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明清皇家陵寝

增加 89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明清皇家陵寝'''是明、清两朝皇帝悉心规划营建的[[文物]]建筑。陵寝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主要建筑保存完整,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寝原貌。
明清皇家陵寝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77802289&ver=2068&signature=0wGtxq8uP-1AwS57VN4NGd6QtP448E1m-6GoWWpX6svLZ-a-0arNvmXV0G4oc6yXpjHq2NFWItgrDxwkDi6gS9aDVP-hyE95pKJP0a3jQgl8Iw7k5NYCaq63C4hZ9x5V&new=1 世界文化遗产之 明清皇家陵寝],考古,2019-07-28</ref> 。2003年7月,[[明十三陵]]和[[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收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盛京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申遗过程==
</gallery>
[[满族]]人建立的清朝(1644年~1911年)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基至[[辛亥革命]]后[[宣统]]皇帝退位,共历经12帝,统治295年。清代帝王陵寝,从建陵年代和地理位置,可分为清初关外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三个陵区。清东陵和西陵的陵墓从规划建制到建筑造型均仿照明朝,采用集中陵区的手法,安排总入口,从正红门开端,经统一的神道石像生、碑亭及华表,然后分达各陵区。其布局顺序为:五孔石券桥、牌楼、碑亭、三孔券桥,大月台、宫门、隆恩殿及左右配殿,而后为石平桥、月台、琉璃门、五供、方城(上立明楼)、月牙城、宝城、宝顶。皇帝、皇后、亲王、公主、嫔妃的陵制级别相当严格,形成了一套程式化的规则 <ref>[http://www.doc88.com/p-9062392107040.html 历代帝王陵寝与明清皇家陵寝规制的比较],道客巴巴,2015-12-25</ref>
===明孝陵===
[[File:中山陵11.jpg|270px|缩略图|右|中山陵[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13/29838be6f4a14c5ea481f3fa219a74c6.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46763829_747446 来自搜狐网 的图片]]]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孝慈高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 <ref>[https://new.qq.com/omn/20191206/20191206A0L0L700.html 明太祖朱元璋墓,明清皇家第一陵],腾讯网,2019-12-6</ref> 的美誉。
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2003年7月3号决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千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明十三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这一文物古迹,从解放初期就开始进行维修,并将十三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加以保护。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布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务院公布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为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1991年,十三陵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2011年,国家旅游局批准明十三陵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ref>[http://www.mafengwo.cn/i/826221.html “感悟沧桑岁月,解读历史风云”行走十三陵 “感悟沧桑岁月,解读历史风云”行走十三陵],马蜂窝 , 2012-2-27</ref>
===明显陵===
[[明显陵]]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7.5公里纯德山的明显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壑献皇帝[[朱祐杬]]和母亲[[慈孝献皇后]]蒋氏的合葬墓,是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帝王陵寝。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圆陵墓面积1.83平方公里,是我国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中国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单体陵墓。其“一陵两冢” <ref>[http://www.tansuola.com/qiwen/201701/34.html 一陵两冢是什么意思?明显陵“一陵两冢”的简介和由来],探索啦,2018-07-21</ref> 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
明显陵的建筑格局,从整体看,宛如一个巨大的“宝瓶”,分内外围城,外围城高6米,宽1.8米,长3500余米,红墙黄瓦,随山势起伏,雄伟壮观。外围城南端为两重陵门,称新、旧红门。红门内似如游龙的神道连陵寝,神道两侧建有龙凤门,石雕文武臣、将军、立马、臣马、[[麒麟]]、像、[[骆驼]]、[[狮子]]、[[獬豸]]、[[华表]]、御碑亭及龙行神道,九曲河蜿蜒其间,其上架有五道汉字[[白玉石拱桥]]。内围城建有[[棱恩门]]、[[棱恩大殿]]、陵恩门、明楼、茔城、[[瑶台]]等,建筑宏大,雄伟壮观。特别是呈“8”字形的两大茔城,两座隐密的地下玄宫由瑶台相连,神秘莫测,隐藏着一段动人心魄的宫庭历史。外围城外,原建有陵卫、更铺、军户、礼生乐户等。明显陵布局巧夺天工,工艺浮雕精美绝伦。
717,2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