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梁元帝

增加 11,58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萧绎
|圖片 = [[ File:201551815451755.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pic4.1010pic.com/pic10/UploadFile/201551815451755.jpg 原圖鏈接][http://www.1010jiajiao.com/qx_portal/doc/361926.html 来自光发娱乐]]]
|圖片尺寸 =
| 圖像說明 = 梁元帝
| 出生日期 = 508年9月16日(天监七年八月丁巳)
| 國籍 = 南朝梁
| 别名 =
| 職業 = 皇帝
| 知名原因 = 《职贡图》表现了外国使臣的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南北朝的对外关系
绘画对隋唐影响很大
| 知名作品 = 《职贡图》《蕃客入朝图》《孝德传》《忠臣传》
}}
=人物生平=
萧绎历任会稽太守、江州刺史、荆州刺史。大宝三年(552),击败侯景,称帝于江陵(今湖北荆州)。曾做过将军、太守、刺史等官职,公元552年登基做了[[皇帝]],称梁元帝。梁元帝是一个爱好读书与喜好文学的君主,有大量学术著作,如《孝德传》、《忠臣传》、《注汉书》、《周易讲疏》、《老子讲疏》、《全德志》、《江州记》、《职贡图》等。《梁书·元帝本记》称赞他:"既长好学,博综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像李后主和宋徽宗一样,艺术的成就难掩其政治的弱智,这既有与当时时代混乱的局面有关,更主要的也是他个人的性格使然,史载其"禀性猜忌,不隔疏近,御下无术,履冰弗惧,故凤阙伺晨之功,火无内照之美。"所以王夫之说:"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或问之,答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未有不恶其不悔不仁而归咎于读书者,曰书何负于元帝哉。"
 
在位三年。初封湘东郡王,后任侍中、丹阳尹。普通七年 (526)出任荆州刺史,都督荆、湘、郢、益、宁、南梁六州诸军事,控制长江中上游。太清二年(548)侯景叛梁围建康,梁各路援军集结于建康城外有二三十万之多。而萧绎只派儿子[[萧方]]等率军万人往救,后又派王僧辩率舟师万人增援,次年三月,景攻破台城,王僧辩舟师尽没。不久,又命王僧辩击溃在郢州(今湖北武昌)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六兄萧纶;并向西魏称臣,于天正元年(552)在江陵即位称帝。年号承圣。同年益州刺史[[萧纪]](萧衍第八子)称帝,萧绎与西魏共灭萧纪。战事结束后,益州已经并于西魏,襄阳也在西魏控制之中。江陵形势十分孤立。承圣三年,萧绎讨还益州,言辞不逊。九月西魏宇文泰派于谨、宇文护率军五万南攻江陵。十一月江陵城陷,萧绎被俘遭害。次年其子萧方智在建康称帝,追尊为元帝。萧绎盲一目,少聪颖,好读书,善五言诗,但性矫饰,多猜忌。藏书十四万卷,于江陵城破时自己烧毁。生平著述甚富,凡二十种,四百余卷。
=为政举措=
有文学才华,著有《[[金楼子]]》一书,中国文论史上可以占一席之地的人物,然而却是葬送梁朝的主要责任人。因为猜忌岳阳王[[萧詧]](萧绎的侄子,《文选》作者昭明太子萧统的儿子),并打算消灭之(中国古代皇帝的儿子一般会封某某王,比如萧绎,登基之前被封为湘东王,也就是湖南东部的王),于是丢掉了襄阳(萧詧因为不堪坐以待毙,于是招引北周势力与叔父抗衡,梁因此失掉了襄阳),襄阳丢失,那么江陵的灭亡就很快了(萧绎的治所)。等到武陵王萧纪(萧绎的弟弟)在成都称帝的时候,梁元帝又请求北周宇文泰袭击萧纪,于是成都又被北周吞并,那么江陵的灭亡就不可避免了(从四川出兵消灭江陵,只需要顺流而下,非常容易,[[李白]]有句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梁朝屡屡损失疆土,这并不是因为北周宇文氏能够造成的,而是自取灭亡。四川丢失,江陵陷落,襄阳又被北周吞并,江南还能够保存几十年(南朝最后一个王朝:陈朝到了589年才被隋统一,距离554年江陵陷落有35年的时间),实在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这是因为北周还有一个最大的敌人:高氏北齐还没有被消灭,关中的势力还不够稳固,[[宇文泰]]还没有篡夺西魏政权,所以才能幸免于难。梁朝内部不和导致溃败,这并不是武陵王和岳阳王的罪过。梁元帝在发兵讨伐朝廷叛贼侯景的过程中,因为猜忌,先后杀掉了弟弟桂阳王[[萧慥]],侄子[[萧誉]],并袭击兄长[[萧纶]],杀害孙子辈的[[萧栋]];武陵王萧纪派儿子萧圆照援助萧绎,而萧绎将其阻挡在白帝城;另一个侄子萧圆正率领部下接受他的部署,他却将其囚禁在岳阳。萧绎舍弃最大的敌人侯景,却残害自己的兄弟骨肉。
 
