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关帝庙

移除 21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关帝庙''' ([[山西省]][[运城市]]关帝庙)
[[解州关帝庙]](hài zhōu guān dì miào)为武庙之祖,地处 [[ 山西 ]][[ 运城市 ]] 解州镇西关。北靠[[盐池]],面对中条。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宋、明时曾扩建和重修,清 [[ 康熙 ]] 四十一年(1702年)毁于火,经十余年始修复。
[[File:关帝庙22.jpg|有框|右|[http://image.naic.org.cn/uploadfile/2018/0329/1522295079718761.jpg 原图链接][http://www.naic.org.cn/html/2018/gjwh_0329/41504.html 来自古建中国 的图片]]]
解州关帝庙总面积22万平方米,共有房舍200多间,分为正庙和结义园两部分,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和武庙,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庙内悬挂有康熙御笔“义炳乾坤”<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e4f1001000aao.html 义炳乾坤 气肃千秋],剑倚芙蓉的博客2007-06-02</ref>、乾隆钦定“神勇”、咸丰御书“万世人极”、慈禧太后亲书“威灵震叠”等匾额,代表建筑是“春秋楼”。
 解州关帝庙景区是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关公信俗”已被列入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名录,“关公文化节”被评为中国十大人物类节庆活动之一。2012年,“关圣文化建筑群”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ref>[http://www.sohu.com/a/351381791_100160011 荆州将与多地联合申报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期待!],搜狐,2019-11-03</ref>。
'''中文名称''' : 解州关帝庙【hài zhōu guān dì miào】
'''地理位置''' : 运城市解州镇西关
 
'''气候类型''' :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 22万平方米
 
'''开放时间''' : 08:00-18:00(旺季);09:00-17:00(淡季)
'''景点级别''' : AAAA级
 
'''门票价格''' : ¥70(旺季);¥42(淡季)
'''著名景点''' : 结义园;春秋楼;崇宁殿;端门;雉门
===陈隋始建===
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陈、隋(557年 —618 ~618 年)时期,《[[中国名胜词典]]》
指出创建年份为隋开皇九年(589年)。
===北宋敕建===
[[北宋]]时曾两度对解州关帝庙大兴土木。第一次是宋大中祥符间(1008年—1016年)重建。当年盐池水少盐减,皇帝派使臣查核,回复:“盐池为患的是[[蚩尤]]!”龙虎山[[张天师]]奏请:“古代忠烈之士死后成神,蜀将关羽[[忠勇绝伦]],陛下祷告召之必胜无疑”。于是皇帝令天师在宫中焚化符箓,一位美髯公旋即披甲佩剑而下作答:“臣等会齐岳渎阴兵,立助为陛下灭妖!”几日过后盐池水积满如初。皇上大悦,降旨在解州修建关羽庙。第二次是元祐七年(1092年)知州[[张杲之]]重修。稽考史载, [[ 宋真宗 ]] 大中祥符间的重建,是历代帝王首次敕建关庙,所以“殿皆石柱,雕龙飞腾,庙貌宏丽甲于天下”。 [[ 张杲之 ]] 重修后,随着关公被封为“崇宁真君”,解州关庙又被悬匾为“崇宁宫”<ref>[http://www.sohu.com/a/337981148_719098 “武圣”关羽:默默无闻了八百年,又是如何逐渐成神的?] ,搜狐,2019-09-01</ref>。
===金元修葺===
====明朝====
明初,关公仰崇之风继续沿袭,官民对解州关庙的修缮也持续不断。[[弘治]]年间(1488年 —1505 ~1505 年)初定祀典,[[嘉靖]]期间(1522年 —1566 ~1566 年)官祭升格,明神宗朱翊钧先后追封关羽为“协天大帝”、“协天护国忠义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ref>[http://www.jinciwei.cn/h804033.html 关帝为关圣帝君的简称,其圣号全称是“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金刺猬,2018-12-27</ref>,并敕赐庙额为“英烈之后”——解州关庙的营建达到了高潮,庙势亦于当时为最壮,达到鼎盛时期。
====清代====
[[雍正]]十二年(1734年),果亲王拜谒解州关帝庙,指画关帝圣像,题写诗章及联额,其诗今存崇宁殿前碑亭。
[[ 乾隆 ]] 十八年(1753年),知州[[韩桐]]修葺廊庑、绘制壁画、移建乐楼、增修牌坊、完善结义园;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州守言如泗先改八卦楼为御书楼,又改麟经阁前楼为刀印二楼,厘正匾额,修缮东西大牌坊,改建结义园、功德祠,并在庙西建设“关夫子故里”碑亭。此后,[[乾隆]]三十八至四十二年(1773年—1777年)、[[嘉庆]]九至十年(1804年—1805年)、十三年(1808年)又有葺补。
嘉庆二十年(1815年)解州一带6.7级地震的发生,关帝庙饱受摧残。
[[道光]]四年(1824年)开始筹划修复,因资金不足,只进行了支撑加固。
[[ 咸丰 ]] 九年(1859年),前州牧叶筱珊会同杨铁臣、程立斋等人,筹银1.7万两,命董清海督工,历经十余年,于同治九年(1870年)完成春秋楼、廊房、内外牌坊、大门角门、结义园、功德祠、崇圣祠、部将祠、追风伯祠的修复。
[[光绪]]元年(1875年),鼓楼重修;三年(1877年),“义壮乾坤”坊被火烧毁。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元年(1907年—1909年),解州关帝庙连遭火灾,午门、大门、乐楼、东西角门、东西华门、钟楼、庙外西侧木坊、部将祠、追风伯祠、官厅、崇圣祠及百余间廊房皆成灰烬。
===民国破败===
[[ 民国期间 ]] ,战乱频仍,解州关帝庙的维修工程远逊于前。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令天下立关岳庙,解县知事[[周庚寿]]虚于应付,只是把结义园君子亭改为关岳殿了事。
1917年,新任知事[[徐嘉清]]建设官厅。对清末火灾中烧毁建筑的重建因款项问题屡屡停工,自[[民国]]八年(1919年)开始,至十一年(1922年)才完工,且午门是另工重建。1938年,日军侵华战火波及解州,关帝庙崇宁殿、圣母殿、嗣圣殿、春秋楼、刀楼、印楼、东西官厅及廊房多有损坏,1940年修复了春秋楼和圣母殿。1946年补修了西官厅和东西廊房。1947年,运城解放在即,困守运城的国民党军队为了兴修工事挽回败局,将关帝庙内的娘娘殿和太子殿拆除。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