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藏羚羊

增加 26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center>'''圖片名稱'''<br><img src="http://img2.1sucai.com/190109/330694-1Z10ZQ61931.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img2.1sucai.com/190109/330694-1Z10ZQ61931.jpg 原圖鏈結] [來源網站網址 圖片來自網站]第一素材網</small> |}
</div>
 
藏羚羊(學名:Pantholops hodgsonii;藏語:གཙོད་,威利:gtsod),學名藏羚,偶蹄目牛科羚羊亞科藏羚屬,也是該屬的唯一物種。對藏羚羊最早的科學描述由英國博物學家克拉克·阿貝爾(Clarke Abel)於1826年作出,但他還未來得及為其命名便於同年11月去世,後由英國博物學家布萊恩·霍奇森(Brian Houghton Hodgson)於1834年命名。藏羚羊背部呈紅褐色,腹部為淺褐色或灰白色。成年雄性藏羚羊臉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標記,頭上長有豎琴形狀的角用於禦敵。雌性藏羚羊沒有角。藏羚羊的底絨非常柔軟。成年雌性藏羚羊身高約75厘米、體重約25~30公斤。雄性身高約80~85厘米、體重約35~40公斤。藏羚羊2歲性成熟,雄性壽命一般不超過8歲,雌性壽命一般不超過12歲,人工飼養可達將近10年。藏羚羊的棲息地海拔3250~5500米,最適應海拔4000米左右的平坦地形。藏羚羊是中國的特有物種,根據德裔美籍野生動物學家喬治·夏勒的研究大致可分為若干不遷徙種群和四大遷徙種群。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和新疆阿爾金山一帶,分布區域大致以藏北高原(羌塘)為中心,南至拉薩以北,北至崑崙山,東至西藏昌都地區北部和青海西南部,西至中印邊界,偶爾有少數由此流入印控克什米爾的拉達克地區。尼泊爾直到19世紀上半葉仍有藏羚羊分布,後滅絕。藏羚羊1975年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物種,1979年更被列入嚴禁貿易的附錄I物種,1988年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確立其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藏羚羊被公認為青藏高原動物區系的典型代表和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指示物種。
37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