萧绎其人,也算列位亡国皇帝的一个,他本应该在历代亡国之君中享有更高地位,至少比起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其在历史上的人气还是略显单薄了些,比起隋炀帝、南唐后主这些大名鼎鼎之辈,他简直处于被历史遗忘的角落,至今甚少为人所知。
 
萧绎是个极其复杂的人物,"才子皇帝,表里不一",也许是对他不太准确的一句总评<ref>[https://www.5068.com/gs/lishi/709362.html 梁元帝萧绎的藏书的历史故事]5068儿童网,2018-10-31</ref>。他的一生算不上太曲折,人生前四十年作为皇子养尊处优,呆在华屋高墙之内除了读书著作,写诗作画<ref>[https://www.toutiao.com/i6571706313011626503/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皇帝画家]今日头条,2018-06-27</ref>,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太多痕迹。但在人生的最末期,他借助"侯景之乱"的机遇走上历史前台,登极为帝,却做出很多被后人所诟病的举动。
 
在侯景之乱中,他拥具实力却坐观国祸不理,暗藏私心,首先故意放纵侯景作乱,造成老父亲梁武帝被侯景逼死,这段时间将对他登基为帝构成威胁的兄弟子侄逐个消灭,等到包括父亲在内所有潜在竞争对手基本被铲除之后才发兵勤王。他一生勤奋读书,并辛苦聚书四十余载,收集起古代罕见的十四万卷图书,在自己登上皇位之后,却再度与北方的西魏产生矛盾,招来强敌寇境。失败之余,他命人将这十四万卷的图书焚烧个一干二净,说"读书太多,以致有今日之祸",引发中国历史上续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最大的文化破坏事件,可以说是中华文明遭受巨大破坏的千古罪人<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87M5S7O05434GK2.html 梁元帝烧掉十四万卷藏书,而他的宝藏也随着他的死而成为千古之谜]网易,2019-02-17</ref>。
=家庭成员=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 style="background:cornflowerblue; color:white; text-align:center;"
|-
|父亲:
|[[梁武帝]]萧衍
|母亲:
|阮修容
|-
|兄弟
|大哥昭明太子萧统
|二哥 豫章王萧综
|三哥 梁简文帝萧纲
|四哥南康简王萧绩
|五哥 卢陵威王萧续
|六哥邵陵携王萧纶
|八弟 武陵王萧纪
|-
|姐妹
|永兴公主萧玉姚
|永世公主萧玉婉
|永康公主萧玉嬛
|富阳公主,下嫁张缵
|长城公主萧玉姈,下嫁柳偃
|-
|后妃
|[[徐昭佩]],生武烈世子萧方等 、益昌公主萧含贞
|王贵嫔,生贞惠世子萧方诸、始安王萧方略
|袁贵人,生愍怀太子萧方矩
|夏贵妃,生梁敬帝萧方智
|王良人,王贵嫔妹妹
|-
|子女
|长子 武烈世子萧方等
|次子 贞惠世子萧方诸
|三子 早亡
|四子 愍怀太子萧方矩
|五子 早亡
|六子 早亡
|七子 早亡
|八子 早亡
|九子 梁敬帝[[萧方智]]
|十子 始安王[[萧方略]]
|益昌公主萧含贞
|安昌公主,嫁徐彻,子徐文远。
|《金楼子》称元帝有子女"方诸、方等、方规、方智、含贞、含介、含芷等"
|-
|}
=萧绎焚书=
历史上拥有政治和文学双重造诣的帝王不在少数,而萧绎则是历代帝王中留下文学作品数量最多的一个皇帝。除了文学成就之外,萧绎的绘画水平也是其他帝王无法企及的。萧绎曾自称"韬于文士,愧于武夫",这个评价的确不假,但文学和绘画上的建树更凸显他在政治场上的无能<ref>[http://www.sohu.com/a/169183375_556505 梁元帝焚书]搜狐网,2017-09-03</ref>。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00">
File:T01076a192d778ead77.jpg|缩略图|thumb|250px|有框|右|[https://www.360kuai.com/pc/9ddb86595d8857cb9?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来自快咨讯]
File:T0187484faf5c0238c0.jpg|缩略图|thumb|400px|有框|右|[https://www.360kuai.com/pc/9ddb86595d8857cb9?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来自快咨讯]
File:2015938320848910.jpg|缩略图|thumb|250px|有框|右|[http://m.qulishi.com/news/201509/45259.html 来自趣历史]
File:Da0fb9c002414bcd99035841844ceeff.jpg|缩略图|thumb|400px|有框|右|[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87M5S7O05434GK2.html 来自网易]
</gallery>
===生理缺陷导致性格敏感===
萧绎从小就聪慧异常,好爱读书,但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因为一场疾病而失去了一只眼睛。生理上的缺陷使他比起同龄的孩子来心思更加的深沉,他常常害怕自己会因为独眼而受到别人嘲笑和轻视。萧绎这种自卑的心理导致了他性格上的敏感和多疑,因此他的身边很少有能和他谈心的人,甚至面对自己的妻子他都无法敞开心扉。
 
