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果子狸

增加 3,387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圖片名稱'''<br><img src="http://img0.dili360.com/ga/M02/01/…”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圖片名稱'''<br><img src="http://img0.dili360.com/ga/M02/01/BF/wKgBzFQ2roeAMmILAALi9pNTd2A317.jpg@!rw9" width="250"></center><small>[http://img0.dili360.com/ga/M02/01/BF/wKgBzFQ2roeAMmILAALi9pNTd2A317.jpg@!rw9 原圖鏈結] [來源網站網址 圖片來自網站名稱中國國家地理]</small>
|}
</div>


果子狸(學名:Paguma larvata)
又名花面狸、白鼻心、果子猫(臺灣話:kué-tsí-bâ)[2],一種靈貓科的哺乳動物。

目錄
1 特徵
2 分布
3 習性
4 分類
5 古代記載
6 果子狸與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徵(SARS)
7 果子狸的養殖

參考文獻

果子狸特徵

果子狸軀體瘦長,成年個體長45-65厘米,重4.5-8千克。果子狸外形似家貓,顏面狹長,鼻吻前突,頸短面粗,眼睛大而圓,兩耳較小,上層背部兩側有20根黑白相間、富有彈性的鬍鬚,頭部被毛有7塊大小不同黑、白相間的斑塊,故稱花面狸。

果子狸四肢粗短,足具5趾,趾端有爪,非常鋒利。趾掌無毛,掌麵皮肉增厚,富有彈性。尾巴粗壯有力,長30—40厘米,約占體長的2/3,在跳躍、攀登時能起平衡作用。肛門附近有臭腺,遭遇敵人時會釋出異味藉此嚇跑敵人。

分布區域

果子狸主要生活在亞洲的熱帶或亞熱帶海拔200~2200公尺的山林中,在中國大陸的華南地區數量較多[3]。

果子狸習性

果子狸食性獨特,主要吃植物,尤其喜食水果,與別的食肉目動物不同。動物性食物是次要食物。鼠類是果子狸最喜食的動物性食物,也吃蛇、鳥、蛙、蚯蚓、小昆蟲等。

果子狸善攀緣,屬夜行性動物,具有晝伏夜出的習性。人工飼養的果子狸這種習性並不明顯。

分類

果子狸有17個亞種,包括:

海南亞種 - P. l. hainana
西南亞種 - P. l. intrudens
藏南亞種 - P. l. lanigerus
指名亞種 - P. l. larvata
印緬亞種 - P. l. neglecta
察隅亞種 - P. l. nigriceps
秦巴亞種 - P. l. reevesi
台灣亞種 - P. l. taivana
古代記載

中國四川自貢人民公園動物園所飼養的果子狸
清乾隆年間的滿漢席,已有梨片伴蒸果子狸[4]。

果子狸與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徵(SARS)

在中國南方,特別是在雲貴高原及兩廣地區,常被食用,因此醫學界許多人士認為人類通過食用果子狸而感染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徵。廣東防治SARS科技攻關組的專家們在「廣東省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防治研究」科技成果的鑑定會上認定:果子狸是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徵冠狀病毒的主要載體。不過果子狸只是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徵病毒的中間宿主,天然宿主是中華菊頭蝠,它亦是被傳染的[5]。

果子狸的養殖

果子狸的人工養殖大約是從1980年代開始的。在果子狸的馴養中,經常會遇見的疾病主要是腹瀉、食欲不振、便秘、病毒性腸炎。


參考文獻
icon 生物學主題
icon 貓主題
Paguma larvata. 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 (英語).
黃增國,張梅,果子狸是人類SARS病毒的「疑兇」證據不足,預防醫學情報雜誌.2003,19(3).-213-214 ISSN 1006-4028
張樹義,可愛的果子狸,大自然探索.2003(7).-23-23
37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