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永陵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由于遵奉“事死如事生”的指导思想,[[中国]]古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对墓葬都很讲究,所以盗墓也几乎成为一个行当。相传在[[金花公主]]墓出口处不远,留有一处尸骸,根据判断很可能是被偷盗者的同伴所害。盗墓本身就是一件玩命的行当,所以做这种买卖的人一般都比较凶狠。盗墓洞是非常窄小的,小到一般人难以相信人怎么能进出的地步。传说盗墓至少要有两个人,一个人进入墓地后,把珍贵的东西一件一件从洞口传递给地面上的人。因此经常发生地面上的人想独吞财物,等到脏物送上去差不多的时候,就急忙封死洞口。所以,从事盗墓行当的人多为父子、兄弟搭档。或者在墓中的人,把最值钱的东西留在自己手里随身带出地面。就是这样盗墓者之间相互伤害的事件仍然无法避免。从关于金花公主墓的民间传说中,可以看到由于历代盛行厚葬,盗墓行为也就无法避免了。
[[File:永陵2.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史诗记载==
<p style="text-indent:2em;">元代散曲家冯子振所作的《[[鹦鹉曲]]》,咏叹的乃是《[[燕南八景]]》,曲中的“道陵前夕照苍茫”,描绘的便是大房山金陵中的章宗道陵。这阕散曲告诉人们,元代大房山金陵的“道陵苍茫”与“卢沟晓月”、“蓟门烟树”、“金台夕照”、“居庸叠翠”、“玉泉垂虹”、“太液秋风”同为“燕南八景”之一。在《[[帝京景物略]]》和《[[日下旧闻考]]》曾引此诗,诗中提到的道陵就在金陵遗址内。金代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经太宗完颜晟,熙宗完颜亶,海陵王完颜亮,世宗完颜雍,章宗完颜璟等九帝,除宣宗葬汴京([[河南]][[开封]])、哀宗葬蔡州([[河南]][[汝南]]县)外,均葬于大房山陵,其中较有名的要算金章宗完颜璟,他在位期间建立和修缮了著名的“西山八水院”:[[金水院]](颐和园)、[[清水院]](大觉寺)、[[香水院]](妙高峰七王坟)、[[温汤院]](温泉村),其他4院已不可考,这已知的几院到现在都家喻户晓。他的陵墓道陵在元代还是风景名胜,到了明末房山金陵被捣毁,至清代因为清朝与金朝同为女真,所以在康熙时代曾经小规模整饬过陵园,但此后就再无人问津。<ref>[https://new.qq.com/omn/20190513/20190513A008IF.html 抚顺新宾清永陵——八景风韵满承汉,四祖碑亭门对开] , 腾讯网 2019-05-13 </ref>
[[File:永陵2.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p style="text-indent:2em;">直到五六十年代,燕山石化大规模建设出土了一些金朝墓葬,金陵才被人记起,抡了一通历史,大家别烦,其实房山金陵确实值得一去,它周围不远还有不少古迹,开车去最好。记得那时去金陵,在车场村问当地小孩儿,都知道金陵,走不远就到了龙门口村,那里泉水丰富(这个在地形图上都有泉眼的标注),村口有一个石头砌的平台,下面是泉眼,水很凉很甜,不知现在还有没有。陵寝前的影壁山在当地叫做“皇陵石门”,是一座地道的风水影壁,金陵背依的高山学名叫“云峰山”,因为据说有九条脊又叫“九龙山”,山形真的很好,由皇家风水的气派,翻过云峰山就是房山“银狐洞”的所在英水村的地盘儿了。在车场村不远,(向当地人打听就可以),是三盆山,山腰有基督教--景教十字寺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唯一一处景教寺院遗址,“景教”是基督教的分支,元时传入,现在十字寺仅存石碑,碑额刻基督教十字,在北京绝无仅有,去金陵可顺道看看。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