徐妃徐昭佩在他还是王爷的时候就嫁给了他。徐昭佩生的花容月貌,是难得一见的美人,但她嫁给萧绎之后却常常受到他的冷落<ref>[http://m.qulishi.com/news/201509/45259.html 梁元帝的皇妃徐昭佩:最早与和尚通奸的后妃]趣历史,2015-09-03</ref>。作为一个年少又貌美的女子,她自然渴望美好的婚姻和爱情,于是她想尽办法讨好萧绎,但是均无效果,久而久之她也变得心灰意冷,甚至对萧绎心怀怨恨。 徐昭佩嫁给萧绎多年,深知他因独眼而自卑,所以她便自创了半面妆,以半面的妆容来暗讽萧绎只有一只眼睛可以视物<ref>[http://m.qulishi.com/news/201705/204249.html 梁元帝萧绎:跟糟糠之妻尸体离婚的独眼皇帝],趣历史,2017-05-11</ref>。
 
其实徐昭佩这么做大抵只是想要获得丈夫的注意罢了,但她实在用错了方法。独眼这件事情是扎在萧绎心上的一根尖刺,日积月累早已在伤口中化脓,是碰也碰不得的。萧绎因为此事更加的讨厌徐昭佩<ref>[http://www.qulishi.com/article/201907/347256.html 徐昭佩是什么结局?她为什么要自杀?]趣历史,2019-07-11</ref>。
 
二人就在这样相互折磨中度过了自己的婚姻,成为了一对著名的怨侣<ref>[https://www.360kuai.com/pc/9ddb86595d8857cb9?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梁元帝萧绎皇后徐昭佩:一个才子一个佳人,谁又是谁的劫],快咨询,2019-11-06</ref>。
 
