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晋察冀

移除 4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晋察冀001.jpg|350px|缩略图|右|<big>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big>[http://www.taiwan.cn/xwzx/bwkx/201505/W020150521740121537023.jpg 原图链接][http://www.taiwan.cn/xwzx/bwkx/201505/t20150521_9858097.htm 来自中国台湾网 的图片]]]
'''晋察冀''',别名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ref>[http://zhuanti.hebnews.cn/2019-06/06/content_7414342.htm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河北新闻网,2019-06-06 15:33:42</ref>。[[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在[[华北]]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正太、石德路以北,[[张家口]]、[[承德]]以南广大地区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由于处于敌占领区心脏地带,共作战32000多次,歼日伪军35万余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誉之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ref>[http://military.cnr.cn/ztch/qzjj/jj/20170713/t20170713_523847053.html 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敌后模范区],央广网,2017-07-13 08:14:00</ref>。
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位于太行山麓的[[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境内。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位于[[太行山]]麓的[[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境内。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型关战役]]后,[[八路军]]第115师的一部2000余人,在[[聂荣臻]]率领下展开游击战争。1937年11月,建立了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军区,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ref>[http://www.81.cn/jsdj/2017-04/07/content_7554327.htm 揭秘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诞生的前前后后],中国军网,2017-04-07 14:47:35</ref>。接着,日军组织两万多人进行扫荡,[[八路军]]迎头反击,歼敌2000多人,粉碎了敌人第一次围攻,收复了晋东北12个县,冀西20个县,察东4个县。后遵照中央指示,于1938年1月10日在阜平召开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选举了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作为边区政权的最高领导机构。以后,随着游击战争的进行,晋察冀边区进一步扩大;西起同蒲路,东至[[渤海]];北起张家口、[[多伦]]、[[宁城]]、[[锦州]]一线,南至正太、德石路。包括[[山西]]、[[河北]]、[[察哈尔]]、[[热河]]、[[辽宁]]等五省之各一部,面积40万平方公里,人口2500万,县治108个,成为华北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由于地处华北敌人的心脏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八年抗战中,根据地军民与日伪军作战3.2万次,毙伤日伪军35万余人。
==根据地创建==
在所有取胜因素当中,抗日根据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到1945年抗战结束,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晋察冀、[[晋绥]]、[[陕甘宁]]、晋冀豫、[[冀鲁豫]]、[[山东]]、[[苏南]]、[[浙东]]等大大小小数十块抗日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郜耿豪]]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其中,[[聂荣臻]]领导创建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一个抗日根据地<ref>[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7-07/12/c_129653825.htm 90年90个第一丨晋察冀: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新华网,2017 年07月12日 18:25:57 -07-12 </ref>。
[[郜耿豪]]指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主要包括华北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正太、石德路以北,[[张家口]]、[[承德]]以南广大地区。它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对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坚强堡垒”的作用,对全国战略反攻和进军东北起了“前进阵地”的作用。根据地军民在对敌斗争和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中,创造了极为丰富和宝贵的经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誉之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面对艰难困苦的局面,晋察冀分局和晋察冀军区建立“三三制”政权,实行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同时,抗日根据地实行主力部队地方化,加强地方部队、主力部队和民兵相结合的方法,采取“敌进我进”“向敌后之敌后伸展”“把敌人挤出去”等军事斗争方针,广泛运用[[地雷战]]、[[麻雀战]]、[[地道战]]、[[武工队]]等游击战方式,深入敌后开展反“扫荡”、反“蚕食”斗争。经过根据地军民的艰苦抗战,到1943年,北岳区粉碎了日军4万余人的大“扫荡”,冀中区抗日游击根据地重新建立,冀东区开辟了察北、热南及辽西的大片新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1945年5月,晋察冀根据地军民对日、伪军发起大规模夏季攻势,先后发动察南战役、雁北攻势、子牙河战役、大清河战役、热辽战役,扩大了解放区,将敌人压缩到铁路沿线及主要城市。8月,晋察冀军区在广大群众的支援下,对日伪军展开全面反攻,攻占城市70余座,解放了西迄同蒲铁路,东到[[渤海]]、[[锦州]],南临[[正太路]]、[[石德路]],北至[[多伦]]、[[赤峰]]的广大地区,使晋察冀根据地与晋绥、晋冀鲁豫、山东根据地和东北解放区连成一片<ref>[http://www.81.cn/jkhc/2018-10/19/content_9317791.htm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全面反攻],中国军网,2018-10-19 13:32</ref>。
==视频==
248,979
次編輯