尾松 ]] [[ 黄山松 ]] 的叶2针一束,白皮松的叶3针一束, [[ 红松 ]] [[ 华山松 ]] [[ 五针松 ]] 的叶5针一束。
松树为雌雄同株植物,而且孢子叶成球果状排列,形成雌、雄球花。雌球花单个或2一4个着生于新枝顶端,雄球花多数聚集于新枝下部。松树的球花一般于春夏季开放,但花粉传到雌球花上后,要到第二年初夏才萌发,使雌花受精,发育成球果(俗称松塔或松球,不是果实)。球果于秋后成熟,种鳞张开,每个种鳞具两粒种子。
松属植物中的多数种类是高大挺拔的乔木,而且材质好,不乏栋梁之材。中国东北的“木材之王”——红松、北美西部广为分布的高大树种(高达75米)—西黄松、原产于 [[ 美国 ]][[ 加州 ]] 沿海生长速度最快的松树—— [[ 辐射松 ]] 、原产于美国东南部的 [[ 湿地松 ]] 、美洲 [[ 加勒比海 ]] 地区原产的 [[ 加勒比松 ]] 、广布于 [[ 欧亚大陆 ]] 西部和北部的 [[ 欧洲赤松 ]] 等等,都是著名的用材树种。
松树的观赏价值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中国,从皇家古典园林到现代居民家中都能见到松树的倩影,例如 [[ 北京 ]][[ 北海 ]] [[ 颐和园 ]] 中的 [[ 油松 ]] [[ 白皮松 ]] [[ 树桩盆景 ]] 中广泛使用的 [[ 五针松 ]] 等,一些名山胜地,更是山以松壮势、松以山出名。 [[ 黄山 ]] [[ 迎客松 ]] [[ 华山 ]] [[ 华山松 ]] [[ 长白山 ]] [[ 美人松 ]] ……无一不令游人赞叹。
另外,松树的树根部位常常会有大型 [[ 真菌 ]] 生长。它们有的是 [[ 木腐菌 ]] ,可以对松树进行分解,造成树木根腐;有的是外生菌根菌,可以与松树互换营养,防止树木营养缺乏,从而导致影响生长。
成熟后高达45米,胸径1.5米;树皮红褐色,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枝平展或斜展,树冠宽塔形或伞形,枝条每年生长一轮,但在广东南部则通常生长两轮,淡黄褐色,无白粉,稀有白粉,无毛;冬芽卵状圆柱形或圆柱形,褐色,顶端尖,芽鳞边缘丝状,先端尖或成渐尖的长尖头,微反曲。
===花===
雌雄同株,球花单性; [[ 雄球花 ]] 单生新枝下部苞腋,多数聚生,雄蕊多数,花药2,药室纵裂,花粉具两个发达的气囊,气囊和体接触面较小,界限明显,普遍都有显著的幅缘; [[ 雌球花 ]] 有1-4个生于新枝近顶端,具多数 [[ 珠鳞 ]] [[ 苞鳞 ]] ,每珠鳞的腹面基部着生两枚倒生胚珠,当年授粉,第二年便会迅速增大为球果。
球果2年成熟,熟时种鳞张开,稀不张开,卵形、长卵形、近圆形或圆柱形,直立或下垂;种鳞木质,宿存,上面露出部分通常肥厚为鳞盾,有明显横脊或无横脊,鳞盾的先端或中央多具瘤状凸起或微凹的鳞脐,有刺或无刺,发育种鳞具2种;种子上部具上翅,子叶3~18,发芽时出土。
===果===
松树有些种结实较早,5~6年即可有少量结实,15~20年时显著增多( [[ 马尾松 ]] [[ 油松 ]] [[ 云南松 ]] 等);有些种结实很晚,如红松在天然林条件下,要到80~140年才开始结实(但在人工林条件下,15~20年已开始结实)。大多数松树结实有间隔性,每隔2~3年或更长的年度丰收一次。松树雄球花位于新梢的基部,雌球花大多数见于主枝的轴端。球果成熟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少数热带松树的雄球花和雌球花于冬末由芽中出现,大多数松树的球花则于初春、春末或初夏由芽中出现。雄球花簇生,成熟前为绿色或黄至红色,花粉脱落时为浅棕或棕色,成熟后不久即脱落。雌球花的出现紧接在雄球花以后,为绿色或红紫色。传粉时的雌球花近直立状。传粉后,鳞片闭合,球果开始缓慢的发育。约在传粉后13个月以后的春季或初夏发生受精,继而球果开始迅速生长,一般在第 2年的夏末和秋季成熟后,着球果成熟,它的颜色由绿、紫色逐渐转变为黄色、浅褐色或暗褐色。
===土壤要求===
松树可以生长在各种不同的土壤上。因针叶灰分含量低,能忍耐贫瘠土壤,但以种在疏松肥沃土壤上的生产力高。湿润地区的松树大多适宜酸性土壤。而有些松树,如 [[ 白皮松 ]] [[ 油松 ]] ,则能适应含钙量多和pH高的土壤。松树根系有菌根菌共生。主要为外生菌根的菌丝体形成鞘,包围着短的侧根,有利于根系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因而诱发菌根发育对有些松树造林的成败至关重要。