===对宇文泰无礼导致被俘===
萧家的子弟中能人很多,独眼的萧绎又如何能够在众多能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帝王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侯景了。萧绎的父亲在位时发生了侯景之乱,但是萧绎手握重兵却选择了隔岸观火,他打得主意就是借侯景之手将可能威胁到他地位的兄弟子侄逐一消灭之后他才发兵擒王。但从这个事件就可以看出萧绎是有足够的政治智慧的。
=人物生平= 公元552年,[[侯景]]去世, 萧绎 历任会稽太守、 州刺史、荆州刺史 陵继位 大宝三 但萧绎这个皇帝仅仅做了两 (552) 就将整个王朝送上了绝路,因为他当得罪了当时的西魏权臣[[宇文泰]]。萧绎修书给宇文泰,要求西魏按照旧图划定疆界,但是他在信中的用词十分的傲慢无礼 击败侯景 导致宇文泰极为不满。他将此看作是萧绎的挑衅 称帝 是派了5万大军进攻 江陵(今湖北荆州) 曾做 双方实力太 将军、太守、刺史等官职 悬殊 公元552年登基做了皇帝,称 所以这场战争的结果可想而知: 梁元帝 战败 梁元帝 战败后的天子只好率太子到西魏军营投降,但卑微投降也没有能够换他一命,到了西魏之后他就被人用土袋闷死了。 ===焚毁14万卷图书=== 萧绎 是一个爱 读书 与喜好文学 君主,有大量学术著作 如《孝德 》、《忠臣传》、《注汉 说他一天要读十二卷 》、《周易讲疏》、《老子讲疏》、《全德志》、《江州记》、《职贡图》等。《梁书·元帝本记》称赞 ,但是自 :"既长好学 一只眼睛失明之后 博综群书 阅读起来便十分不便 于是他便让为他服侍的 笔成章,出言 他念书 才辩敏速,冠绝一 甚至连睡觉的 候都不能停下念书的声音 "像李后主和宋徽宗 但萧绎作为 个读书人 艺术 却做了一件令天下读书人都愤恨 成就难掩其政治 事情。萧绎在投降之前下令焚毁了14万卷 弱智 图书 ,这 既有与当时时代混乱 件事情带来的消极后果不亚于秦始皇 局面有关 [[焚书坑儒]]。 萧绎感慨自己读了那么多书 更主要 如今还不是成为别人 俘虏,所以这些书 无用的。 个人 将自己亡国 性格使然 过错全部归咎于书本 史载其"禀性猜忌 实在是令人实在是匪夷所思 不隔疏近,御下无 啼笑皆非<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8f27e90102v5ep.html 中国陵墓石刻艺 之九梁朝陵墓石刻]东晋风流的博客,2014-09-189</ref>。 纵观萧绎的一生 履冰弗惧 他是一个充满了悲剧色彩的人物 故凤阙伺晨之功 明明出身尊贵却因为独眼而自卑 火无内照之 明明拥有 。"所以王夫之说:"江陵陷 丽的妻子却婚姻不幸 元帝焚古今 明明拥有政治智慧却不愿励精 治,明明热爱 十四万卷,或问 籍却将自己毕生所藏付 一炬 答曰读书万卷 令人无奈的是 哪怕穷途末路他也没 今日 试图反省过自己的过失 故焚之,未有不恶其不悔不仁而归咎于读书者,曰书何负于元帝哉 最终让江陵城数十万的百姓都成了自己的陪葬品 "
在位三年。初封湘东郡王,后任侍中、丹阳尹。普通七年 (526)出任荆州刺史,都督荆、湘、郢、益、宁、南梁六州诸军事,控制长江中上游。太清二年(548)侯景叛梁围建康,梁各路援军集结于建康城外有二三十万之多。而萧绎只派儿子萧方等率军万人往救,后又派王僧辩率舟师万人增援,次年三月,景攻破台城,王僧辩舟师尽没。不久,又命王僧辩击溃在郢州(今湖北武昌)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六兄萧纶;并向西魏称臣,于天正元年(552)在江陵即位称帝。年号承圣。同年益州刺史萧纪(萧衍第八子)称帝,萧绎与西魏共灭萧纪。战事结束后,益州已经并于西魏,襄阳也在西魏控制之中。江陵形势十分孤立。承圣三年,萧绎讨还益州,言辞不逊。九月西魏宇文泰派于谨、宇文护率军五万南攻江陵。十一月江陵城陷,萧绎被俘遭害。次年其子萧方智在建康称帝,追尊为元帝。萧绎盲一目,少聪颖,好读书,善五言诗,但性矫饰,多猜忌。藏书十四万卷,于江陵城破时自己烧毁。生平著述甚富,凡二十种,四百余卷。
=历史评价=
[[ 清朝 ]] 初年的王船山骂他:国家安危之际,却天天读《老子》,焉能不亡?
[[ 北宋 ]] [[ 司马光 ]] 评论:"元帝于兄弟之中,残忍尤甚,是以虽翦凶渠而克复故业,旋踵之间,身为伏馘;岂特人心之不与哉?亦天地之所诛也"
[[ 唐朝 ]] [[ 虞世南]]:"梁元聪明伎艺,才兼文武,仗顺伐逆,克雪家冤,成功遂事,有足称者。但国难之后,伤夷未复,信强寇之甘言,袭褊心于怀楚,蕃屏宗支自为仇敌,孤远悬僻,莫与同忧,身亡祚灭,生人涂炭,举鄢、郢而弃之,良可惜也。"
陈朝的史家何之元:"世祖聪明特达,才艺兼美,诗笔之丽,罕与为匹,伎能之事,无所不该,极星象之功,穷蓍龟之妙,明笔法于马室,不愧郑玄,辨云物于鲁台,无惭梓慎,至于帷筹将略,朝野所推,遂乃拨乱反正,夷凶殄逆,纽地维之已绝,扶天柱之将倾,黔首蒙拯溺之恩,苍生荷仁寿之惠,微管之力,民其戎乎? 鲸鲵既诛,天下且定,早应移銮西楚,旋驾东都,祀宗土方,清跸宫阙,西周岳阳之败绩,信口宇文之和通,以万乘之尊,居二境之上,夷虏乘衅,再覆皇基,率土分崩,莫知攸暨,谋之不善,乃至于斯。"
=个人作品=
梁元帝萧绎的五言、七言、杂言等诗,现存109题119首。大致可分三类:一是边塞征战诗,上承古代征戍诗,下开唐代岑参、高适的先河;二是闺怨艳情诗。既有社会时代风气的影响,也有萧绎个人婚恋情结的因素,非好声色者不能写出;三是写景咏物诗,在炼字、对偶和白描等方面,为唐代近体诗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采莲赋》
 
《春日>>
=视频=<center>===《中国通史》南朝梁元帝江陵焚书,烧毁无数历史精华==={{#iDisplay:d0895ceinu7|640|370|qq}}===大金佛地下暗藏机关,铁锁横江戚长发找到梁元帝宝藏==={{#iDisplay:d0663442xj7|640|370|qq}}</center>=参考资料={{Reflist}}
[[Category:南北朝时期人物]]
[[Category: 皇帝]]
5,75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