大多数松树不能生长在盐渍土上,因而不能靠近海滨生长。但是有些松树如由 [[ 日本 ]] 引种到中国的 [[ 黑松 ]] ,具有较强的抗盐能力。
===耐阴性===
大多数松树尤其是二针松是喜光树种,耐阴性弱。其外形表现是树冠稀疏,自然整枝高;生理上表现为补偿点低;在成林特性上多为先锋树种。当原始林遭到破坏或火灾后,它们很易发展起来而占据裸露空间。如中国南部地区常绿阔叶林破坏后,很易由 [[ 马尾松 ]] [[ 云南松 ]] 代替。但这些松林并不稳定的,当它们形成适当的森林环境后,又为一些比较耐阴的基本成林树种出现的主要是 [[ 山杨 ]] [[ 桦树 ]] 等阔叶树,而后才出现红松<ref>[http://www.forestry.gov.cn/main/525/20040217/104275.html 杨树与红松的混交],国家公园管理局,2004-2-17 </ref>,并由于红松具有耐阴和长寿的特点,最后又恢复它的优势地位。
除了红松与 [[ 山杨 ]] [[ 桦树 ]] 的互相更替外,还有蒙古栎( [[ 柞树 ]] )与红松互相更替的现象。
===抗旱性===
松树具有旱生结构:叶狭窄,角质层发达,表面积与容积之比小,气孔下陷,厚壁组织充分发育。在生理上,它们和中生的阔叶树种相比,更能忍耐缺水而不受伤害。在生态上,松树是旱生植物。在不同气候区分布的各种松树多半都能生长在多石的、土层浅薄的干旱生境。一般来说, [[ 二针松 ]] 抗旱性比五针松强。过多的土壤水分对松树生长不利<ref>[https://www.huayugu.com.cn/songshu/8165.html 松树的生态习性和生长环境要求],花语谷,2016-01-19</ref>。
===生长气候===
松树对陆生环境适应性强。它们可以耐受-60℃的低温或50℃的高温,能在裸露的矿质土壤、砂土、火山灰、钙质土、石灰岩土及由灰化土到红壤的各类土壤中生长,耐干旱、贫瘠,喜欢阳光,因此是著名的先锋树种。
中国是世界上裸子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从松科来看,就能充分表现出华夏大地是名副其实的“裸子植物故乡”。在中国广袤的山林原野中,不仅生长着茂盛的 [[ 松树 ]] [[ 落叶松 ]] [[ 云杉 ]] 、冷杉森林,而且在一些深山密林中还隐藏着许多极为珍贵稀有的松科树种。
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中,松科植物就有39种,占总数(389种)的1/10。其中银杉被列为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百山祖冷杉<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D296LHA0520P95I.html 百山祖冷杉,曾经作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公益广告明星,现在状况如何?],网易订阅,2019-4-18</ref>、金钱松等17种列为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黄枝油杉<ref>[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zhiwu/static/74/76/579.html 黄枝油杉],植物图文馆,2007-3-15</ref>、樟子松等21种列为三级重点保护植物。
==分布范围==
 由于原产地地理分布的差异,在原产中国的松树中, [[ 樟子松 ]] 、新疆五针松、偃松最耐寒,对热量要求最低。红松对热量要求也较低。 [[ 赤松 ]] [[ 油松 ]] [[ 白皮松 ]] [[ 华山松 ]] [[ 高山松 ]] 、黄山松、巴山松为暖温带和亚热带高海拔地区树种,对热量要求中等。马尾松、云南松、乔松和思茅松分布于更靠南的地区,要求较高的热量。
南亚松是热带松树,对热量的要求最高。对湿润条件的要求,五针松一般高于二针松,但也因种而异。例如同为五针松的红松和华山松,前者比后者要求更湿润的条件;同为二针松的赤松和马尾松对湿润状况的要求高于油松和云南松。这与地理分布上随经度而发生的替代现象有关。
717,76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